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一个敏感词。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报告还就相关法律政策、体制机制以及工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十七大闭幕后,仅隔一周时间,10月28日,胡锦涛同志以国家主席令的方式,批准公布了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新法”进一步明确了节能执法主体,规范了工业领域的节能管理规定,新增了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管理规定,并强化了不执行、不落实节约能源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11月17日,“新法”出台后20天,国务院又批准下发了六个成套性文件,即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棱体系的“三个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考核的“三个办法”。这一举措,大大增强了节能减排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严密性。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能耗考核方案和减排考核办法中,都使用了“一票否决”这个词,这意味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政府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干部的升迁与去留。
这一系列“大动作”,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已经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我们应该坚信,只要按照这些大政方针真抓实干、坚持不懈,就一定会从根本上扭转节能减排意识薄弱、责任不明确、政策不完善以及协调不得力的现状,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圆满实现。
企业是落实节能减排的主力,节能减排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我们呼吁企业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认真学习关于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和科学性,努力实现本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说,某个企业节能减排做得如何,可以反映这个企业的价值观,也可以验证这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节能减排与企业文化密切相联。因此,企业在建立完善节能减排的制度措施的同时,还要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摒弃那些防碍节能减排的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节能减排工作才能真正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取得实效。
本栏目选编张锐撰写的《节能:中国经济的艰难抉择》一文。意在帮助读者加深对节约资源这一基本国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为企业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借鉴的资料。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报告还就相关法律政策、体制机制以及工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十七大闭幕后,仅隔一周时间,10月28日,胡锦涛同志以国家主席令的方式,批准公布了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新法”进一步明确了节能执法主体,规范了工业领域的节能管理规定,新增了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管理规定,并强化了不执行、不落实节约能源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11月17日,“新法”出台后20天,国务院又批准下发了六个成套性文件,即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棱体系的“三个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考核的“三个办法”。这一举措,大大增强了节能减排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严密性。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能耗考核方案和减排考核办法中,都使用了“一票否决”这个词,这意味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政府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干部的升迁与去留。
这一系列“大动作”,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已经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我们应该坚信,只要按照这些大政方针真抓实干、坚持不懈,就一定会从根本上扭转节能减排意识薄弱、责任不明确、政策不完善以及协调不得力的现状,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圆满实现。
企业是落实节能减排的主力,节能减排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我们呼吁企业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认真学习关于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和科学性,努力实现本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说,某个企业节能减排做得如何,可以反映这个企业的价值观,也可以验证这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节能减排与企业文化密切相联。因此,企业在建立完善节能减排的制度措施的同时,还要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摒弃那些防碍节能减排的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节能减排工作才能真正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取得实效。
本栏目选编张锐撰写的《节能:中国经济的艰难抉择》一文。意在帮助读者加深对节约资源这一基本国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为企业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借鉴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