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及里,举一反三——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r8232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将1~9填入下面的方格中,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数的和都相等。
  教学实录:
  
  一、尝试交流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道题目。时间为5分钟。(5分钟后)
  师:会做的同学请举手。(约20%的学生举起了手)
  师:你们能介绍一下是怎么想的吗?
  生:我是试出来的。
  生:我也是试出来的,我的运气很好。
  师:做数学可不能靠运气!如果老师将题目改为“将15~23填入下面的方格中,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数的和都相等”,你还会做吗?
  生:不一定,得让我试一试,运气好就能做。
  
  生:能。肩就是肩膀,足就是脚的意思。也就是说,2和4在肩膀上,6和8在脚上。
  生:老师,你说得不对!要是我把9填在了旁边(如下图),这样还能有这个规律吗?
  师:有。同学们请看,这就好像一个人在睡觉,2和4在肩上,6和8还是在脚上。
  (学生们都笑了)
  
  四、举一反三
  
  师:运用这个规律可以解答所有这类的题目。你们信吗?
  生:信。
  师:那么,这里的5、2、4、6、8只表示这五个数吗?
  生:不是。当填入1至9等数字的时候,就表示这五个数;当填入其他数的时候,表示的是序号,也就是第几个数。
  师:你说得非常正确。下面,我们就用这个办法来解决这道题目:将15-23填入下面的方格中,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数的和都相等。
  师:会做吗?
  生:会。
  (检查结果:正确率达90%)
  评析:
  思考题的教学常常会陷入这样的误区:满堂灌、填鸭式。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不仅学生不喜欢,课堂氛围沉闷,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要知道,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的基础之上,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规律的探索和形成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领悟数学的本质,达到培养思维的目的,这也是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本案例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经历“碰壁——探索——发现——成功”的整个过程。
  1 碰壁。
  失败乃成功之母。让学生经受挫折后再进行探索,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本案例中,在让学生尝试后,大部分学生以失败而告终,小部分学生虽然做对了,但那是由于运气好的原因。当我再出示一道类似的题目时,学生们又束手无措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抓住最佳的教学契机,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2 探索。
  整个探索的过程。是在师生的共同合作中完成。当学生迷茫时。教师指明方向,告诉他们该怎样思考;当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时,教师则把机会让给了他们……课堂上出现了“人人都是小主人”的局面,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3 发现。
  按照一般的教学情况,本题到此为止已全部解决。为了达到“学一题而带一片”的效果,教师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带着学生一起观察、发现解题的奥秘。当有学生提出异议时,教师则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幽默的话语进行解释,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民主、轻松、和谐的氛围。
  4 成功。
  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又出示了一道题目,让学生在解答中充分领悟规律的含义。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充分体验到探索后的成功与快乐。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遇到复杂的面积问题时,可运用画图策略,在图形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一道复杂的正方形面积题为例,通过运用画图、一题多解、渗透思想方法等策略,充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画图策略;解题能力;正方形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6-0051-01  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
在经典语录集《菜根谭》中,有这样一段话:“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意思是说:恰如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天地好像一动不动,但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早晨旭日东升,傍晚明月当空,可见日月昼夜都在奔驰,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却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君子,平日闲暇时胸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变化
“时至今日,它仍在燃烧着。”这句话来自宫泽贤治的《夜鹰之星》。  夜鹰曾请求同伴们的帮助,却因相貌丑陋而备受嘲讽;它也曾经遭受死亡的威胁,只是因为名字中恰巧有个“鹰”字;它还曾祈求日神和星神的憐悯,只可惜想得到一丝丝光的愿望都被无情拒绝。  除了它的家人,没有谁瞧得起它这种小角色,因为它只是一只靠捕食昆虫为生的夜鹰而已。为此,夜鹰的骨子里刻下了“自卑”两个字。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最起码现在是。  
长期以来,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在任教的班级当中,总会出现那么一些问题学生,他们要么数学成绩特别差,要么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态度消极并伴有抵触情绪,要么总是不能按时完成数学作业等等。这些学生我称之为后20%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除了具有上述的学习问题之外,还普遍存在着学习品质差、参与意识不强、没有毅力等诸多毛病。经过长期的恶性循环,其学习成绩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究其原因是多
[摘 要]“几何直观”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它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构建深刻的数学表象,使学生的形象感知提升到抽象思维;能解决儿童思维特点与数学抽象性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学得更容易、更轻松,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中有很多知识点是很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几何直观的,所以也使得这部分知识的表象无法深刻构建。几何画板的出现和
[摘 要]深度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动机深、参与程度深、思维层次深、运用水平深的学习模式。以小学数学“小数的性质”一课为例,提出了以核心知识和核心知识所蕴含的核心范式为载体,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平台和空间为前提,遵从知识重演性、课堂发展性、习题的梯级性为指引,来说明和展示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多元工具;验证反思;思维演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
1 新年好
期刊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与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以及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与因数个数的特征。  2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即倍数和因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学习的奇妙
前些天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赛课,刘老师的一节课让我感触较深,现就列出其中的几个片段,供大家赏析。  一、导入  师:我们班同学有多少人?生齐说: 51人。  师:今天我们分小组学习,要求每个小组人数一样多,能分成两人一个小组吗?生:不能。  师:为什么?生1:因为51不能被2整除。生2:个位不是2、4、6、8、0。  师:能分成5人一个小组吗?生齐说:不能。  师:理由?生1:51不能被5整除。生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猪八戒吃饼干的动画)  提问:猪八戒吃了哪些形状的饼干?每种饼干各有多少块?(学生只能说出有几种形状的饼干,说不清每种饼干有多少块)  谈话:再看一遍,数一数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的饼干各有多少块。(再次播放动画,学生还是数不清楚每种饼干的块数)  小结: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很难数出三种形状饼干的块数。    二、展开活动,自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