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性生产实训:中职德技并修育人模式创新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s8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倒逼,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更要彰显人文精神,努力培养有创意、会合作、能组织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学校通过创新实践主题性生产实训项目,将产教融合、德技并修理念运用到培养学生的目标中,通过学校对接企业、教学对接生产、内容对接标准、项目融入主题、课程渗透思政等具体的操作策略,探索德技并修育人新模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德技并修;课程思政;生产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C-0051-04
  2019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在其他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习实训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加强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德育工作,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教育贯穿学生实训实习全过程。”2020年9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也提到要“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同时,随着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从单纯的技能型人才逐渐向德技并修的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转变,即既具备高精尖专业技术技能,又拥有扎实的专业文化素养和职业精神素养的人才。
  因此,在新职教理念下,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主题性生产实训项目“爸爸的皮衣”的育人思想和实践过程为主要内容,详细阐述专业实训项目中渗透思政教育、探索职业教育德技并修育人模式的创新思考。
  一、德技并修育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产教难融合
  产教融合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没有解决好产业与教育、生产与教学两个不同层面的融合,职业教育与产业、企业结合不够紧密,互动性不强,造成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难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难对接,存在产业文化、岗位标准、先进工艺和技术没有及时充实到课程内容中,理论教学、技能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节等问题。
  (二)德技难并修
  长期以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德育往往是德育处和班主任的专利,任课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评价,忽略了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工匠精神、行为规范的教育,二者没有找到共同的载体和结合点,存在“重技能輕德育”现象。
  (三)目标难达成
  传统教学都是按学科进行的,教师学的是学科体系、教的也是学科体系,服装专业中设计、制版、工艺等的教学都由不同教师来完成,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完成对学生大赛项目的辅导。而在企业中,师傅有自己的目标和生产任务,学生实习难以完成,目标无法达成,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难以实现。
  二、主题性生产实训项目的育人逻辑
  中职学校组织学生在企业开展主题性生产实训的出发点是想利用企业真实的职业环境、生产资源等提升职业教育成效。学生在企业实训,可以真正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教学标准与生产标准的对接,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主题性生产实训的具体形式是要求学生在企业实训期间“定时、定量、定质”地完成基于某一主题的若干生产任务。任务的主题性,可以让实训目标更加明确、实训的内容更加具体、实训的评价更加显性,使企业应承担的教育任务、企业师傅的指导职责更加清晰,同时通过主题设计为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提供真实的育人背景,有机融合专业技术技能、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思想品德教育。
  (一)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借助相关职业分析方法,可以确定某种职业或职业岗位所需能力,分析制定专业或职业(岗位)在能力领域、单项技能和技能操作评定标准三个方面的详细内容[1]。受此启发,主题性生产实训项目的确定,也主要从确定生产岗位的能力领域、技术特征入手,不是某一职业中的所有岗位都要进行生产实训的。对实训的目标岗位进一步与企业对接、商讨,确定岗位的关键技能点、职业素养点和操作评定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最终确定实训主题、制定若干生产任务。
  (二)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任何一个工作过程,都是工作主体通过心理机制和行为机制协调运行的在时间维度上序列化的改造事物的活动。典型工作过程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具体性、真实性、稳定性和情境依附性。系统化的工作过程是结构良好的闭环控制系统,每个工作环节均具有典型性。整个过程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成果为标志[2]。受此启发,把主题性生产实训的内容确定为若干典型性生产过程的集合,结果就是能在真实职业环境中,依托企业资源和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完成若干工作成果。
  (三)树立从学校到生涯职业的教育思想
  学校学习、工作本位学习、联合活动,为所有青年生涯发展做准备,这种准备既是帮助青年升入大学或获得适合的工作,也是为青年的终身发展提供铺垫[3]。受此影响,主题性生产实训任务不是仅仅关注对学生进行真实职业(或岗位)技术技能的培养,而是更加深入挖掘企业的教育资源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也是学生开展生产实训跟企业员工进行真实生产最大的区别。一项工作成果对于企业员工来说有优等品、合格品和劣等品三个等级,而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来说,每一项实训成果都应该是优等品,正如卢梭和裴斯泰洛齐的观点:“做”自身不是目的,而是扩充学习的一种方法[4]。
  三、主题性生产实习项目的育人实践
  为解决以上问题,海宁职高根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开创了主题性的项目实训形式,以此将技能实训与德育融为一体,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核心素养,培育德技并修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这里以学校皮革专业主题性项目实训“爸爸的皮衣”为例,说明德技并修育人新模式是如何得以落地实施的。   (一)教学 生产,促产教融合
  第一,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主题性项目实训改变了原来以单项技能为主的实训形式,从职业功能角度设置以产品为项目的技能实训综合项目,如“爸爸的皮衣”这一主题性实训项目中,学生以制作两件皮衣为目标,要求完成人体测量、打制样板、验料、排料、划皮、裁剪、缝制、熨烫与整理等一整套职业工作内容。整个教学实训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学生制作皮衣的实训过程即企业工人制作皮衣的生产过程,学生最后呈现的作品即企业生产的产品。
  第二,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对接服装制作工国家职业标准,皮革服装专业的主题性项目实训围绕制作皮裙、皮马甲、皮夹克三种服装类型设置教学内容,以实际人体为依据,通过测量制定服装型号规格,合理使用原辅助材料进行服装裁剪、缝制,掌握成衣制版、缝制流程、工艺和后整理,达到皮革服装制作工中级水平。教学内容与标准中的职业工作内容对接,学生实训技能达成度的评价标准与中级服装制作工职业标准中的技能要求对接。
  (二)项目 主题,达德技并修
  第一,设阶梯式实训项目,提升综合技能。遵循技能培养规律,在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不同学期设置不同难度的产品生产综合实训项目,“递进式”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最终达到综合型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学期进入企业进行职业体验,了解海宁皮革,形成职业初级意识;第二学期完成“皮裙”制作,培养职业技能基础;第三学期进行“皮马夹”制作,掌握较为复杂的皮装制作工艺,提升职业技能;第四学期完成“皮夹克”制作,熟练掌握皮装制版与缝制的所有工序,提升综合技能。实训项目贯穿学生三年学习过程,项目设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项目到综合技能,使学生每个学期有项目,每个项目有提升,每次提升有成果。
  第二,赋情感式实训主题,实施课程思政。在设置项目的基础上,为每个产品添加制作对象,赋予项目主题“妈妈的裙子—我的小马夹—爸爸的夹克”。赋予主题的实训项目不再是机械的技能实训过程,而是倾注感情的心意制作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德育无痕渗透,通过为妈妈做皮裙、为爸爸做皮衣,学生在为父母量体、设计、裁衣、制作的过程中加深了与父母的交流和理解,增进了亲子关系;学生制作的每一个产品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成果,更容易让学生在视觉和触觉上得到成就感,激发学生的职业自信;主题性生产实训的场所是企业,学生在训练皮装制作技能的同时,也在感受企业文化、劳动纪律和职业规范,活动渗入工匠精神,增强了职业意识训练,有效地将思政融入专业实训。
  (三)责任 内容,达实训目标
  第一,定责任,解决“谁来做”的问题。校企同为项目实施主体,在实施过程中明确各自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学校教学管理处为总指挥,负责整个项目的统筹规划,对外联络处负责校企对接协调。企业负责安排场地及指导师傅,专业部是项目具体实施的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具体开展和学生管理。专业组教师和企业师傅分工合作进行学生实习实训内容的实施、评价与考核。校企双方各司其职,形成联动机制,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第二,定时间,解决“什么时候做”的问题。考虑到企业的淡旺季因素,主题性项目实训安排在企业淡季进行。这个时期企业生产任务少,员工基本闲置或工作量少。因此,企业师傅有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技能操作,改变了原来“师傅无时教,学生无事做”的状况。
  第三,定內容,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主题性项目实训对实训内容和成果都有具体的目标定位,如“爸爸的皮衣”主题性实训项目中,要求学生在两周的实训周期内,根据企业质量标准,在师傅指导下完成两件真皮男式夹克制作。具体化的实训内容使学生明晰实训目的,指导师傅明确指导内容和评价标准,避免了师傅和学生双方在实训过程中的盲目性;同时,采用师徒结对形式开展实训,学生由一位师傅指导完成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改变了原来因没掌握某一道工序而无法完成整个成品制作的状况,实训效果大大提升,实训目标得以实现。
  四、结语
  以主题性实训项目为主线,将专业技能实训、主题教育活动贯穿起来,从而使得每个实习项目有主题、有内容、有标准、有评价,最终达到技能培养循序渐进,德育渗透无痕无迹的教育教学效果。在主题性项目实训中,深入贯彻课程思政理念,为每个实训项目添加人物对象,让原本机械式的技能实训变为具有感情色彩的心意制作,在技能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自信、亲情感恩和工匠精神的培养,以情感人、以活动化人,最终实现德技并修。“爸爸的皮衣”是主题性实训项目创新实践的一个缩影,它立足区域特色,对接地方产业,围绕“皮”做文章,学生在多个“皮”产品生产综合项目实训中,有效实现了实训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教学评价与企业质量标准的对接。同时,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深深体会了亲情、感受了劳动的价值,这样的实训过程既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也符合地方产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邓泽民,张扬群.现代四大职教模式: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14.
  [2] 吴全全,闫智勇.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的内涵与特征[J]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5).
  [3]付雪凌.从STW到STC: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走向[J] .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0).
  [4]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44,270.
  责任编辑:陈向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Bruce方案)进行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疑似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63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准确度(93.65%vs 88.89%)、敏感度(94.83%vs 89.66%)、特异度(80.00%vs80.00%)、阳性预测值(98.21%vs 98.11%)与阴性预测值(
目的讨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分别为利培酮组,喹硫平组,联合组。比较3组的简单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组的MMSE评分(20.8±5.5)分低于喹硫平组(15.8±5.2)分,利培酮组(14.7±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2周、4
经常光顾超市、果品大卖场或者果品专卖店的人们,近期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苹果真正的品牌消费来了,苹果的品牌销售正在迅速扩展,已成气候。最初,柜台上只是标注售卖苹果,以区别于其他果品,可以称之为品类销售;后来苹果多了,苹果销售时就标明苹果品种,如:金帅、红香蕉、富士等,这就是品种销售;随着苹果区域品牌的兴起和宣传,苹果销售就开始注明比如:烟台苹果、栖霞苹果、洛川苹果、甘肃苹果等等,这是苹果品牌销售的初级阶段。
目的观察乙酰胆碱酯酶、血糖、CRP、白细胞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者93例,健康者93名为课题观察样本,分别归纳为中毒组、健康组。后依据中毒程度对中毒组行细致划分,明确各组别中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各指标数据中,中毒组乙酰胆碱酯酶数值是(2769.54±982.88)U/L,CRP数值是(34.72±5.02)mg/L,血糖数值是(7.87±1.69)mmol/L,白细胞数值为(15.05±5.22)×109/L
目的慢性咳嗽患儿的百日咳感染和非感染之间的临床病情存在一定差异的,该次研究就两种情况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从而为临床中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于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共随机抽取159例慢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目标,通过百日咳感染标准对159例患儿进行分组,分成百日咳组(n=78)和非百日咳组(n=81),对百日咳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了解,从而区分两种情况的不同。结果百日咳组患者的球结膜出血概率(23.1%)、肺炎概率(100.0%)、窒息概率(23.1%),高于非百日咳组患者的
目的探究HBV感染对妊娠期女性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50例HBV感染妊娠期女性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来该院定期孕检的150名健康妊娠期女性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甲状腺功能5项指标检测,比较两组甲亢、甲减等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SH低于对照组,FT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T3、T4及FT3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SH降低发生率(9.33%vs 1.33%)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应关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对读写一体化教学的认识,有效实施“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的教学策略,助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云南盈江旧城地区地处滇西亚热带温热环境,出露了大面积的稀土元素背景值较高的古近纪二长花岗岩体,岩体经过长期的表生成矿作用,形成了多处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通过实施的取样钻、槽探等工程控制,可以看出盈江地区的稀土矿体,主要赋存于古近纪花岗岩体风化壳底部之半风化层上部,矿化分布较广泛,其潜在资源远景规模达大型或超大型。
目的研究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不同分级患者EGFR、p16蛋白及Ki67抗原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于2016年1月—2019年12月选择免疫组化SP法对宫颈鳞状上皮化生患者、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患者(HSIL)、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患者(LSIL)各80例的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i67抗原和p16蛋白进行标记、定位与计算,对其在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组织之间的表达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鳞状上皮化生患者EGFR、Ki67、p16阳性率为16.25%、12.50%、13.75%;LSIL患者阳性
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快速发展,培养出大量实践型人才,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努力工作。产教融合大背景下,职校青年教师必须深刻领会产教研思想,立足于教学实践,才能在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本文针对产教融合背景下职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进行探究,提出职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