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主体的后殖民解构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u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殖民理论对于殖民主体的解构主要由霍米·巴巴完成。巴巴认为殖民主义原初的本真身份是不存在的,殖民话语及其所代表的殖民主体身份的内部本来就是混杂、矛盾分裂的。这主要根源和体现于三个方面:巴巴首先运用德里达的相关理论来解构殖民主体自我本质身份的设定,认为殖民者看似自足统一的主体身份在殖民实践中经受着德里达所说的"差异的重复"状态而被延迟、分裂了;继而通过殖民话语的刻板印象的矛盾情感进一步解构殖民主体的同一身份;最后说明殖民同化政策所带来的受殖者模拟也搅扰了殖民者的稳定的身份认同。
其他文献
由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Rostow)引起的黄瓜霜霉病(Downy mildew)是当前严重影响黄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1868年首次被发现,近年来日趋严重。防治霜霉病可采取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实行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及教师角色,更多地作为
古典园林的意境,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蕴涵了造园者的人生态度,并通过出色的园林景观打动游人,使其通过景物,感悟到造园者所赋予景物的思想内涵,“景有
文章主要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近350座汉代陶窑资料为依托,综合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在类型学划分、分期与分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代陶窑的功能属性、结构特征、烧建技术以及生产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界定了研究对象的结构组成和时空范围,在梳理近几十年来汉代陶窑的考古发现与学术界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思路方法。第二部分: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两汉时期陶窑进行型式划分,
通过对西藏马铃薯生产加工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比较分析了目前主栽马铃薯的品质,对西藏马铃薯加工利用现状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西藏马铃薯产业化发展进行
为了研究射流式马铃薯输送泵的性能,该文根据马铃薯输送的特点设计了一台射流式马铃薯输送泵,通过试验的方法对流量比、面积比和输送高度3个因素对输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对第三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扬州参赛园林作品规划设计进行分析,从立意、设计构思和表现手法、景点布局以及景点规划等方面阐述了浓缩春、夏、秋、冬四季景观的"疏林花境"展区
<正>紫外线消毒灯广泛用于医院、宾馆、餐厅等公共服务行业,使用不当会导致机体损伤。现就一起紫外线消毒灯意外照射致电光性眼炎和电光性皮炎的事故调查分析如下。1事故经过
"无为"思想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代表。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柔弱不争,致虚守静,因循自然"的无为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去"为"。"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碌碌无为,而是不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