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和平赤字治理与中国的责任担当

来源 :国家安全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2zh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一切发展进步的前提。随着全球化深度转型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和平发展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和威胁。全球和平赤字是对国际社会和平现实不能满足人们的和平需求与期待的状况的描述,具有多样性、顽固性、扩散性、模糊性等特征,表现为冷战思维重新抬头、大国博弈日益激烈,跨国争端频繁发生、热点冲突此起彼伏,极端势力屡禁不绝、恐怖主义祸乱全球,国际难民持续增加、人道危机复杂难解。资本主义全球扩张、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行径、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固有缺陷、部分国家治理能力低下和治理失效、全球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加剧等,构成了全球和平赤字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中国的和平发展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通过促进思维方式的转变、夯实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根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世界持久和平的坚强支柱,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核心作用、促进全球集体安全机制建设,推动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创造全球持久和平的体系环境,培育持久和平的世界文化、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其他文献
基于2010年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城乡家庭消费及其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仅对农村家庭发展型消费存在显著的促进效果,对城镇家庭生存型与发展型消费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城乡家庭消费差距主要由消费观念差异造成;互联网使用通过略微扩大城乡家庭生存型消费观念差异,产生一定程度的系数差距效应,小幅扩大了城乡家庭生存型消费差距;互联网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家庭发
智媒时代传播学者的核心研究问题聚焦于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信息茧房”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议题,却在中西方研究中呈现出显著的取向差异。本文通过对“信息茧房”议题的范式解构,从研究方法、研究核心、研究视角、价值取向和学术立场五个要素进行全面的中西方研究对比。通过总结中国“信息茧房”研究的范式特点,将之与传统的西方传播学范式比较发现,当前中国传播学研究呈现出一种“和合范式”,即宏观-功能主义、理性-批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国内外相关形势,我国提出了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努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和资源消耗者,企业应该优化生产经营方式,降低资源能耗和环境污染,逐步实现绿色转型升级。环境信息披露是对企业进行环境监管的重要手段,可以规范和激励企业环境行为。绿色创新可以为企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但绿色创新的资金
<正>未来,国际数字银行的行业生态、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水平等,将会随着监管水平的提升和行业自身的创新演进而不断进步和发展,更好地助力数字普惠建设与经济包容性增长。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的大规模崛起,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升级加快,以数字银行为载体的数字金融模式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国际数字银行不仅在发展模式、业务多样化探索等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数字银行监管、行业生态建设等层面不断取
期刊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连年增加,消费意愿不断提升,由此带动消费支出也不断增加,激发出农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代表健康与安全的绿色农产品,正逐渐受到农村居民的青睐,但其市场份额仍相对较低。究其原因,收入成为制约绿色农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质量水平相较于收入数量水平,呈现出明显的滞后趋势。收入质量的异质性会驱使农村居民在消
随着人机交互和服务机器人的普及与广泛应用,服务机器人逐渐渗透到服务业的各个场景中,本文以AI-自我连结为中介变量,研究了服务机器人的交互方式对使用意愿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使用场景、感知的智能化程度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相比图文点触交互,在语音交互下,消费者对服务机器人的使用意愿显著更强,且在此过程中,AI-自我连结的中介效应成立;2)私人和公共场景均会正向调节交互方式对使用意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于各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博兴县店子镇卫生院2018年至2019年受检的120例血液标本进行了生化检验,检测指标包含ALT、AST、ALP、TP、ALB、TBIL、TG等,对所有的指标在5个时间段的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48小时内,对ALT、ALP、TP、ALB、TG的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TP、AST、TB
促进幼儿与自然共处,既顺应幼儿亲生物天性又遵循自然教育规律。但工业技术化的社会现实使幼儿疏离自然,导致“大自然缺失症”“妖怪综合症”“环境世代失忆症”等多种社会性病症出现。研究基于唯物统一论有关人与自然共生互利的双主体阐释力,关注指向希望生态积极运行的物质条件、环境保障和法律规章等国际研究,重视幼儿自然场所依恋的社会心理价值、自然导向场所设置的教育功能及促进幼儿自然智慧发展的现实条件。希望信念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