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对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规划的作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是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创业方面进行的持续性、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职业规划的好坏与创业就业紧密相关,由于民办高校自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对于民办高校毕业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在其职业规划中的影响作用更为重要。在分析民办高校职业规划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毕业生职业规划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规划科学决策的方法,以促进民办高校学生就业趋势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6-0136-02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认知、导向、激励、凝聚等多种功能,在职业规划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能够帮助毕业生纠正自我评价中的认知偏差,引导毕业生客观正确地认识社会环境,帮助毕业生做出科学合理决策,从而提升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培养中起着直接塑造作用。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多维度、多方面的开展,对实现毕业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职业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民办高校由于建校起步晚,国内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素质较差等特点,在面临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的当今社会,就业竞争压力急剧加大[3]。因此,在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优势和显著功能,帮助解决大学毕业生职业规划中所面临的相关问题,促使大学毕业生不断提升自身就业能力水平和革新就业创业观念,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民办大学毕业生职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针对性不强,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在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教育中较为重视,但在現实教学中,普遍存在教育的针对性弱,学生不足以重视的问题。一方面民办高校主管就业部门工作不够细致深入,对大学毕业的就业创业指导性和实操性不强。另一方面就业服务的针对性不强,惯性思维导致毕业生的重视程度不足。一是来校招聘的企业大多偏向服务,行业门槛低,待遇低,企业资质一般,不足以吸引毕业生的兴趣。二是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缺失,自主就业理念和创业观念不够正确,没有科学合理的就业创业规划。三是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理念千差万别。现如今不少毕业生想着通过考研、考教师、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等多种途径实现提升就业,对当前招聘信息不够关注。
   (二)教育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启发性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方式方法,目前暂行的教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具有灵活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毕业生职业规划中可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践、心理咨询和交流互动等多种方法进行,而不是简单地教师一味讲述,学生一味听讲。教师可根据课程专业内容、授课安排等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以上方法,根据学生特点和环境条件“因地制宜”,让学生有参与感,深切领会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职业规划的指导作用。此外,课堂内容安排不仅要有趣味性,吸引学生认真去听,去领会,还要有足够的启发性。良好的事例,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启发,从而树立科学客观的就业理念和创业观念,从中领会到就业创业的合理方法。
   (三)教育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现实就业需要
   民办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内容较少,或者开展一些实用性不强的共识性教育,不能根据学生专业不同,按照专业分类深入细致地开展。教学内容与现实的需要不相适用直接引起学生的厌恶抗拒心理,学生丧失了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并且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虽然思想道德与修养课中有讲述职业道德与择业观问题,但内容理论色彩太强,趣味性缺乏,内容老套刻板,都是讲述一般共识性知识,可读性、学习性不强。涉及职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主要是限于就业创业观念的教育,实操性不足,趣味性不强。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规划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毕业生自主规划意识不足,定位模糊
   受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程度不强和毕业生自身素质的局限性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自主职业规划意识薄弱,就业定位不清。民办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对自身要求过低,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能正确认识和定位自己,缺乏自主创业的精神和勇气。毕业生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消极心理和抗拒心态,造成民办高校毕业生在个人职业规划中不能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和就业观念,对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没有规划。不少毕业生人云亦云,盲目追随,在择业过程中随波逐流,普遍追求一二线大城市,高收入、高地位的企业和单位,忽视个人自身条件,择业不正确,严重缺乏自我规划意识,归根结底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不足和个人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
   (二)民办高校自身局限性的影响
   民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途径的有力补充,同样也担负着“育人”“育德”的重要任务,但民办高校的管理制度、教学理念、师资力量、教学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塑造和提高。从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情来看,其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片面重视就业率数据。大部分民办高校仅关注毕业生就业率,而忽视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塑造过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扎实。第二,就业实践重视不够,虽然民办高校和当地大多数企业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学生能够有一定机会参观学习,但是一般都局限于较浅合作,难以深入到实际工作中。第三,师资建设匮乏,缺乏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民办高校师资力量多集中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主管就业创业服务的专业教师比较缺乏。    (三)思想政治教育易受环境影响
   大学生在选专业时容易受当前社会实用主义思潮影响,他们往往趋向于选择社会需求大、容易就业的专业,而把思想政治课抛之脑后,学习起来也只是不求甚解,甚至干脆不学。学生在学习职业规划时往往忽视自我品德的培养,特别是个人的职业修养的培养,因而导致大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规划时的盲目和择业时容易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匮乏,也会使得毕业生不能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有时为了眼前暂时蝇头小利,不惜触碰道德底线。受社会浮躁思潮影响,就业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时,只进行满足学生临时抱佛脚的教育,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开拓创新的勇气和乐观面对挫折的教育。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规划指导性的方法
   (一)完善民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为有利于毕业生长远更好发展,在民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中,应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创业思想观念和高尚的职业素质为目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思想,培养学生坚韧的毅力,提高学生较高的就业能力和水平,培养敏锐科学的判断能力。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把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较高的职业能力教育要求突显出来,着重培养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就业形势预判、职业价值观以及团队奉献协作能力。高校的思政教育课程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多维度进行,根据每一阶段大学生的思维特征进行相应的教育,并随年级逐级深化。
   (二)创新教学模式,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随着科技手段的更新,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比如利用多媒體教学与学生互动。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搜集相关教学内容,多维度视角,借助多媒体,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针对性[4]。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自我思考能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这样的现实性较强的课程,可采取讲述、辩论、视频、动画演示、人物事例等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方面多角度阐述课程内容,增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创新教育专业内容改革,加强校企互联合作
   民办高校应该顺应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科学调研,调整教学理念,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更加相符,有利于学生就业和专业所需的直接对口。另外,加强校企合作,增强教学实践性。比如学校可以通过聘请企业人员来校任教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实际便利的就业指导[5]。就业创业部门的教师,也可到企业单位参加实习,深入了解社会企业的岗位专业所需。在实习实践中,通过细心观察,了解企业需求,使自己对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更具实操性和针对性。此外,注重加强和地方政府的合作,争取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开展培训项目,帮助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增加就业实习机会。通过具有针对性、实操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主导自己职业规划的指导思想。
   四、结语
   从目前的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规划现状来看,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大学毕业生对于自身以及社会的认知还很有限,自身素养与就业创业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在经济结构改革转型、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和企业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民办高校毕业生将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与毕业生的职业规划相融合,能够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从而促进民办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润南.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0):114-115.
   [2]张艺严,马立坤.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创业就业中的作用探究[J].高等教育在线,2020(3):147.
   [3]李萌萌.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路径的新探索[J].科技风,2020(29):173-174.
   [4]陈鑫.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关联性分析[J]山西青年,2018(19).
   [5]孙孝涧.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路径[J].文教资料,2017(11):153-154.
  ◎编辑 尹 军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网络信息化教育逐渐在我国教育教学中不断深入并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中职烹饪教学课程中,信息化教学占据了重要地位。与传统的中职烹饪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方式更为多样,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烹饪的过程和方法,加深学生对烹饪的了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烹饪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烹饪课堂中感受烹饪的魅力,从而实现中职烹饪教学
[摘 要] 长期以来,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实际教学效果较差,并不能达到预期水平。进行相应的课程教学理实一体化构建,便成当务之急。简单介绍了理实一体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分析了理实一体化应用于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以及满足中职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育要求两大方面的积极意义,并围绕“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训室、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考核评价机制等,对相应的理
[摘 要] 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经常使用的师生交流方式,是直接获取反馈信息、调节教学进程的重要渠道。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学生视角来考察提问,对于改进教学有重要意义。学生对提问的态度存在差异,教师对提问对象、提问内容的选择、提问的评价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学习机会的均等,创造平等、和谐、富有激励性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通过提问来展示学习成果,促进课堂交流。  [关
[摘 要] 目的:通过对护生医院感染知识认知情况的现状调查分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培训,提高护生对医疗废物及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率。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24名护理三年级护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认知情况调查,根据问卷分析,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进行培训。培训结束3个月,再以相同的问卷进行调查,对比培训前后效果。结果:培训前后护生对医疗废物管理、医院感染知识认知率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中,强调人际交往对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所获,让小组成员在参与活动的合作学习中领悟方法,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提升合作意识和能力,增强自信心。  [关 键 词] 合作学习;个体差异;小组组成;行为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2
[摘 要]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教学日益得到重视。但由于多种原因,古诗词教学在实际中并未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基于此,可以结合沉浸式的教学模式,力求让学生入情入境,亲身体验古诗词的深层韵味,创造对小学生知识的深化、能力的培养、兴趣的激发、素养的提升的一个综合平台。  [关 键 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沉浸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 实验为职业院校教学内容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现代传统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率比较低,降低了学生的实验效果。在有限资源中使实验室使用效率得到提高,成为职业院校研究的主要课题。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使用虚拟仪器技术,创建虚拟仪器技术电学类实验室,使学校实验设备成本得以降低,使学生实验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实验效果,促进教学改革。因此,对基于LabVIEW的电子
[摘 要] 通过调查和评估实习男护生的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分析了人口学特征、信息意识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职业紧张度、组织创新氛围对实习男护生该类行为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针对实习男护生培训和提升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能力的建议。  [关 键 词] 男护生;信息系统;创新行为;影响因素;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
[摘 要]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日益凸显,为了切实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中职院校急需探讨一种与数据结构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此背景下,以PBL教学模式为基础的协作学习教学法应运而生。通过利用PBL教学模式中协作学习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习者掌握课程知识点,而且还可以提升中职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分析了当前中职院校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存
[摘 要] 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是培养高校医学生优秀科研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解决传统形态学实验课形式单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本项目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坚持“以实为本、虚实结合”的原则,开展基于团队合作的新型实验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创新的潜能,从而真正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提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应用的局限性和改进之处,为形态学实验课程改革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