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浅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duiz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改的纵深发展,初中物理课堂已从有效逐步向高效迈进,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初中物理教师长期探索的课题。本文以自己教学实践,谈一些想法,初中物理课堂要高效:在物理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的“生存能力、生存状态、生命价值”。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最终发展学生。
  【关键词】物理课堂; 高效; 学生;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87-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老师们越来越认识到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效,而且应该高效。
  高效的课堂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更本措施,也是学校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效的课堂更是一线教师终身探究的课题。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1 变教师为导师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是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调控者;学生是探究者、体验者、合作者、表演者。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育者必须融入教育对象中,避免师生精神和情感的分离。”
  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变,高效课堂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变“学会”为“会学”从而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这样一种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一节高效课堂,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的优劣决定着一节课能否成为优质课、高效课。也就是说优秀的教师才有可能上出高效课,所以,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2 注重学生合作发展
  “高效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明确持久的学习动机,引领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书写习惯、语言习惯等,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共同进步,提高学习效率。”
  八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课,对物理现象充满了好奇心,此时正是培养物理阅读习惯、书写习惯、语言习惯和物理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所以,经验丰富的物理教师一定会充分利用物理课堂这个最佳场所训练学生合作、发问、讨论、评估、交流能力。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不唯师、不唯书、不迷信权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学得主动、生动、灵动,有真情、真趣、真意,体现生命的生机与活力,真正能够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持久的情感内驱力,从而有利于其个体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3 高效的物理课堂要通过师生和生生互动开展课堂活动
  尽管八年级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如何与同学进行合作互动方面还不成熟,组织他们进行良好合作还比较困难,但初学物理却不能忽视这一合作能力的培养。到了九年级,通过不断的训练,来逐渐实现这一目标。
  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通过分小组,在小组内划分对子组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读、谈、演、写在小组和对子组中体现,为以后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打下基础。根据我的实践经验,划分对子组八年级以帮带为目的,九年级以相互提高为目的。建立对小组、对子组完成任务的表现进行相应的奖励惩罚。调动生生参与,生生竞争又共同合作、相互激励的积极性。
  4 课堂设计多样
  在物理课堂中,多设置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设置的课堂情境应层出不穷,展示给学生一个“激情、对话、开放”的课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学生,通过已有的电教设备、教具模型、实验室或自制的器材等丰富的资源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发、疏导、类比、归纳、推理等方法。有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启发学生领悟蕴涵于物理中的各种思想和方法。切记将物理概念、公式生搬硬套和盘托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如在学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串联的每一个电阻都大时,先做试验:将一个小灯泡、开关、导线和10欧的电阻组成一个串联电路,让生观察灯泡的亮度。再将一个20欧的电阻串如原来的电路中,生会分析灯继续变暗是因为电源电压不变,而总电阻变大了,通过灯泡的电流减小了。再启发;“总电阻是怎么增大的?”生回答:串联的电阻越多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在材料、横截面不变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接着推理:学生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及欧姆定律推出总电阻公式R=R1+R2+R3+…从公式中直观的看出总电阻等于串联的每一个电阻之和,因此,总电阻比串联的每一个电阻都大。最后:可用多媒体一起展示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特点公式及分压特点的公式和文字叙述。
  5 训练针对性强
  高效的物理课堂,老师要做到精讲点拨,及时训练。
  通过训练,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急时改进补充。尤其是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练及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更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与深化,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通过训练的反馈,鼓励后进生在某一问题上主动向优等生拜师学艺,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训练知识点不仅要有针对性,而且要适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所不同。训练题要围绕三维目标、突出重点、注意疑点,要具有代表性和拓展性。
  随着课改的纵深发展,“有效”、“高效”已经成为理想物理课堂永恒追求。让我们抛开形式化和功利化,在物理课堂上真正体现每一位学生的“生存能力、生存状态、生命价值”。真正为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物理课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而努力,发挥物理课堂的最大功能,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最终发展学生。
其他文献
【关键词】教学情境;美术学科;教学情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82-02  教学情境,是指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教学情境能够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课堂效率。  美术学科,是运用视觉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大大提高了,现在社会上形式各样的美术培训班比比皆是,所有这些都为普及美术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也是对多年来学校普通艺术教育环节的一个补偿。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生都喜欢美术吗?在这里面,家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好多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艺术家,至少也要掌握一种才艺。因此许多孩子在这种意愿的驱使下盲目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应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纲要》的每个部分都贯穿着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终身教育思想、开放教育思想、发展适宜性教育思想、合作教育思想。同时,《纲要》着眼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充分体现了对儿童权利、个性、学习特点、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主体性就是要求教
目的:  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 Space,PPS)为咽外侧上颈深部潜在筋膜间隙,内含重要的血管神经穿行于颅内外,其解剖结构复杂。咽旁间隙肿瘤发病率低,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不易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培养、帮助学生成为问题的解决者、独立思考者、主动创新者、自主学习者。其中数学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
【摘要】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我们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关键词】参与;合作;体验;鼓励;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85-02  自实施新课改以来,“减负增效”一
一、发现学生的亮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既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首先,化学老师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做化学实验的时候,或解化学方程式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的一面,不能只抓住学生的缺点不放,不能只揪住学生做错的事不忘。作为一位老师,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原谅学生,要学会发现学生优秀的一面,适时表扬,当学生改正错误,开始进
短短6年时间,贝尔莱德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外贸代工企业成长为蒸汽挂烫机行业的领头羊。6年前决定转型做自主品牌的梦想,因为与新兴的家庭电视购物渠道结缘,而今已变成了现实。  2006年之前,贝尔莱德一直与国际知名企业进行OEM合作,开展贸易出口业务,其稳定、可靠的产品品质和制造能力赢得了国际品牌公司的认同。在代工的过程中,公司高层发现,OEM商处于产业链分工的最底层,利润率远低于品牌商,企业抗风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