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图谱镜像中的智慧课堂研究r——基于2013-2021CNKI国内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来源 :现代信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c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智慧课堂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成为智慧教育的主要载体.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2013至今发表在教育技术领域的53篇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智慧课堂文献数量、来源期刊、活跃作者和核心机构,总结国内智慧课堂研究趋势与热点,为今后智慧课堂的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其他文献
低压环境一般存在于高高原地区和巡航飞机,我国存在着大面积的高高原地区和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高高原机场,低压环境会使固体材料的燃烧特性发生变化.介绍了固体可燃物的点燃、燃烧和火焰传播过程,系统综述了织物、纸箱、木材、电缆4种常见固体材料在低压环境下的燃烧特性研究进展,并对其燃烧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未来固体材料低压环境下燃烧特性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低压环境下的消防安全提供参考.
为研究碳酸钙含量对木质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利用HY16430粉尘层引燃温度试验装置测定油磨木粉、人工打磨木粉及两者分别与碳酸钙混合的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结果表明:油磨木粉、人工打磨木粉、碳酸钙中位粒径分别为7.344、7.269、7.859μm,堆积厚度为5 mm时,油磨木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为324℃,人工打磨木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为332℃.碳酸钙通过吸热加速热量消耗、减少氧浓度、降低木质粉尘浓度等方式,使木质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随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达到40%时,油磨木粉、人工打
针对目前智慧安监领域对于安全帽佩戴的检测存在尺度多样化、检测难度大、中小目标漏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v4的安全帽佩戴检测算法.首先,改进K-means算法重新选择锚框,然后在网络中引入CBAM注意力模块来增强安全帽佩戴信息的特征表达,最后对模型进行加速剪枝.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检测中mAP@0.5值提升了6.7%,检测速度提升了35%,模型参数量减少了48%,改进后的模型更适用于实际场景中对安全帽佩戴行为的识别.
为了验证不同灭火装置对储能电池模组火灾的灭火效果,按照实际预制舱搭建试验平台,分别考察了七氟丙烷、全氟己酮、热气溶胶、细水雾等灭火装置针对预制舱中单个储能电池模组火灾的灭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针对储能电池模组火灾,需要考察灭火剂的灭火效果和降温能力.部分灭火剂可以扑灭初期火灾,但是难以中断储能电池内部的持续反应,可能发生复燃.
采用雅各布天梯电弧作为火源,通过加热器控制电缆表面温度,构建了电弧引燃110 kV电压等级的交联聚乙烯电缆实验平台,研究了电弧特性、电缆引燃及火焰蔓延过程.其中,电弧的维持电压幅值为3 kV,电流幅值为0.13 A,电弧气体温度为2000 K.保持电弧火源不变,结合电弧引燃电缆实验与火灾动力学模拟结果,发现随着电缆表面温度从100℃上升至200℃,电缆点燃所需时间越短,水平和垂直火焰蔓延速度增加,导致燃烧后电缆破损的面积越大.研究可为电缆火灾评估及预防提供重要参考.
为准确评估商场火灾风险,建立了基于综合赋权法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该模型利用未确知测度建立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基于IIAHP、熵、离差平方和最大化计算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从而得到评价对象的综合测度评价向量,最终判定风险等级和排序.利用建立的模型对商场火灾风险进行评价,选取了16个影响商场火灾风险的评价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根据评价指标现场赋值计算得到了4个商场的火灾风险等级和排序,分析显示,风险等级和排序与商场安全情况吻合,评价结果具有应用价值.
为探讨自然劣化对文物建筑木质构件热性能的影响,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与差式扫描量热分析法(DSC)对4种文物建筑木质构件样品与云南松现代材样品进行官能基团和热稳定性能测定,讨论了自然劣化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较软木松而言,硬木松即使在自然劣化后仍然有着较好的耐燃性能.同时,木质构件在自然劣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木质素与半纤维素的分解.清代劣化材由于木质素含量减少,干燥阶段与固相燃烧阶段所需温度都有大幅度提前,更易热解.另外,虫害情况越严重,老化材纤维素含量越少,放热量随之降低,同时木构件化学结构越
针对大型公共场馆疏散风险评估问题,提出一种综合生成对抗网络(GAN)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应急疏散深度学习评估模型,通过WGAN(Wasserstein GAN)进行数据增强,解决疏散数据不足的问题,并基于CNN,分别采用LeNet以及ResNet两种网络结构进行数据训练.以某大型体育馆为例,应用该方法进行疏散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模型,实现应急疏散的快速风险评估.
采用热重分析和热重-红外联用技术,探究了常用变压器油KI25X在3种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发现热解过程主要发生在200~300℃和550~800℃两个阶段,且通过试验发现变压器热故障释放能量会造成变压器油的热解劣化,破坏变压器油的化学键,产生低分子烃类气体并溶于其中.利用微分法和积分法热力学理论计算出变压器油在N2氛围下热解过程的动力学参数.通过综合分析变压器油的热解特性和动力学参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变压器油的热故障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隧道和地下工程最多的国家,其长隧道数量和长度跻身世界前列.据统计,火灾中85%的人员死亡是由热烟气造成的,目前隧道中采用较为广泛的排烟系统有纵向排烟系统、集中排烟系统和横向排烟系统,而针对长隧道来说,我国广泛采用的是竖井式纵向通风,因此,研究纵向通风与竖井排烟综合效应下隧道火灾烟气流动特性及温度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1:10缩尺寸竖井隧道模型,主隧道长度16.5 m,宽度1.3 m,高度0.65 m;竖井通过排烟横通道与主隧道连接,排烟横通道设置在主隧道侧面中部,尺寸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