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为什么又叫“石头记”?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s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无论是在成书之时还是在几百年后的今天都极负盛誉,正所谓“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其实,“红楼梦”并不是它最初的名字,它还有许多别名,如“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石头记”等。甲戌本《红楼梦》第一回提到“石头记”时,脂砚斋的旁批就说它是“本名也”,更名为《红楼梦》,则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事。那么,曹雪芹起初为什么将这部书命名为“石头记”呢?
其他文献
清明一过,窗外的世界骤然亮堂起来。最先亮堂起来的大约是蚕豆吧,年前的腊月还是矮矮的,皱缩成一簇一簇,冬日萧杀的天光下,这乌黑的一蓬,给严寒下抗争的人们一抹亮色。但是,眼下的光
“白马非马”是战同时期游学于齐国稷下学宫的宋国辩者倪说最先提出来的说法,逻辑学家公孙龙对其加以生发,并著有《白马论》一文,使之成为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逻辑学命题。按字面
《孟子》一书现存七篇,共二百六十章,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言行活动,集中反映了孟子的言论和思想,包括政治、修身、教育以及经济等方面。
【整体把握】本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和人物,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热爱,抒发了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情。
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隋内史令、安平公德林子也。为童儿时多疾病,祖母赵氏故以百药为名。七岁解属文。父友齐中书舍人陆义、马元熙尝造德林宴集,有读徐陵文者,
在人们的印象中,“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似乎是教唆别人做坏事时用来订立“攻守同盟”的,可是,它最早的意思其实与此完全相反。“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最初是东汉时期的杨震说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李揆:“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
我曾经随同一位美术家朋友到他的农舍去住过一阵子,他是个讨人喜欢的懒家伙。我们连日舒坦地躺在高原草地上,不是仰望苍穹就是梦幻般地凝视远方的地平线。当然,说我们什么事都没
“静默的伟大,在喧嚣里低头不语。”当我见知这寥寥几字背后的悲凉时,是在那肃穆的兵马俑旁。偌大的展厅,隔着那层厚厚的玻璃,我看见了繁复的夔纹,神秘的刻痕,在青铜壁上蔓延
期刊
豆子是从娘肚子蹦出来的果实。娘胎虽好,但豆子在里边呆不住了.它急躁,等不得像土豆那样被人从地里挖出来,或者像玉米那样被掰下来。豆子是谷物里的孙大圣,自己蹦到世界上。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