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学生读懂一篇课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34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读懂一篇课文,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如何教会学生读懂一篇课文,使之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初读课文,整体认识
  拿到课文,先把全文初读一遍,任务是勾画生字、生词以及不懂的地方,结合课题,大致了解一下课文写的是什么。这是对课文初步的整体认识。如学生自学《桂林山水》的时候,勾画了生字、生词、不懂的地方之后,再看看课题,便会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桂林的山的特点和桂林的水的特点,这是对课文的整体认识。
  二、抓住重点词句理解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是读懂课文的基本方法。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如果把文中重点词句读懂了,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词句包括重点词语和句子。首先我们要学会从课文中发现重点词句,然后再去理解。理解重点词时可以借助字典了解词义,还可以联系句子或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重点句子时,一般来说,先要弄懂句子中重点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或课前查找到的资料理解句子。比如,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猫》一文的开头写道:“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是文中的一个重点句。理解这个句子,我让学生先找出句中的重点词“古怪”,查查字典,理解“古怪”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体现猫性格特点的词“老实、贪玩、尽职、温柔可亲、一声不出、胆小、勇猛”;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相关段落,找出体现猫这些特点的语句进行品读,通过对比去感悟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既胆小又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的古怪性格。如:“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学生通过朗读,抓住猫“贪玩”和“尽职”这两个事例来对比理解,很快就体会到了猫既贪玩又尽职的古怪性格。
  三、细读课文,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
  每一篇文章都有着一定的写作顺序。我们经常接触的文章有两大类:一类以事情发展来写的文章,一类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或说明的问题来写的文章。如果我们弄懂了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这个叙述顺序,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让我们回忆一下《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叙述顺序。这篇课文先写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接着写五位战士有目的地引诱敌人上山,利用险要的地形痛击敌人;然后写五位战士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再写五位战士在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最后写五位战士宁死不屈,英勇跳下悬崖。全文围绕着“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这一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四、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读课文时先把整篇课文读一读,对课文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一部分一部分认真地阅读,了解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这样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读《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虽然篇幅比较长,但我们只要把每部分内容认真读一读,用加小标题的方法概括出每部分内容,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不难了。学生依次认真读了“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掩护李大叔、与鬼子作斗争、河沿上的枪声、雨来没有死”这六部分内容,知道每部分的大意后,再把每部分的大意连起来,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
  五、领会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写文章,都有一个写作目的,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领会了中心思想,才能真正读懂课文。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明确地说出来,有的暗含在文章之中。因此,在学生归纳中心思想时,教师要加以指导,教给方法。一般的说,可从紧扣题目、串联各段大意、抓中心句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通过精读来归纳中心思想。
  想真正读懂一篇文章,除了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在读懂一篇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要通过多次反复的读,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如《猫》这一课,学生们读完课文后都知道老舍先生笔下的大猫性格古怪,小猫淘气可爱。但是只知道这一点是不够的,还要多读几次,读出感情,透过内容去想想: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为什么能把猫的古怪性格和淘气写得这么具体、生动?这是源于他对猫的喜爱及长期的仔细观察。然后进一步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从而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总之,要想让学生读懂、读透一篇课文,必须经过初读、精读、细读、复读,通过反复的阅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悟情。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说话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形成书面语言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说”和“写”相辅相成,以说促写,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使我深有感触:伶牙俐齿的学生写作文时挥洒自如,语文成绩名列前茅;笨嘴拙舌的学生,写作文时绞尽脑汁,语文成绩不理想。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使他们真正做到能言善辩,无论是为当前的语文学
[摘 要]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式的教学空间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快乐学习,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扬。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发挥创设教学空间的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促使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教学空间 和谐愉快 自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60  只有
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益、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的课堂。但在现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相当一部分教师仍退不出课堂的主宰地位,虽不在台前包办,却躲在幕后压制、代替;学生在课堂上察言观色、小心翼翼、欲言又止、畏首畏尾,时不时看教师脸色行事。理想中的高效果、高效率的课堂没有真正降临。因此,如何形成和构建高效课堂便成为
一个多月的拼音教学已经结束,为了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提高,我首先想到的是针对本班学生拼读能力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A类:对拼音学习很有兴趣且拼读较好,拼读方面在班级中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学生;B类:对拼音拼读较有兴趣,平时拼读能力和速度一般的学生;C类:因为拼读能力弱或不会拼读而对拼音没有兴趣的学生。  其实,不论哪一类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知识往往在不经意间掌握得更快、更好。那么,我们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因此,数学教学要从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现实背景出发,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挖掘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中,既要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
[摘 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仅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能够进行有效对话,与学生分享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自身需要有与学生的对话意识,并在尊重和理解学生认知特点与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对话互动,让学生在对话中学习知识。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有效对话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63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话式教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的方法有很多,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简述如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对学生的喜爱之情,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良好情绪,而且能转化为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高尚的师德又能起“移情”作用,使学生受到感染,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当前,某些学校还存在着罚抄作业、罚抄考卷的现象。如学生数学作业做错了,就罚他把改正
近几年,我校进行了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与探索。这过程反映出了一些问题。老师们时常教导学生要多读课外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有的还规定学生人手一册课外书,鼓励其闲时多看,这足以见老师们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但在学生看什么、怎么看等实际问题上,老师们往往忽略不谈。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样的课外阅读不会产生多少实效。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外阅读呢?  一、急功近利不可取  一些老师、家长的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立足于促进学生的美育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审美基础。因此,如果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开拓出一些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势必会给小学美术教学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关键词]美术课堂 信息技术 有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