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aixiaoaixiao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高中生物教学的拓展性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强烈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被很好的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能很大程度上得到突破,学生的学习经常是处于被动状态,课堂教学缺乏生机,教师的思想大都还很封闭,并不敢大胆的将学习主动权交与学生。在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实现探究教学已成大势所趋,在新时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1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学生的叛逆心理很强,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的接收情况得到提高,对课上讲解时间占用的很多,经常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甚至弃学的状况。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更加注重营造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氛围,把知识的认知规律交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他们“会学”,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去学。
  因而在教学中首先,我们要注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利用高中学生自学能力强的特点,少讲、精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互相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次,我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的思考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生物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元化,使教学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共同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因而在高中生物教学新时期,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教师本身在教学中,要善于提问,会提出问题,通过一个好的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学生思维。
  
  2 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对生物课程的理解本身也存在偏差,生物课堂上学生偷懒睡觉的情况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就是教师的引导和教学策略并未符合学生的心理。因而在新时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是要不断的进行反思,让学生自觉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不断改善教学手段,设置多种多样的具有灵动性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之间产生学习的推动力,也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手段。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要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比我们把教材硬塞进学生的头脑之中来的更现实。教育不是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结论,而是共同揭示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知道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如何选择调用最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会自我意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控学习全过程,提高自学能力。这是自主学习成功的核心要素。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给学生更好的引导,使学生联想、思考,促使学生深入提出问题,这样才会使问题的提出层出不穷。
  这种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实用,例如,在观察叶的表皮细胞时,我们给学生时间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保卫细胞构成的气孔,而后进行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使学生针对气孔的生理活动及作用提出问题:“气孔有什么作用?”“气孔是否会开闭?”等等问题,由此使学生亲身体验认识事物的方法,并使学生懂得对事物的研究与探索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要从不同的层次提出问题。并且每个问题都有其逻辑性,它体现了一个人思维的逻辑性。联想的越广泛,产生的问题就越多;思考的越细致,发现的问题就越深刻。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联想和深入思考,从而使他们学会提出问题。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注意其广泛性,能够使班级中的大部分同学都受益,才是一个有效的问题。
  
  3 在教学情景设置中要增加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我们在当前教育教学中经常会用到的教学策略。小组教学,能够使我们的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能够切身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切身去体会生物学科的乐趣。对机体的认识,对人体机能的探究等等,无处不充满了奇妙。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更容易被调动出来,我们的课堂效率必然能够得以改善,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当然就不言而喻。
  在班级授课制下,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差异互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培养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教学实践中,全班同学按座位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强调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及角色的转换,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如在进行问题讨论时,各小组成员可轮流当发言人,各个成员都要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发言,成员之间共同探讨、互相合作。针对特定学习内容,选择最佳合作学习形式。属于聚合思维的内容,以竞争性团体气氛为宜;属于发散思维的内容,以小组内部协作为宜。但小组合作学习也会影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因此要处理好收与放、同步学习与异步学习的关系。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组间交流、集体评价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真正实现了师生间的知识同步、思维共振、情感共鸣,拉近了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精神状态一直都比较放松,在此时学生的优缺点都很容易暴露出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针对学生表现好的地方,要及时的给予鼓励,给学生接下来学习过程中的信心;针对学生做的不好的地方,也要及时的纠正,以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生物学科,确立正确的认知方向。
  
  4 结语
  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观念,已经日趋鲜明,新课标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的模式创新,寻求更多更好的能够适应当前形势的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样化,给学生一个更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给学生一块适合于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土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创造出一个生动、融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晶晶.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物教师教学理念的思考[J].生物学教学,2009(9).
  [2] 黄玮.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生物学教学,2009(9).
其他文献
传统的意义观认为文学作品始终保持看恒定的意义和价值,只能通过探索作品自身的文学性,或对文学作品的细读,或寻求文学作品内在的深层结构来获得文学的意义,表现在翻译中,就是对原
随着高职院校的涌现,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然而亦存在办学定位偏差、教育方法陈旧、教学资源紧张、教学质量不高等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面对问题,可从科学定
网络化管理是指通过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将原本分散开来的单体通过技术手段组建成一个网络来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把网络化管理引入环境监管,实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管理,
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自然和人为等多种因素能引起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的强弱与温室气体的浓度密切相关。温室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臭氧是自然界大气中本来就存在的成分,而氢氧碳化物、全氟碳化物、氯氟烃类化合物等成分则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灾害使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有关专家认为,如果不采取应对措施,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可能减少5%~1
有人说,成功的语文教学,从教师的言语开始。因为,只有学生品尝到语言本身的魅力,他们的语文学习才可能摆脱外在的诱迫,而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