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浅谈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要讲究恰当、适时。比较法要用在新知识引入之前,比如引入新概念前,以及深化、应用概念时。比较法要用在解决问题时,比如简单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比较,互逆关系应用题的比较,应用题“多变”中的比较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比较法;运用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中教学方法要多样化,不管方法如何多样,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小学数学是一门知识比较抽象的学科,而且知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容易出现混淆不清的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较法,能帮助学生对知识加以区分。比较法还有助于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那么,如何恰当地运用比较法呢?本文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与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一、比较法用在新知引入前
  首先要分析清楚新知识是建立在哪些已学的数学知识基础上 , 然后从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 , 自然地引出新知识 , 使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为准确理解新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教学描述较抽象 , 小学生学习概念普遍存在一定难度 , 但许多概念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若在概念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 , 便能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
  (1)引入概念时的比较。在引入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之前 , 教师首先要分析清楚这个概念是建立在哪些已学的数学概念基础上 , 然后从复习旧概念的过程中 , 自然地引出新概念 , 使学生明确新旧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为准确理解新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巩固概念时的比较。学了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后 , 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概念 ,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概念与一些相关的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 , 达到正确理解概念实质的目的。
  (2)深化、应用概念时的比较。掌握数学概念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 而运用概念的过程又是深化理解概念的过程 , 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含义。如学生学习了周长和面积概念后 , 为了引导学生对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有更清晰的认识 , 教学时 , 我用课件出示准备好的长方形 , 先闪烁长方形四周一圈 , 再用不同颜色闪烁整个面 , 让学生观察比较 , 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周长是指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的总和 , 而面积是指围成长方形的大小。这样直观地比较 , 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而且能从具体形象的干支转化为抽象概括的理解 , 并为激活创新思维奠定基础。
  二、比较法用在解决问题时
  数学中应用题教学 , 是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而应用题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法 , 又最能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数量关系 , 在比较中掌握解题方法。例如在学完“连除应用题”后 , 应回顾“连乘应用题”的题目。在教授完“归一应用题”后 , 也应带练“归总应用题”等 ,学完通过比较它们的解题思路 , 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 这样就可以使看似零碎没有规律的知识串连成线 , 织线为网 , 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对比练习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效的牢记和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做好:
  (1)简单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比较。任何一道复合应用题都是由若干道相关的简单应用题复合而成的。在教复合应用题时 , 先让学生做若干道与之相关的简单应用题 , 然后引导学生将这些简单的应用题合并成复合应用题, 再比较简单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 , 使学生很自然地掌握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 , 并把复合应用题分成若干道简单应用题。样就有效地提高了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互逆关系应用题的比较。有许多应用题, 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具有互逆的特点。比较它们的解题思路 , 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可使各个零碎的知识串成线、联成网 , 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结构。
  (3)应用题“多变”中的比较。应用题“多变”, 包括“一题多解”、“条件变换形式叙述”、“一题多编”等。通过比较, 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使学生的思维在“变”中得到锻炼, 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 , 能使学生找出最佳的解题方法 , 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三、运用比较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运用比较法时,教师应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2)被比较的内容应该是同类知识, 切不可把无任何共性的两种或多种事物和现象随意加以比较 ,否则, 将适得其反。
  (3)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 , 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选择与运用各种比较的方法。同时, 要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尝试,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使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渐学会运用这种方法。
  由于比较法应用简便,适用范围广,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 不但教师乐于运用 , 而且学生也容易接受。学生在自学、练习和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其做到以下几点:
  (1)想一想 , 联系比较。想一想练习的内容和练习的题目与过去所学的什么内容相同或相似 , 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从而确定求解方法。
  (2)读一读 , 分析比较。遇到易混淆的题目,就要读一读关键句子, 分析其不同含义 , 进行比较,看谁与谁比, 谁为标准,比清楚之后, 再列式解答。经常这样做,可形成深入理解题意, 认真分析数量关系, 慎重选择解题步骤和方法的良好习惯。
  (3)改一改,区别比较。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时 , 先解答再将其改编,试行解答 ,然后比较原题两题及改后的题目及其解法 , 区别其不同点。这样一题多变 , 有助于学生认识各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 提高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而充分地运用比较法,即可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 , 防止知识的混淆 , 提高辨别能力 , 比较法的充分运用不仅可以使新旧知识不断交替,同中求异, 温故知新; 还可以将数学知识综合对比、概括总结, 揭示其逻辑规律。更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 提高辨别能力 , 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 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物理学科是一门围绕着实验建立起来的自然学科,作为高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物理实验在其中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分量.受到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的影响,我们的很多学生
【摘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际水平得到相应提升的同时,关于建筑的实质需求也处于不断发展提升的阶段,建筑相应的结构设计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模式的设计已经不能够达到人们的实际需求,然而建筑的结构设计不仅关系着建筑本身的质量标准,也关系着建筑的安全性质问题,本文就对于建筑设计相应具体原则与有关设计规划的选取性问题实行相应分析与研究,探索出设计人员怎样能够做好结构设计与规划方案的抉择,并且可以提出具体
创新是做好新闻编辑工作的永恒主题。在当前传播渠道、收视途径繁多的情况下,地方广播电视台想要提升收听收视率,必须加强新闻编辑队伍专业能力建设,持续不断地创新新闻编辑
学习一门语言,应该是能将其作为工具用来交流的。根据高中学生的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教学过程中,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离标准的上述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于口语教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满足企业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作为企业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要提高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扩大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使企业不断适应市场经济
建设和发展地方普通高校,充分利用其资源,发挥其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其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动力源”和“发动机”作用,积聚高层次人才,自力更生
1948年10月,蒋介石与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密谋偷袭石家庄和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以挽回东北战场败局。从目前掌握的史料看,中共中央巧妙地获取了准确的地下情报,使得
摘 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小游戏活动,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具有明显作用。小游戏的引入为初中英语课堂创设的良好学习情境是其他教学方法难以超越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将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基础知识的巩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游戏;初中英语;情境;气氛;沟通;趣味性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初中英语教师
为了给药理学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方法,本文从多个角度提出进行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方法,包括确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确定适当的实践和理论教学内容以及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
探讨了染色深度、助荆用量、升温速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酸性黑P-7BR(150%)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酸性黑P-7BR色光、强度及其他检验项目的检验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