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汤加减方结合化疗方案序贯治疗气阴两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八珍汤加减方结合化疗方案序贯治疗气阴两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84例,将患者依据随机对照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标准化疗方案序贯治疗(VDCLP方案+强化化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八珍汤加减方.比较2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完全缓解以及随访年3年的死亡情况,检查患者血常规和外周血Th17、Th22、Treg水平以及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水平,统计分析骨髓抑制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1个月的完全缓解率(90.48% vs 73.81%)、3年生存率(71.79% vs 47.37%)以及无病生存率(61.54% vs 36.8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粒细胞、WBC、PLT、Hb水平显著增加,且研究组患者血常规各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外周血Th17、Th2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re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M、IgE水平显著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髓抑制0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Ⅲ级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总体抑制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肝肾损伤、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珍汤加减方可明显改善气阴两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方案序贯治疗后的血常规和免疫功能,减轻骨髓抑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高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动脉内取栓治疗的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诊断为急性大血管闭塞并接受动脉内取栓治疗的卒中患者.年龄均≥18岁,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两组:高龄组(年龄≥80岁)以及低龄组(年龄0.05).结论 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年龄≥80岁与年龄<80岁取栓预后无差异.
目的 本研究旨在术前确定与原发恶性骨肉瘤手术患者术中输血相关的高危影响因素,为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存在期间如何科学合理制定骨肉瘤术前备血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骨肿瘤科原发恶性骨肉瘤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120份,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血常规及凝血资料、临床病理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原发恶性骨肉瘤患者术中输血的高危险因素.结果 1)原发恶性骨肉瘤患者术中输血率为48.33%(58/120),平均输血量为(1.36±1.14)U
目的 通过对头孢曲松药物性抗体导致的溶血危象进行识别和检测,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Hct、Hb、胆红素和尿血;血型检测、直接抗球蛋白实验、不规则抗体检测和自身对照实验采用微柱凝胶法完成;根据患者用药史作药物致敏红细胞检测实验以是否有药物抗体,并送第三方实验室做药物抗体的确认试验和效价检测.结果 在用药后d7,患者RBC数为0.69× 1012个/L,Hct为0.14,Hb为28 g/L,总胆红素为82.3 μmol/L,直接胆红素为40.4 μ.mol/L,间接胆红素为41.9 μmol/L,尿隐血实验
目的:探讨甘草酸单铵盐(MA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肿瘤干细胞样特性、氧化应激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活力,筛选合适剂量;克隆法检测NB4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分选NB4干细胞阳性(CD133+);RT-PCR检测干细胞标志物(Oct4、ABCG2、Dclk1);荧光检测活性氧;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标记物水平(MDA);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损
目的 研究沈阳地区20例ABO亚型标本的血清学特征和分子遗传背景.方法 对20例ABO血型定型不一致的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基因分型、ABO基因的全编码区和内含子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测序.结果 在20例标本中,共检出亚型10种(Am、Bw、Bx、B3、A2B、AxB、A2 Bw、A2 Bx、AwB和ABw),其中以AB亚型最多;共检测出ABO等位基因16个,其中常见ABO等位基因5个(A1.01、A1.02、B.01、O.01.01和O.01.02)、罕见等位基因9个
目的 分析影响广州地区2018年初次机采血小板捐献者成为定期献血者的相关因素,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保留提供支持和参考.方法 收集广州地区2018年初次献机采血小板的4361名献血者的年龄、性别、初次捐献治疗量、初次献机采血小板时间、二次献机采血小板时间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成为定期献血者的相关因素.结果 影响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成为定期献血者的因素中,1个月内再次捐献机采血小板者成为定期献血者是未捐献者的5.569倍(OR 95% CI:4.748~6.533,
目的:分析伴NPM1突变(NPM1mut)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二代测序(NGS)法检测的突变基因谱与MICM特征间的关系,解释NPM1mutAML的临床生物学异质性.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和浙江医院收治的成人初诊AML患者,选取NGS资料完整的NPM1mut患者238例,采用x2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分析NGS突变基因谱与常规MICM参数间的分布关联性.结果:全部患者共检出240个NPM1突变事件,其中10个(10/240,4.2%)为错义突变,均不累及W288
目的:通过分析CCLG-ALL 2008方案治疗无预后标志性融合基因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9例于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B-ALL、多重RT-PCR未检测到预后标志性融合基因,且接受CCLG-ALL 2008方案化疗的患儿,随防到2019年8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92 (0-136)个月.Kaplan-Meier分析无复发生存时间(RFS),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复发相关的独立因素.结果:239例患儿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血浆中CD68因子的表达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初诊AML患者、23例对照组(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骨髓原始细胞CD68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85例初诊期、29例缓解期AML患者与24例对照组外周血血浆中CD68的表达情况.分析CD68因子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非M3型AML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中CD68表达率中位数为1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 (P <0.001).非M3型AML患者外周血中CD68浓
目的 探讨温度对手工制备富血小板血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部战区总医院血液中心2020年5月10日~9月10日无偿健康献血员捐献的外周血60mL/人份,共120份.将每人份全血在随机分为3等份,各20mL,共360份,分别分为9(A1、A2、A3、B1、B2、B3、C1、C2、C3)组,每组40份,其中A组:PRP制备环境温度设为4±2℃,PRP制备及离心仓内温度分别为A1组:4±2℃,A2组24±2C,A3组:30±2℃,B组:PRP制备环境温度设为24±2℃,PRP制备及离心仓内温度分别为B1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