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聚物外包盾构隧道离心机振动台试验研究

来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s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验证非水反应聚氨酯高聚物(后文简称高聚物)外包盾构隧道具有减震性能,对高聚物外包盾构隧道模型和无外包隧道模型,采用离心机振动台进行对比试验.针对中密砂土围岩,在不同阵型特征的地震波输入下,对比有无高聚物外包隧道加速度、频谱、隧道动力响应和地表沉降,分析高聚物的减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地震激励的工况下,对于有无高聚物外包的隧道模型,其加速度和频谱差别不大;二者隧道各点上的动应变平均相差31.32%;高聚物外包层隧道模型地表的最终沉降分别比无外包隧道模型和自由场地表沉降约小20%和50%.试验证明高聚物对盾构隧道有减震作用,此试验研究为高聚物在今后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为准确建立线路中小跨径梁桥桥墩的地震易损性模型,采用统计工具得到某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双柱墩的结构、几何和材料特性的概率分布,由拉丁超立方体抽样生成桥墩属性数据集,建立了参数化的有限元模型.通过Pushover分析和基于非弹性需求谱的能力谱方法获取双柱墩的地震需求和抗震性能数据点,提出由随机森林(RF)模型建立桥墩地震易损性的方法.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RF方法不对桥墩的地震需求和能力进行假设,避免了应用失实的构件能力值;RF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各级IM上的精度均在83%以上;由RF模型中基尼指数的降低值
断层错动是否会对工程造成影响是工程建设无法避开的问题,实验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常重力模型实验是指在自然环境1g条件下的模型实验,被普遍应用在模拟不同类型断层错动产生的地表变形破裂研究中,并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文中系统地梳理了常重力模型实验在模拟断层上覆土体破裂研究方面的应用历史与现状,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地表变形特征和破裂扩展规律的影响;分析了各类断层错动的实验结果以及对地下管线的影响;最终讨论了实验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关注并从事本领域研究的科技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腹板开孔耗能支撑有效地避免了传统中心支撑斜杆的失稳破坏,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为研究腹板开孔形状对支撑滞回性能的影响,对腹板开菱形孔、椭圆孔及长圆孔耗能支撑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了试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滞回性能、承载能力、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耗能支撑试件滞回曲线饱满,耗能性能优越.耗能支撑通过开孔腹板屈服耗能,加载过程中传力H型钢始终保持弹性,开孔腹板破坏导致支撑失效.在同级循环荷载作用下,耗能支撑的强度基本没有下降.腹板开菱形孔耗能支撑试件承载力高,刚度大,轴向变形能力小
随着川滇地区强震记录的不断增加,为了建立更符合该区域地震动特征的预测模型,文中基于该区域现有的地震动数据,通过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建立适用于川滇地区的地震动预测模型;2021年5月21日,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为了分析文中预测模型对漾濞地震的适用性,首先根据预测模型的适用范围选取合适的漾濞地震数据,计算真实记录的反应谱值与文中模型预测值的残差,通过分析残差研究漾濞地震的反应谱特征与川滇地区其他同震级地震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文中预测模型在短周期与王玉石等的川滇地区衰减关系存在一定差异,而在中长周
营运状况下漂浮体系悬索桥加劲梁纵向运动产生的过大累积行程会引起伸缩缝和塔梁纵向阻尼器等连接构件的性能退化和疲劳损坏.探索加劲梁纵向运动过大累积行程的成因,并找出降低累积行程的控制措施是确保悬索桥健康运营的关键.首先,以江阴长江大桥实测位移时程数据为基础,对不同频谱特性的位移成分进行分解,并统计了不同位移成分的循环次数和累积行程等特性,结果显示超低频位移成分贡献了绝大部分的累计行程.然后,以有限元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拟静态纵向运动的成因,并反演得到了导致该类运动的等效竖向集中力时程曲线.最后,基于等效竖向集中力
整理了国内外相关规范与相关研究中对RC柱抗震性态划分方法与指标限值,发现均是针对未震损未加固的RC柱.以相关试验得到的未预损未加固、未预损直接加固、预损后再加固的RC柱骨架曲线为对象,直接套用现有针对未震损未加固RC柱的性态划分方法与指标限值进行划分,得到对应各抗震性态分隔点处的位移角限值,发现3类RC柱在相同位移角下对应的性态不一致且差距较大,说明不能直接套用既有针对未震损未加固RC柱的抗震性态划分方法与指标限值.对50组不同预损情况与加固方式的RC柱骨架曲线进行对比,发现预损程度、加固方式和RC柱设计
依托某层状围岩深埋铁路隧道工程,以主线单线隧道与横通道正交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ABAQUS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12条地震波数据,模拟基岩SV波地震作用,调整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入射方向,对研究结构随地震动输入方向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得到:二次衬砌在地震入射角度为30°~45°时对地震动方向变化敏感性较低,初期支护在地震角度为60°~90°时对地震方向变化的敏感性较低,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在地震入射角度为45°~60°时对地震动方向变化敏感性较大;受力最不利的地震入射角度为15°~45°;位于主
通过5个高延性混凝土(HDC)加固震损混凝土短柱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了HDC对加固震损混凝土短柱的偏压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DC加固震损偏心混凝土短柱,可有效改善小偏心受压构件的脆性破坏,且受压承载能力有明显提高,峰值荷载提高了49%~63%,与峰值荷载对应地位移增大了34%~39%,极限位移提高了21%~63%.同时,震损短柱粗糙的粘结面能够与HDC互相变形协调,在混凝土修复加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HDC约束震损混凝土短柱的承载力本构方程,
以2013-2018年广东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Logit模型对企业出口与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越多,越不利于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但企业的创业导向和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显著削弱出口的负面效应.广东企业应更加注重创业导向的培育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转变加工贸易出口模式,以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
针对胶合木梁-柱节点抗弯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隅撑的胶合木梁-双肢柱框架结构节点,以提高节点的转动刚度,改善梁柱结构框架的抗侧性能.对3组6个足尺胶合木梁-双肢柱框架结构节点进行了单调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以研究节点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无隅撑节点类似于铰接,抗弯承载力很小,增设隅撑后显著提高了节点的转动刚度和抗弯承载力,可分别提高7.71倍和6.80倍;带隅撑节点具有较好的耗能和变形能力,隅撑截面大小对节点转动性能有显著影响,采用较小截面隅撑的节点抗弯承载力降低不多,但延性提高,累计耗能提高,破坏始于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