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酌一醉一趣

来源 :凤凰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dz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透过酒去看中国古代文化时,你会发现中国历代文人墨客都离不开酒。举起五彩饮中八仙杯,便能一窥众诗人的平生醉趣。在酒器、行酒令、绘画作品中,不仅能感受到流离于狂傲与婉约之间的文人雅兴,还能一览古代众生相。本期我们就带领客官回古代小酌一杯,请上单人VIP雅座。
  齐白石 红梅酒蟹图
  材质:纸本设色
  尺寸:103×34.5 cm.
  年代:乙酉(1945年)作
  题识:借山老人八十五岁画。乙酉冬至日。
  钤印:木人
  成交价:¥2,760,000
  日期:2012年5月12日
  拍卖公司:嘉德
  张大千 行书“对酒当歌” 镜心
  材质:纸本
  尺寸:32.5×94.5cm
  款识:丁亥六月戏墨。大千居士爰。
  钤印:张爰之印信、大千居士、大风堂
  鉴藏印:傅、傅圣恩、磊青堂、傅圣恩印、磊青堂珍藏
  成交价:¥89,700
  日期:2011年9月15日
  拍卖公司:匡时
  黄花梨圆腿顶牙罗锅枨瘿木面酒桌
  尺寸:高87cm;宽104cm;进深73cm
  年代:明
  成交价:¥5,600,000
  日期:2010年11月21日
  拍卖公司:嘉德
  黄花梨嵌绿纹石有束腰插肩榫酒桌/炕桌两用桌
  尺寸:高88cm;宽81.5cm;进深48.3cm
  年代:明中晚期
  估价:¥8,000,000—12,000,000
  日期:2011年11月12日
  拍卖公司:嘉德
  一人一座 明式桌
  在明代宴饮中,你会发现其酒桌通常都是长而窄,往往是主客两人共用一桌,宾客多时,则各人一桌,大约到清中期以后才流行多人围坐大圆桌共同进餐。正是这种分餐制使得酒桌的需求量增大。并且自隆庆初年(1567年)开始,明政权为了缓和财政危机,开辟税源,采用开放“海禁”的办法,允许私人海外贸易。开放海禁直接促进了家具生产,因南洋各地,盛产各种贵重木材。因此,明清硬木家居,有很大一部分是用进口木材造成的。明代硬木家具多数为黄花梨、紫檀等,其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工匠们制作时充分发挥木材的本色与运用简练的线条感,使明式家具形成特有的审美意趣。
  明式酒桌的ID识别
  根据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介绍:酒桌的最基本形式是只有桌面造出冰盘沿,全身不用线脚装饰,桌面有拦水线,圆材,直牙条,素牙头,单横帐或双横帐。酒桌和半桌,其主要功能都是为饮酒用膳使用的,故多数都有拦水线。
  中小型的明式长方形桌案,除窄长的条桌、条案外,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比较矮而窄,以带掉头的为常式,鲁班馆匠师称之曰“酒桌”。他们显然是案形结体,却被称曰“桌”,可谓是命名上的一个例外。此名的由来,尚未查到文献根据,但古画所见,多用以称置酒肴,明人画本更为常见。故名曰酒桌,自有来历。此外,还有式样相同而体形稍大,硬木或柴木制者。柴木制者为日用品,或任其素白(俗称“白茬”),城乡饮食店多有之,回民小吃店尤为常见。或上油漆,过去家伙铺租赁给婚丧之家使用,通称“油桌”,因经常与饮食油水接触而得名。另一种比酒桌高而宽,一般桌腿位在四角,但也有作案形结体的,北京匠师称之曰“接桌”或“半桌”。按“接桌”的得名,是当一张八仙桌不够用时,再接一张较窄的桌子,此桌遂名曰接桌。“半桌”则言其尺寸约相当于八仙桌的一半。
  酒桌的特异功能
  附加功能→书桌
  酒桌除了供二人对饮外,也可作为书桌使用。它起源于宋元,盛行于明末清初,在传世绘画中多有描绘。“黄花梨圆腿顶牙罗锅枨瘿木面酒桌”结构完美,比例匀称,做工考究,其线条的运用和空间的完美分割颇具功力,是明式家具优雅的典范。面芯采用整张楠木瘿制成,借此由不同的材料来完成生动的装饰效果。
  皿中窥 史与诗
  速记关键词 1分钟变装知达人
  随着酒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酒器皿的材质、形态、功能分类都有所变化。远古时期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糟,故食用时会用如碗一样大的原始材质器皿(陶器、角器、竹木制品)来装。由于商代的生产力、酿酒业、青铜器制作技术的成熟,中国的酒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因应煮酒、盛酒、饮酒、贮酒的不同用途具有不同的酒器配备。秦汉之际开始流行漆制酒器,而在汉代,席地而坐的饮食习惯使得饮酒器具造型偏矮胖,便于被置于地上。魏晋时期流行坐床,酒器变得较为瘦长。虽说瓷制酒器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到了隋唐五代才有较大发展。因为唐代出现了桌子,也出现了适用于桌上的“偏提”,形似“酒壶”,有喙、有柄,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饮食视平线的变化,也演变出更值得与视平线水平观赏的酒器。元代的青白釉高足杯、明代的青花、斗彩瓷制酒器与景泰蓝的问世,还有清代的珐琅彩、素三彩及各种仿古瓷。以生活习惯演变的角度来观察中国酒器的发展,你就会发现各种简单易记的关键词。
  鉴赏1 诗图并茂显醉趣
  “五彩饮中八仙?太白醉酒诗文杯”外壁一侧以墨彩书杜甫《饮中八仙歌》诗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后钤“玉居”小印。另一侧以五彩绘制诗句中场景:画面正中太白醉卧于榻上,一酒家手捧方斗形金杯跪侍在侧,一旁高力士捧旨相待,屋外还有舟船停靠岸边。杯底心双方框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饮中八仙歌》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初到长安时所作,追叙了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位文人的平生醉趣。明末清初时期,景德镇流行将历代神话传奇、小说故事绘于瓷器之上的装饰方法,饮中八仙饱含的满满文人情怀,更是使其深受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喜爱,甚至贡御宫廷。因此饮中八仙杯为清初酒具之名品,历来为藏家所钟爱。   鉴赏2 葡萄美酒夜光杯
  唐朝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使得后人对于“夜光杯”充满了遐想,有人认为夜光杯是玉制的或玻璃制的。但不管猜测是何种材质,其实不需要整块材料都是透明的。只需有一部分透明,与不透明的部分两相对照,才能衬托出“夜光杯”的光彩。而这个私人藏家提供的花石高足杯,便非常符合“夜光杯”的形象。即便是将此杯放在不太强烈的光线之下,杯身上的斑驳也能透出如翡翠般的秀丽光泽。根据私人藏家介绍,这种石质器物在唐代很流行,其材质有几种称法:孔雀石、爆斑石、花石等。
  孔雀石高足杯
  尺寸:高17cm
  年代:唐
  私人收藏
  五彩饮中八仙?太白醉酒诗文杯
  尺寸:直径 10.5 cm.
  年代:清雍正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估价:¥600,000—900,000
  日期:2014年4月9日
  拍卖公司:嘉德
  花釉叶口壶
  尺寸:高32cm
  年代:唐
  私人收藏
  绿釉龙嘴贴花执壶
  尺寸:高19cm
  年代:北宋
  私人收藏
  乐与憨 游戏人生百态
  酒令 文人醉姿态
  酒令是酒席上的助兴游戏,划拳、两只蜜蜂令、猜骰子等酒令至今都被流传下来,甚至还有最近复兴的“谁是卧底”也是源于古代的“谜射谜令”。行酒令的方式五花八门,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大不相同。一般百姓是用既简单,又不需作任何准备的行令方式,文人雅士常用对诗、对对联、猜字或猜谜等,非常考验文学功底与反应能力。
  根据《投壶》、《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左转》记载,工具类酒令和口语酒令的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时期,而唐宋时期是全民酒令的高峰时期。我们现在知道的唐代酒令就有二十多种,例如:日历令、手势令、拆字令、急口令、雅令、骰子令等。而把唐宋时期的酒令文化推至高峰的就是一班爱酒文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李商隐、欧阳修、苏轼等。如白居易描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其中所说的“酒筹”就是他们用以记杯数或行令用的筹码。唐宋时期酒令工具,如骰子、筹子、彩笺(纸牌)等已被广泛应用。
  戏画 钟馗也憨态
  齐白石在《钟进士醉酒图》中描绘钟馗的醉酒之状,显得稚拙而纯朴。钟馗传说深入民间,普通百姓悬挂钟馗画像以达到驱邪镇宅之目的,被喻为“赐福镇宅圣君”。历史上为其造像的画家多喜欢取其狰狞恶煞的面貌。但在白石老人笔下一改他在神话传说中的形象,如乡邻朋辈般过上了日常生活,这也是齐白石将神话传说作拟人化处理的习惯性手法,如他笔下的铁拐李、东方朔等。而齐白石以钟馗为题材的作品中,其搔背抓痒状较多,亦见摇扇踱步之态,此钟馗醉酒图,并不多见,其脸部祥和悠闲,貌臂环抱合拢,胖胖的躯体歪斜倚在酒缸上。齐白石拿捏准确,质感表现极强,在写意中流露细致求工之精妙。
  “第五”酒令筹
  尺寸:直径 39.7mm
  成交价:¥74,750
  日期:2012年5月19日
  拍卖公司:嘉德
  齐白石 钟进士醉酒图 立轴
  材质:纸本
  尺寸:66×33.5cm
  款识:齐璜。钤印:齐大
  成交价:¥2,645,000
  日期:2011年12月2日
  拍卖公司:匡时
其他文献
Mikimoto Wonderland系列18K粉红金  日本Akoya珍珠蝴蝶形吊坠 约¥7,392  Mikimoto Wonderland系列18K白金  日本Akoya珍珠泡泡造型戒指 约¥10,240  Mikimoto 18K白金日本Akoya珍珠手链 约¥7,656  Louis Vuitton 全城瞩目  喜欢时尚造型的,尤其喜爱百搭多变的饰物,如LV的Clous及Empreint
期刊
当几乎所有女生都拜倒在李敏镐、金秀贤、李钟硕这些韩国花美男的大长腿下时,别忘记国内从来不缺长得帅的男生,更何况还是长得帅又很会唱歌的男生。在2013快乐男声的舞台遇见于朦胧,听他浅吟低唱《遗失的美好》,这个183的大男孩,才真正诠释了什么是“美好”二字。  《礼物·遇见于朦胧》是“2013年快乐男声全国十强”于朦胧的第一本图文写真书。本书围绕“礼物”展开三条线索,分为童年的回忆、挫折的教育和改变命
期刊
踏入不惑之年的男性  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吟唱着蓝色浪漫的自由骑士——李泉  把时光砂砾填入我们脑海的造梦者——游鸿明  如梦如幻的不老暖男神——张智霖  热爱当下的生活哲学家——高亚麟  他们 不同  或 如一抹诱人遐想的烟香  或 如气度承载的宽容  或 如君临天下的庄严  或 如骨子里的英雄主义  ……  本期,我们一起投入成熟男神的怀抱,  深深地呼吸他们的不惑沉香。  "我觉得成熟男
期刊
出道了23年的张智霖,演绎过近百部影视作品。近年更借《冲上云霄2》重夺众多女性心中的男神之位。虽然如今已42岁,但张智霖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着不老的奇迹。而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是优雅的气质、稳重的谈吐,还有内在的艺术修养。  最美心底处  似乎对于天生具有娃娃脸的张智霖来说,年龄真不是什么问题。他一直都没有想自己多少岁,总保持在很好的状态,因此,他从来不担心年岁的增长。而对于自己心理年龄的评估,是
期刊
我们总是在毫无防备的时候,陷入绝望。纠缠于现状与梦想的差距,迷茫于对自己的了解和禁锢。 其实对于理想的生活,只有“找”,没有“找到”。  《倾我所有去生活》里写了很多傻呵呵地就把苦日子给过去了的事情。夜里失眠的人都是作者的忠实粉丝。随着她的故事调侃自己的迷茫、痛苦、纠结与奢望,许多活得太累的人终于能对往事和未来一笑。相比欢乐,她更珍惜生活痛苦的那一面;因只有不回避痛苦和迷茫的人,才有资格去谈乐观与
期刊
当李泉不唱歌,仅与你聊天时,他的声音有别样的磁性,把你带回他的孩提时光,他4岁开始就在古典钢琴上度过了“非正常”的童年,在外公外婆家成长的他是个叛逆小孩,15岁开始谈恋爱,30岁之前是爱情至上,后来才逐渐重视事业与家庭。李泉就像穿梭于法国抒情古典、美国爵士到蓝调的自由骑士,游走于孤独与温暖之间,幽蓝浪漫……  成熟 正直?深邃  李泉与一般的40岁男人不一样,他现在依然喜欢与朋友在一起,他觉得这种
期刊
他的歌,就像一瓶陈酒,  勾起你的过往,  然后烫贴你的心灵。  他唱爱情的伤、错过的痛、  放手的悲、永恒的真,  从二十岁唱到四十岁,  他仍然相信音乐,  是不需要解释的共鸣。  他曾经说过写歌就像自我催眠,  把自己带入到自己营造的梦境中,  做自己国的王,听者又何尝不是?  一个男人最美好的时光,  不是白衣飘飘的纯真年代,  而是他用略带沙哑的嗓音  云淡风轻地提起过往的一切,  面带
期刊
当她开口唱歌,整个世界彷佛静默了。陈绮贞总是从容不迫、活在自己的节奏中,自弹自唱,不需要谁来欣赏,不需要谁来赞美,不需要谁来安慰,就是那样浅浅淡淡地爱着自己,出道至今15年,只出6张专辑,量少质精。2014年陈绮贞巡回演唱会以“时间”为概念,用一个夜晚,把失去的时间找回。我们已不需要再探究陈绮贞演唱会的魔力究竟是什么,这一次,绝对不能错过。  花的绽放  蛰伏四年,2013年陈绮贞新专辑《时间的歌
期刊
你是否经常对着电脑就是一整天?你是否已经很久没有运动?然后总觉得腰酸背痛?其实你要注意自己是否有坐骨神经痛了。孙博士指,坐骨神经痛很多时会伴随腰痛,容易与腰痛混淆。倘若疼痛由腰部蔓延至臀部,并过渡至小腿或脚底,更可能出现下肢麻痹,就要及早看医生,不可大意了。  孙博士观察室  相信不少人听过坐骨神经痛这个名称,孙博士指出,医学上坐骨神经痛被定义为一个症状,并非病名。就好比咳嗽和打喷嚏是一种症状,而
期刊
有些人天生身上透着正能量,  就算演个精神病人,  也能演出人性与救赎上的深刻;  而穿上军装拿起枪,又立刻化身正义的使者,  身姿矫健英勇无敌,男性荷尔蒙爆棚;  偏偏他还有那么点痞痞的,  像大学时隔壁班追你的男生,  因为哥们义气忘记了和你的约会。  他就是青年演员李岷城,  一位外柔内刚的演艺圈真男人。  表演,从喜欢到爱上  李岷城说自己从来就不是个聪明的小孩。小时候只爱踢足球,每天最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