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继伟:中国力推全球经济结构性改革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eqiang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担任G20财金渠道主席国开始,我们就提出来结构性改革需要做
  顶层设计。在中方大力推动下,G20在加强结构性改革顶层设计
  方面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明确了结构性改革的9大优先领域和48项
  指导原则,并制定了一套衡量结构性改革进展和成效的指标体系
  G20峰会召开在即,楼继伟穿着白衬衣黑西装,系着一条蓝白格纹领带出现在记者面前,看上去表情有些严肃。
  财金渠道是G20峰会重要的筹备机制。近一年的时间里,身为中国财政部长的楼继伟在G20多个场合力推结构性改革,并在顶层设计上一步步推动落实,形成一系列重要成果,提交这次峰会审议。“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方面,我们既然有共同的语言体系,也知道利益差别,就能把它们捏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楼继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如是说。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球治理体系距离公平、合理、高效的目标还有很多不足,G20自身也处于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的关键时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担任今年G20峰会的主席国,推动解决世界经济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目标,为全球所关注。
  此时的楼继伟如同赶赴一场大考,却显得十分自信。
  评价这一年来财金渠道在G20峰会上发挥的作用时,楼继伟表示,总体而言,今年G20财金渠道基本完成年初设立的各项工作任务,成效显著。

为峰会做好了财金政策准备


  中国新闻周刊:G20杭州峰会即将召开,财金渠道作为峰会重要的筹备机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楼继伟:今年以来,G20财金渠道紧密围绕杭州峰会“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一主题,共举行了3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4次G20财政和央行副手会,以及20多次工作组和研究小组会,就全球经济形势、“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投资和基础设施、国际金融架构、金融部门改革、国际税收合作、绿色金融、气候资金、反恐融资等议题进行讨论,形成了大量有影响力的成果,为峰会做好了财金政策准备。
  中国新闻周刊:这些成果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楼继伟:围绕峰会主题,在“创新”方面,我们转变思路,强调创新增长方式,特别是通过深化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为全球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提供持久动能。这也与中国国内正在进行的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改革相一致。
  在“活力”方面,我们通过加强G20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保持经济活力,首次提出了综合运用包括货币、财政、结构性改革措施促进增长、稳定信心。我们通过完善全球经济治理释放经济活力,包括推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建立应对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包容性框架、进一步推进国际金融监管、督促发达国家落实气候资金承诺、完善主权债务重组机制和全球金融安全网,为提高全球经济的活力和可持续性提供制度性保障。
  在“联动”方面,我们推动G20树立利益共同体意识,加强各国经济的良性密切互动,以合作应对挑战。特别是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多边开发银行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提出了《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积极寻求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的“最大利益集合”,提升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打造促进信息沟通、机制协调、项目合作的新平台。
  在“包容”方面,我们积极引导G20各成员高度重视经济增长包容性,特别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通过了《基础设施和中小企业融资工具多元化政策指南》,并推动有效落实《中小企业融资高级别原则》等。我们还将税收促发展作为一项重点议题,推动G20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税收领域能力建设,增强这些国家动员国内资源促进增长的能力。
  总体而言,今年G20财金渠道基本完成年初设立的各项工作任务,成效显著,有关成果将提交杭州峰会。
  中国新闻周刊:在推进G20财金议程的过程中,中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楼继伟:作为今年G20主席国,中国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推动G20各方加强团结、凝聚共识,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着力创新G20机制建设,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平台向全球经济的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从关注短期政策向更多关注结构性改革转变。我们提出G20创新增长蓝图,通过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创新增长方式,并与结构性改革一起,为世界经济保持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是推动G20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集体的力量应对挑战,提振市场信心。比如,今年2月,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上海会议前夕,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大幅波动,市场恐慌情绪骤升。针对这一形势,各方在上海会议上承诺各自以及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政策来增强市场信心,并促进复苏。国际社会对此反应积极,国际金融市场趋于平稳。
  三是充分发挥G20主席国的领导作用,突出G20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地位,不断丰富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推动它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四是推动G20促进包容性增长。一方面,在主办G20财金渠道会议过程中,我们按照峰会的统一安排,邀请了东盟主席国老挝、非盟主席国乍得、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主席国塞内加尔,以及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国作为特邀嘉宾参加财金渠道会议,从参会成员构成上体现了包容性。
  另一方面,在成果设计中,我们积极推动落实《2030发展议程》、鼓励各国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税收能力建设,发展普惠金融,制定《中小企业融资工具多元化政策指南》和《中小企业融资行动计划》等文件,从政策框架角度展现了包容性。
  此外,在G20财金渠道会议筹备过程中,我们坚持“开门办会”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广泛听取和吸收G20成员国、非成员国和主要国际组织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财金议题和成果。同时尊重G20惯例和程序,推动各方在互谅互让基础上形成共识,对外展示G20团结一致的积极形象。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在推动G20进程中的领导力以及开放、包容的形象,得到与会各方的高度肯定。

标本兼治促增长


  中国新闻周刊:全球经济陷入“低增长困境”,中国作为今年G20主席国,力推结构性改革,为全球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提供持久动能。这一方案是如何成为各国共识的?
  楼继伟:结构性改革其实早就在G20财金渠道中提出来了,但现在各国普遍感到简单依靠短期的需求刺激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边际效应会越来越小,都走向负利率政策,而负利率政策最后也没得到效果。因此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要实现长期增长,必须深化结构性改革。所以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家认识比较一致。中国这次也是非常开放地面对共识,要是早推,大家也不见得会有共识。
  
  从担任G20财金渠道主席国开始,我们就提出来结构性改革需要做顶层设计。在中方大力推动下,G20在加强结构性改革顶层设计方面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明确了结构性改革的9大优先领域和48项指导原则,并制定了一套衡量结构性改革进展和成效的指标体系。
  这些指导原则不是说非要约束大家一定要怎么做,而是大家按这个方向,根据各自的国情选择如何进行改革,但目标都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潜在的增长率,并且提出了衡量的指标。对于这个衡量指标,大家一致同意利用这套指标两年进行一次审议,并列入G20的问责报告。这在G20历史上是第一次,体现了标本兼治促增长的理念。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各国都在关注中国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期待为全球经济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在你看来,中国结构性改革的效果如何?
  楼继伟:我接到过一个OECD的评估,指出中国这一年的简政放权,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使得中国营商环境评估的水平大大提高,这就是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显著效果。
  如果用数据来说话,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6.7%,各项主要指标符合预期。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4.1%;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4%;内需对GDP的贡献率提高到110.4%。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2%。特别是就业保持基本稳定,今年上半年达717万人。
  而在全球经济低增长的背景下,只占全球经济15%的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5%以上,中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动力源”和“稳定锚”。
  中国新闻周刊:投资和基础设施也是今年G20峰会一个重要议题,近年来,中国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亚投行的成立,做了很多工作。今年的G20峰会在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果?
  楼继伟:我们结合基础设施建设提出联动的发展,得到了非常好的响应。
  从国内来看,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得到了很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从国际来看,我们推动了多边开发银行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提出了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的倡议,世界银行被指定作为牵头人。
  这次会议还积极寻求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最大的利益结合,提升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水平,这不仅仅是硬件,而且是打通信息的沟通、机制的协调、项目合作方面新的平台。

大国的影响和担当


  中国新闻周刊:因此,这几年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自身的角色也在发生着改变?
  楼继伟:就像习近平主席指出的,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体系,不意味着另起炉灶,而是推动它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我们这几年做的事情,首先是通过中国的这些影响,使它更加公平合理。比如在国际金融架构方面,重启了国际金融工作组,推动世界银行股权审议和IMF治理改革,完善主权债务重组机制、增强SDR作用、进一步推进国际金融监管等。其中,对IMF的结构做了一些改革,并非是把IMF推倒重来,而是反映发展中国家应该有的权重。
  在税收方面,我们构建BEPS包容性框架、制定识别税收透明度不合作辖区标准,在这一点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利益并不见得完全能够合一,因此,我们要推动大家一起走,这样才能更加公平合理。
  而在气候资金方面,我们呼吁及时实施《巴黎协定》,落实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气候资金承诺,并审议通过了相关报告,同时提出绿色金融,但绿色金融并不替代《巴黎协定》,《巴黎协定》中,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大义务。
  可以说,中国在这次G20会议上也是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精神,这实际也是我们对待现行国际经济治理结构的一个态度。
其他文献
2016年1月15日,一份由五大国字头新能源企业联署的意见函被递交到了国家发改委。  《中国新闻周刊》获悉,五大新能源国企上书国家发改委反映的主要内容是:对2016年甘肃新能源企业参与电量直接交易意见及建议。  该意见直陈:2016年甘肃省给新能源的发电量仅有50亿千瓦时,其余的发电量,全靠与大用户签订直购电量,或者与各企业的自备电厂签订发电权置换交易完成。这种政策在2015年已有所实施,在已进行
当前中国在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纵横交织,只有抓住一些重点关键下手,方能起到纲举目张之效。国企改革、政府角色、民营经济毫无疑问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之重点,而重中之重是国企改革  任何国家对所有制的问题都无一例外予以重视,但也无一例外的出现争议和频度极高的变化。那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究竟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主导选择呢?厉以宁主编的《中国道路与混合所有制经济》给出了答案——书名就是答案。  如
获奖理由  他以清晰的战略、精准的布局、包容的文化和灵活的机制,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将企业带进世界500强,使之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能源企业;他领导企业在风云际会的国际市场左冲右突,获取海外上游油气资源,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他追求的不仅是做中国企业的百年品牌,也不仅是成为全球一流的能源企业,而是实现“中国石油梦”。  2017年9月8日晚间,全球资源贸易巨头瑞士嘉能可(Glencore)发布公告称,将其
小咪说,每到过年,她最害怕的事就是擦窗户!  过年前几天,嗯,不,是前几周,甚至一个月前,就被催促着“该打扫卫生了,该擦窗户了!”她公公会这样催婆婆,婆婆会这样催她,老公也会说“你平时上班忙,不太干家务,我就不说你啥了,过年呢,也该准备擦擦窗户了。”  平时,小咪这种可以用荷尔蒙召唤神龙的女人,自信在包括老公在内的直男们面前,没她摆不平的事。可是,一到过年,再使这一招就成了把自己的小螳螂腿伸出去试
无论网约车还是出租车公司,或官督民办约车平台,都在等待一纸新政资深媒体人  我一位长沙的朋友有张出租车运营私牌,2015年能卖60万,这一年受专车冲击,迅速贬值一半。几天前她问我,网约车新政什么时候能出?会是利好还是利空?现在要不要把私牌卖掉呢?  即便一直关注网约车行业,这主意我也不敢随便出——这可比建议要不要买房还难呢!我只能说,这新政啊,去年底征求意见结束,现在应该已经成型了,但因为太敏感,
“喏,就是这个了!”  转了几圈,摄影师奚天鹰找到了一块红色被面,用图钉钉在墙上。  这是1982年的一天,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摄影师奚天鹰到演员方舒家做客。奚天鹰和方舒是多年的朋友,突然生出一个想法,想给方舒拍一张肖像照。  在简陋的红被面布景下,充当背景灯的台灯在方舒的短发上镀了一层金。奚天鹰迅速按动快门,留下了一张回眸微笑的半身像。  这张照片后来被收录在1984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四开本
余景兵决定当一回“出头鸟”。他做出这个决定时,正是2016年元旦假期。  “事关我们企业甚至行业的未来生存发展问题,不站出来,将来就是个死。”余景兵对《中国新闻周刊》“吐槽”。  2015年12月30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官方网站发布了《使用民用无人航空器系统开展通用航空经营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计划于2016年2月1日起实施。  《征求意见稿》甫一发布,在行业内就
一晚狂欢变成了地狱般的噩梦。6月27日晚间,台湾新北市八仙水上乐园举办的“彩虹派对”突发粉尘爆炸,截至6月30日造成497人受伤1人死亡,酿成“新北市救灾史上受伤人数最多的意外”。  现场拍摄的录像显示,晚8点30分左右,绚烂的彩色粉末在活动人群中喷出,先是high翻全场,而后变成灼人的火焰,人们四散奔逃。火焰虽然迅速扑灭,但现场的漂流池已成一片血海。  根据事故发生地新北市政府卫生局网站的消息,
早年读张爱玲的《谈吃与画饼充饥》,一想到锦衣华袍的张小姐啃大饼油条的场景,总觉得哪里不对。后来读到《半生缘》里富二代沈世钧“在摊子上吃两只大饼油条”,方才顿悟原来吃的格调高下不尽在食材,还要看什么人吃。  大饼油条虽香,张小姐最挂念的还是“人生三恨”之一的鲥鱼。这种鱼肉质极为鲜腻,几年前我在孟加拉国工作时曾多次品尝。孟国的大户人家常以此鱼招待贵客,且习惯将之烤至酥脆无骨,以省去摘刺之累。我总觉得失
经过一栋写字楼,看到楼下聚满了人,都是黑西装,深色领带,黑框眼镜。起初以为是有人维权,须统一服装以壮声势,避免误伤友军。走远了才猛然想起,那些都是来应聘的年轻人,是参照网上的面试攻略着装,冀望予人老成持重的印象,获得更多的专业信赖。  我对面试的着装打扮的重要性,从不怀疑,因为我见过有人夏天穿短裤去面试,直接就被HR赶了出来。那种戏劇化的场景,让我想起威尔史密斯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他穿着滴满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