两种美术教学方式的比较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美术教师具有较全面的美术基础,并具有一定的教学经历和课外辅导经验时,采用多课题同步教学比单一按照指定课本单课题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课题同步教学 学生的美术兴趣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13.6
  本文是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西民办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编号:06ZD060)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 言
  在美术教学中,教材的选用多数为各省市自定,并要求美术教师按照教材顺序上课。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效果往往难尽人意。我们通过调查一些高年级的美术教学,发现其中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不少学生对本节美术课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他们不配合教师去完成当堂的课堂作业,即使完成也是马虎了事,达不到美术教学的目的。
  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状况?从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发现,10岁至12岁的学生对于美术处在一种分化期的阶段。在这之前,学生注意的重点是对绘画过程本身的一种愉悦的感受,同时这一时期是学生造型能力的一个分化期;在这之后,则注意到自己的作品是否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赏。这时出现了能力与审美的矛盾,有些学生因能力较强,选择素描、国画这一类造型要求较高的课题,另一些学生则选择手工、图案这这一类造型要求较低的课题。这个阶段也是学生美术兴趣逐步丧失的时期,我们考虑到学生的这种情况,决定采取在一节课里将几项内容同时展开,实行多课题同步教学,让每位学生尽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课题。但有两个难题必须面对,一是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种美术技能和掌握丰富资料,二是有“复式教学”之嫌(复式教学已不为人采用)。问题一好解决,我美术学得比较杂,各种技能比较了解,基本具备教学条件,资料收集得较全面。关于问题二,我查阅了大量的美术教学理论书刊,尚无对这种教学方式的介绍和评价,但体育课里有分组训练这种教学方法,我可作参照。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多课题教学能否促进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我决定在五年级的两个班作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是本研究的目标。
  方 法
  被试的是我执教的五年级的两个班,每班54人,男女比例大致相同。我把两个班分别定为“实验班”和“对照表”,实验时间为四周,每周每班两节课,每班各8课时。
  实验班采用自编教材,采用多课题同步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分成4个自然组,分别为素描组、国画组、漫画组、图案组,分组的依据是他们的爱好和低年级所学的知识。每组人数确定后,在这8个课时里不作调整。对照班采用指定教材。
  由于本研究的周期较短,很难对美术课的多课题同步教学作一个长期效果的检测,故此本研究把每个课时学生课堂作业完成情况作统计。统计每课时学生课堂作业完成数量(即学生能否完成课堂作业就作为是否对美术课具有最基本的兴趣的衡量标准),同时按照美术课成绩的评定方式,把学生的作业分成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把每个等级的人数作个统计,通过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班各自优、良的人数多少,来比较这两个班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的假设有二:假设1,多课题同步教学比单课题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去积极完成美术课堂作业。假设2,多课题同步教学比单课题教学更能促进学生美术课堂作业的完成质量。
  结 果
  表1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课堂作业完成量的比较。每次实验班比对照班完成课堂作业人数明显要多,8次课堂作业的完成数量累计表明,实验班平均每次完成量为全班人数的97.9%,对照班完成量为全班总人数的58.3%,实验班比对照班多出了39.6%。证实了假设1。
  表2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课堂作业完成质量的比较。实验班的课堂作业8次平均获优秀率为23.1%,获良率为37.7%,对照班课堂作业平均获优率为9.3%,获良率为17.6%。平均获优率实验班比对照班多出了13.8%,获良率实验班比对照班多出了20.1%。课堂美术作业质量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证实了假设2。
  讨 论
  本研究发现,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课题同步教学比沿用指定教材里规定的单一课题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班的具有最基本兴趣——即能正常完成课堂作业人数比对照班明显增加。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实验班四种美术课题同步展开教学,这就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兴趣。美术课既是一门技能课,同时还需学生对它具有一定的感悟力。感悟力不同,操作能力就不一。感悟力强,动手操作能力就强;感悟力弱,动手操作能力就弱,也就丧失了兴趣。
  从表2 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实验班的学生课堂作业获优人数和获良人数呈上升趋势。在第一节课里,获优人数为8人(占全班人数的14.8%的),获良人数为15人;在第七、八节课中,获优人数上升到16人(占全班人数的29.6%),获良人数为23人。这种现象说明了三种情况。第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因素,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限。如果高年级给定的课题难度过大,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导致兴趣丧失。如何促进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在本研究中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料符合他们能力的要求。第二,本研究在实验班设置多课题同步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朝着提高自己绘画水平的方向进行训练,多课题教学起着催化作用。第三,多课题同步教学给兴趣和天分不同的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是他们的美术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为他们美术能力的进步提供了一种合适的训练方式,也就是为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小学高年级美术多课题同步教学尽管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它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和教学质量,但多课题同步教学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本实验的四种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每节课如何安排这四种课题各自所需的单位教学时间破费周折。在我的教学中,素描、中国画各安排了两个单位时间讲解和示范,而漫画和图案各自安排一个时间段。在今后的教学中,随着教学的深入,各课题的时间安排上还需调整。多课题同步教学另一个难点就是资料的配置。资料要求齐全,难易适中。这种对教学资料配置的要求,实际上是要求美术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历,同时还需要有各种课外辅导的经验,这对于刚走美术教学岗位的新手们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把多课题同步教学推广,还需要对各课题所需单位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料的配置这两方面作系统研究。
  结 论
  本研究表明,当美术教师具有较全面的美术基础,并具有一定的教学经历和课外辅导经验,采用多课题同步教学比单一按照指定课本单课题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美]罗恩菲尔德等著《创造性与心理发展》,载《中国美术教育》,1991年第1期。
  2、王大根,《学校美术教学目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施良方 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其他文献
在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己任的当今社会,积极将心理学植入教育当中,洞察呵护初高中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心,是对新时代下教师的基本要求.本文首先
【摘要】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其基本出发点应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新课程标准中则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并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本文从分层教学的实践出发,提出了几种分层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
英语教学分为听﹑说﹑读﹑写四大块。过去,由于缺乏教学上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同时又缺乏语言环境,加上思想上的不重视,偏重做题,使这门工具学科变了味,使许多英语学习者只能“纸上谈兵”,成为“既聋又哑”的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听力教学要求越来越高,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浅议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策略一,训练语感,重视对语言的直观感受和直接把握  语感是英语学习和使用的核心,教学的成败最终要落实到语
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女性生殖健康疾病已成为国际性关注的女性健康指标,其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s,PFD)的防
英语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了,但是很多出国的人回国之后说的最多的是,不管你在国内英语考了多少级,是否过了雅思托福的考试,到了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你该说的话都不会说。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没有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对跨文化意识的了解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跨文化意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一种语言与使用这个语言的民族的文化一定会有无法割断的联系,
【摘要】 物理作为一门研究对象广泛,基础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在其高中教学阶段,更是需要综合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做到科学教学。  【关键词】 以下是本人就自身多年教育经验的体会浅谈 将从教师教育和学生发展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三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75-01  1 激发兴趣  学习知识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我国的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并在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然而在多媒体的使用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如何更好的运用多媒体。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多媒体教学 利与弊  中图分类号:G484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从本课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