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摭谈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作文教学;训练;积累;欣赏;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2—0035—01
  一、重视作文的命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命题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水平的发挥。选择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必定会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因势利导,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现行教材上的作文题目并不全都适合学生,如果硬要学生写下去,必然是生搬硬套闭门造车。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选取那些适合学生实际,思想健康,限制较少,易于学生发挥的题目。因此命题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命题必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比如学了《散步》一课,趁势让学生讲讲发生在自己家中的类似的事情。2.命题必须与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起来。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好一些,命题不妨多一点思辨性;低年级学生偏向形象思维,命题时就应抓住这个特点,限制尽量少一点,表达方式尽量灵活一点,作文题可以是一幅或几幅简单的画,或者是几个不相干的词语。我曾让七年级学生用小红帽、小松鼠、小狐狸三个词语展开想象写一篇童话故事,结果学生写出的作品好得出人意料。3.命题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生课业负担重,生活阅历有限,基本上是家庭—学校—家庭的生活,命题必须立足这个现实,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的人和事作文,效果就好得多。
  二、重视作文素材的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的写作技能再好,文化修养再高,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那也写不出好文章。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作文的素材。碰到一个好的词语句子及时记下来,或者生活中有了一些小感触也及时记下来。刮风时不妨写一下风,下雨时不妨写一下雨。积累多了,写作时自然有了源头活水,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三、帮助学生营造作文的亮点
  所谓亮点,即指文中别致新颖的语言,独具匠心的构思。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思想的载体,他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作文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尽快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揣摩名家名篇遣词造句的妙处,品味其推敲词语的匠心,激发其学习语言的兴趣。可适当安排一些练习,让学生创新造句,进行句子仿写。能较快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逐步学会表情达意的方法,受到美的教育熏陶。至于别具一格的构思也需要平常积累。如欧亨利小说的结尾,电影蒙太奇镜头的组合方法等。积累多了,自然会融汇贯通。
  四、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学生作文说到底表现的是他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评价。这正是其习作的主题、灵魂。因此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深刻不深刻,悟得透彻不透彻,直接影响着作文的优劣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有目的训练学生的这种能力,指导学生大量阅读中外名著,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准和精神文化修养;同时组织学生对其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社会上的某种现象,媒体报道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提高其思想认识,使其习作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主题灵魂。
  五、重视学生习作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不但很直接地告诉学生作文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今后的作文态度。因此,作文评价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标准,要求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求过高则使学生长期处于失败的阴影中,从而挫伤学生写作的热情;过低,又达不到进步的目的。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荣。作文评改应坚持肯定的原则,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赏识。就像蜜蜂采蜜一样,选取学生习作中的精华亮点细细品尝,使学生如沐春风,如淋春雨,获得一种成就感满足感,以此来增强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同时作文评改应能指点迷津,解答疑难,起到拨云见日的功效。
  六、重视作文的评语
  作文评语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综合评价的一种最直接的反应,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促进师生相互理解的桥梁;他不仅体现了一个教师的语文水平,更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作文态度。因此教师应格外重视作文评语,使其充满激励性,人情味。如果时间允许,评语不妨尽量多写几句,学生就会认为老师很看重自己。当然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也要一针见血地指出,使其胜不骄败不馁。
  作文教学是一項非常复杂的工作,要想真正搞好,还需各位同仁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其他文献
机器学习具有从数据和经验中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能用于从大量生物数据中提取知识的过程.生物信息学是一个融合多门学科的领域,包括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化学和数学.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但学生时代的目的却是做题。针对化学学科,利用单元过关考试,在高中三年。我带学生从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解题.到按照题意准确表达。训练学生的思维。下
〔关键词〕 化学教学;实验;设计思路;趣味实验;探  究;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7—0082—01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高中化学教师应不断提高化学实验设计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明晰实验目标、流程、现象以及结果,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明确化学实验课的设计思路  合理的化学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该认识到,历史学科是一门科学,它不等于传统意义上说的历史只需要死记硬背。要更好地学习历史,还是要讲究学法。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三步:启发与预习、提问与思考、讲授与巩固。    一、 启发与预习  启发即引导,预习实际上也就是课前的一种自学过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前有无预习对本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相当大的意义,这是由于小学的基础知识比较浅显,容易掌握,只要课堂注意听讲还是应付得
根据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热轧厂板坯库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实例,介绍CFS桩试验、施工工艺和检测结果.实践证明,采用CFS桩进行地基处理,技术方案合理,经济效益明显.
如今的政治实行开卷考试改革,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要求,强化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为适应开卷考试的“指挥棒”,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     一、冲破课本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目前,广大政治课教
系统地介绍了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和各种微乳液聚合的特征研究,以及微乳液技术在制备聚丙烯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类微乳液中研究的最新进展.
高中数学的教材是静态呈现,而教学过程则是动态的实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采用循循善诱、分解问题、化整为零、触类旁通等方法,使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这才是新课改所追求的目标。以往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只注重教师的讲授与灌输,教师是主体,学生只是一个听众,参与度太少,学习效率过低,这样的结果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目瞪口呆或是昏昏欲睡。而高中数学新课改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