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英国媒体《每日电讯报》评出了百年来最杰出的20部间谍小说,《俄罗斯情书》《伯恩的身份》《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等许多耳熟能详的作品均在其中。而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中国作家麦家于200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解密》入选榜单。《每日电讯报》对《解密》的评价是:“这是一个关于孤僻天才成长为杰出破译家的故事,延续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传统,整个故事扑朔迷离、如梦似幻又枝节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英国媒体《每日电讯报》评出了百年来最杰出的20部间谍小说,《俄罗斯情书》《伯恩的身份》《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等许多耳熟能详的作品均在其中。而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中国作家麦家于200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解密》入选榜单。《每日电讯报》对《解密》的评价是:“这是一个关于孤僻天才成长为杰出破译家的故事,延续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传统,整个故事扑朔迷离、如梦似幻又枝节繁生,但最终读者会迫不及待去破解書中的奥秘,就像小说主人公对待他的密码一样。”《解密》进入这一榜单让麦家颇感意外和惊喜。在他看来,《解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侦探小说,能在浩如烟海的此类题材著作中脱颖而出,大概因为它对传统的间谍小说有所突破。在注重讲好一个故事的同时,小说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复杂的人性。“我每天都可以听到很多故事,但可以写成小说的故事一年也遇不到一个。一般的故事只有脚步声,小说里的故事要有心跳声。”从1980年代写到现在,已经30多年过去,如今,麦家更想做的是“慢慢写”,去创作作品,而不是生产商品。他还会继续写谍战吗?麦家说:“我要另立山头,回到童年,回去故乡,去破译人心和人性的密码。”
其他文献
近日,旨在团结联系华文作家、推动繁荣华文创作、搭建中法文学交流桥梁和平台的旅法华文作家组织“法华作家协会”在巴黎注册成立。旅法知名作家、詩人、法国国家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获得者梁源法担任主席,旅法知名媒体人、作家黄冠杰担任协会第一副主席兼秘书长,旅法知名媒体人、作家唐铁华及旅法著名企业家、作家吴秦担任常务副主席。中法文学交流源远流长,如法国启蒙时代文学家伏尔泰创作的《中国孤儿》剧本,就是直接受到中国元
一年一度的读卖文学奖日前揭晓,曾获直木奖的旅日华人作家东山彰良凭借《我杀的人和杀我的人》摘得小说奖,戏剧奖空缺,另四位获奖者瓜分了评论传记、随笔纪行、诗歌俳句及研究翻译四项大奖。东山彰良本名王震绪,1968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父母都是中國人,五岁时他到日本生活,现定居福冈县。2002年,他以新感觉犯罪小说《逃亡作法》获得了首届“这部推理小说真棒!”大奖的银奖和读者奖,由此步入文坛。2009年,东山彰
85岁的“高龄少年”王蒙,写起小说来依旧兴致勃勃。最新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页页情书》,是王蒙完成自传三部曲歇笔数年后,重返创作以来主要中短篇小说的结集,也是其丰富人生阅历和深厚老道的笔力的集中体现。据介绍,书中收录了进入21世纪以来王蒙创作的12篇中短篇小说,包括《山中有历日》、《小胡子爱情变奏曲》、《悬疑的荒芜》、《岑寂的花园》等。也有表现城市丧偶老人晚年相亲的幽默遭遇,如《奇葩奇葩处处
人的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深渊,到底有多么幽深、玄秘和浩瀚,谁也说不清楚。正因如此,人类朝向自我的精神探索才无休无止,无穷无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学和心理学、精神病理学发挥着同样的功能,即孜孜不倦地对人类精神进行“病态”取样,对“切片”反复进行探询和分析。不同的是,文学实施的不是病理性治疗而是具象性展示。它将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病态症状及其可能性根源呈现出来,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些平淡表象之下起伏着、
“道德模范”,一个逐渐从社会伦理和理念层面淡化的词语,却依然在我们时代的某些罅隙间顽强游荡。与其说它还有价值,莫若说它是作为某些阶层、某些机构挪用公共利益的资源而残剩着一点存在感。 晓苏分明就是看到了“道德模范”在当下社会的这一核心取向与实利构造,因此,他决意剥开这个词语以及承担此一词语的主体的面相,向那摇摇欲坠却一直不肯彻底离场的“幽灵”以致命一击。在《道德模范刘春水》中,他以乡村为背景,以“
由《钟山》杂志社主办的首届“《钟山》之星”文学奖,面向年龄在35周岁(以评奖作品发表年份计算)以下、用汉语写作的国內青年作家,共设两个奖项:第一项为“年度青年作家奖”,奖励2018年度文学影响较大、综合实力和写作潜能俱佳的青年作家;第二项为“年度青年佳作奖”,奖励2018年度青年作家创作的较有才华、创造性和影响力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非虚构作品,参选作品需为2018年首次发表(或出
五联这个小村庄,不过是地图上一个小小的地方,因为“父亲的水稻田”活动,聚集一群共同志趣的朋友。他们不是来此处度清闲,每个人心中装着炽热的心,回归自然的激情,促使踏上一次寻找的长旅。 在喧闹的城市中,读周华诚的文字,犹如身处稻浪翻滚的大地上。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稻子是最令人动情的植物,吸收泥土的精华,用稻粒的文字书写,不会有俗气,不会有媚气。风吹稻田,稻子摇曳
内容摘要:叶赛宁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人,在他的诗作中可以找到大量“离别”的内容,其中既有关于个人境遇的离别,也有特定时代背景下对古罗斯历史文化的离别。通过分析每种离别的具体含义以及诗人对离别的态度,可以更连贯深入地了解叶赛宁的一生,并从中发现他的诗歌精神实质所在。 关键词:叶赛宁诗歌离别 叶赛宁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代表诗人之一,他饱含天才和真情的作品在俄罗斯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广受赞誉。高尔基评价他
黄咏梅日前接受采访,在谈到写作的选材时说:刚开始写小说的很长一段时间,恨不得自己身上长出一只雷达,从生活中搜索到有价值的素材,得到一些兴奋的故事、细节便幸运得心跳不已。后来,随着媒介的发达,任何见闻都可以分享给大众,“所见”在这个时代如此轻易,却让讲故事的作家几乎动弹不得。既难以在纷繁的“所见”中辟出一条通往小说的蹊径,也难以在虚构的“所见”中获得读者新鲜的目光。写作者在生活中到底还能看到什么?最
内容摘要:语文学得好,高分不会跑。对于初三的学生而言,得语文者,得高分。提高语文成绩,最关键的还是写作。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曰常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与学生共同成长,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虽然认识到写作的必要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如何与学生共同成长。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思”、“学”、“教”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