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生素养发展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评价体系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i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当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际情况,以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为主要条件,指出现行中学地理课堂应采取的评价方式,旨在建立全新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评价体系,从而在中学地理课堂中实现师生素养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师生素养;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评价体系
  一节优质的课程,与优秀的教学设计是分不开的,教学设计可以作为考核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学地理提出了“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开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就需要以此为标准,确定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的范围,为塑造更加高效的中学地理课堂提供理论基础。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在师生素养发展的角度上,实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评价体系[1]。
  一、当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评价的主要情况
  (1)过于注重评价形式,当前教学评价主要针对教学过程,而对教师和学生的素养发展没有足够重视,对其存在的差异性和发展性都没有了解,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匹配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2)教学评价过于功利,将教学评价作为一种开展地理知识教学的途径,而没有意识到评价对塑造学生人格的作用,不利于师生核心素养的发展;(3)没有把握好教学侧重的度,过度在教师或者学生某个方面展开教学工作,师生之间没有交流的点,对两者实现生命价值都存在一定限制;(4)知识结构设计脱节,过于强调地理学科知识在课堂中的作用,没有在其中体现课堂设计与研究;(5)没有根本地理学科设置专门的评价体系,仍旧使用学科之间通用的评价标准,导致评价方向比较模糊,在中学地理课堂的实际操作性不足[2]。
  二、师生素质发展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评价的主要依据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要立足在师生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在中学地理课堂上体现这种观念,对师生素养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评价体系有一定认知,这是践行此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条件[3]。
  1、问题实践性依据。教学就是为了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所进行的各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盲目的开展教学是极不可取的,需要结合相应的教育理论、学科知识特点对课堂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判定,各个要素对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发展都存在联系。教师的技能发展与学生的个性发挥发展,基本都是在课堂的问题实践中形成的,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设计评价体系也需要以问题实践性为依据。
  2、方法过程性依据。中学地理教育的主要过程就是课堂教学,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地理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学习,探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评价体系,可以作为进行教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探究教学中涉及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等。在实际的教学设计评价体系之中,要对学科的核心思想和内容进行教学,实现教学评价体系的方法过程。
  3、文化价值性依据。课堂教学时构建性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建立完善的构建意识,认清自身应该履行的职责。教学本质就是在传授人类的文化和价值体系,这是人类社会能够一直进步的主要原因。中学地理课堂也应该关注文化价值对教学的促进教学,实现教学与文化价值的融合,这对学生价值观可以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师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课堂中,师生都可以是主体,课堂教学则是建立相应的文化基础上,以教材为途径开展的一种文化传播活动。重点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具体课程设计和文化内涵展开教学,对师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评价体系有很关键的作用[4]。
  1、建立听评课制度、发挥评价作用。教学设计评价体系,就是根据相关的原则,针对教师在教学中的态度、设计、组织以及相关的表现等等进行综合判断,从而衡量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劣。在中学地理课堂中,对教师行为进行量化考核、随机听课、自我反省、专家讲评等等方式都是构建教学设计评价体系可以采取的方式。在教师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时,最好有专人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记录,让教师之间讨论那个环节比较出色,或者那个环节存在问题,从而实现教师水平的发展,从而让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更加顺利的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2、避免出现形式化的评价、引导教师可持续发展。中学地理课堂设计评价体系过程中,主要注意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的评价手段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师生素养的共同发展;还可以对师生进行互动的情况进行评价,总之就是让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都能朝向最佳的方向上发展。在实际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注重对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评价的内容,避免只是做表面工作、流于形式。在构建评价体系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对自身的能力进行反思,进而去寻找更加契合评价标准的教学方法,从而让中学地理课堂能够真正意义上促进师生素养的共同发展[5]。
  四、结语
  师生素质发展,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比较人们的话题,而在中学地理课堂中践行此发展理念,就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设计评价体系。明确各方的特点,构建教师、学生与其核心素質发展的联系,即使弥补评价体系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苏有理,张聪慧.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探讨[J].未来英才,2016,(10):130.
  [2] 刘学梅.地理教学目标达成路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3] 胡旭玲.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D].浙江师范大学,2013.
  [4] 郭永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5] 何胜玉.浅析高中地理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魅力中国,2017,(10).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生的语文课中,作文属于必修的课程之一,它不但能够快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对精美语句、专业词汇的应用,也能够培育小学生的沟通理解能力和语言文字的交流能力。而且在大小型的考试中,语文作文占据的分数值较大,所以,快速提升小学生语文作文的水平是重中之重。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需要靠自身积累的知识和教学经验来提高写作水平,更需要借助课外阅读的力量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让小学生对写作
摘要:高中英语写作作为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由于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在写作练习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容易出现言之无物、基本语法错误、前后不连贯、用词生硬等问题。为改善高中英语写作现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本文将该模式的具体应用分为阅读、写作、修改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以读促写;高中英语写作;修改  高中英语写作一直是重难点,由于
摘要:笔者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认为外宣翻译的目的是传播外宣文本的核心信息的,外宣译者既受外宣文本的约束同时又有自己的主体能动性。但是,外宣译者终归是译者,他的主体能动性是基于对原语文本核心信息的忠实的,其主体性只局限在保证核心信息传播与接受的提取与传播层面。  关键词:外宣译者;实证;主体性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译者在特定的语境中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译者需要在多种信息中进行选择,因此需要遵循三个原则
摘要: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课堂气氛;数学教学;相互作用;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下,我们一直致力于研究课堂有效教学,但有效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而且还取决于师生交往的心理背景,也就是课堂气氛。课堂气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基础知识传授来使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因此,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实行自主化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化教学;自主学习  素质教育是注重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重视人个性发展的教育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这需要教师摒弃传统语法教学中的机械成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本文通过分析情景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保证每个教学环节的衔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同时发挥其创造力,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情景教学;高中英语;英语教学  一、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当前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本文主要从兴趣培养、课堂教学等方面探讨如何提升音乐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音乐教学;质量;效率;兴趣  音
摘要:在深化我国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学的模式创新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新课题。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改进将帮助突破我国传统阅读指导教学的局限性,激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因此,深入研究具体的合作学习模式及如何将这种模式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
摘要:教学中,教学资源何其多,在奇思妙想、甚至是胡思乱想中,在日记,在故事,在网络,也在游戏中等等只要我们怀有开放、创新的课程观,积极走近儿童,走近生活,那么课程将格外丰满而生动,课堂将因此放射出异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资源;掌握;运用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以来,把教学贴近生活,而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课程资源,对数学教学过程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的关注程度大大加深,并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这些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