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生命 超越死亡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死亡是劳伦斯晚期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其中《灵船》一诗代表了诗人在探索死亡主题上的最高成就。在劳伦斯笔下,死亡褪去其阴森可怖的一面,带上了一种玄妙的宗教神秘色彩。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通向新生的一段旅程。劳伦斯打破了生与死的二元对立,以诗意的笔触建构了死亡之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歌颂。
  [关键词] 劳伦斯 《灵船》 死亡 意象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1.044
  一、 引言
  纵观劳伦斯一生的创作,生与死的母题是其文学灵感的重要来源之一。劳伦斯在小说、诗歌、文论等领域对生死主题都有较深入的探索。然而,生与死的关系在其作品中并非恒定不变,因为“死亡”一词在劳伦斯作品中具有多元的意义。死亡可以表征为生的对立面,体现为异化力量对血性生命的践踏;也可以体现为一种彰显生命激情的高峰体验。(潘灵剑,140-141)劳伦斯对死亡的书写实际上是以迂回曲折的方式高扬对自然生命的赞颂。然而,真正体现出劳伦斯直面死亡、解构生死二元对立的作品应属其晚期创作的死亡诗歌。受结核困扰的劳伦斯在病床上写下了《灵船》及其他多首死亡诗歌。这些诗歌收于1932年劳伦斯去世后出版的诗集《最后的诗》中,该诗集的视角主要集中于宗教、神话与死亡。基于诗集的主题,有评论家推测,其中一部分诗篇可能隶属于诗歌《灵船》,只不过劳伦斯未能完成这一任务。(Salgado,148)同时,由于劳伦斯的反复修改,读者熟悉的《灵船》即有两种版本。因此,要考查劳伦斯晚期对死亡的书写,需综合分析其晚期的多首死亡诗。
  二 、“灵船”意象溯源
  意象既是传达诗意的手段之一,也是诗歌内在形式的重要体现。意象是作家通过审美思维创造出来,融会了主体意趣的形象,它能够在读者的审美体验过程中生成某种特殊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这种感受是把握诗意的重要渠道。对诗歌意象的强调在英美意象派的诗作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意象派诗人认为,“要传达瞬时性的印象,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运用一个主导性的意象。”(常耀信,220)劳伦斯的许多优秀诗歌也是成功运用意象的典范,如劳伦斯创作中期的诗集《鸟
其他文献
[摘要]《非诚勿扰Ⅰ》和《非诚勿扰Ⅱ》,都是冯小刚的贺岁电影,同样是调侃生活,风格却不尽相同,可又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非诚勿扰Ⅰ》粗糙却有生活的原味,《非诚勿扰Ⅱ》精细却是生活的佐料。它们同样以男性叙述的语调,品的是辛辣的生活,找的是甜蜜的爱情,期待的是人生的真诚。  [关键词]《非诚勿扰Ⅰ》《非诚勿扰Ⅱ》 调侃 生活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2.
[摘要] 周星驰电影是对世俗主流社会规则与价值观的一次灵活与精巧的维护。大量充斥周星驰电影的反讽性场景其实正是现实生活的常态,我们几乎天天遭遇。在周星驰这里再度被夸张、怪诞地诉说,自然能轻易地拨动很多人的心弦,观众既感快意,又有一种抚慰感:是的,生活就是这样,就该这样。  [关键词] 周星驰电影 世俗神话 相声讲述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2.006
《The Truman Show》的细节处展现出来影片独特魅力:  在描述Truman(楚门)上班,走到公司旋转大门的时候,他没有着急进去,而是让别人先进去。表面上,这是体现了Truman(楚门)的友好与礼貌,但是,通过Truman(楚门)说的:“I’m notthat anxious to get there”我认为。仅仅意味“我不太心急进去”不太合适,不能很好的体现Truman(楚门)的性格。
[摘要] 《银饰》通常被认为是黄建中“女性三部曲”的第一部,是一个典型的女性主义文本,其实这更像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误读。电影对主人公同性恋、异装癖、恋物癖、性压抑等心理疾病的视觉呈现使得它更适宜用精神分析理论进行新的解读与发掘。吕道景的离经叛道的性取向、少恒与碧兰的非常规异性恋表达方式恰当的解释了俄狄浦斯情结的合理性。  [关键词] 《银饰》 精神分析 俄狄浦斯情结 缺席 夭折
摘要:《大象》在镜头语言上是客观,但是它本身就是主观的想象。一句话来说是:主观的内容,客观的形式。而对于《科伦拜恩的保龄》,它的资料,它的内容是真实发生,只是它的方式,包括组接,包括它的人为介入发生都是主观的,那么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客观的内容,主观的形式。  关键词:《大象》 《科伦拜恩的保龄》 结构 风格 客观性    两部影片都取材于1999年4月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生的高中校园枪击案o《大象》还
[摘要]通过日本动画影片《千年女优》中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凝视视角、思想情感、服装色彩,充分的表现了影片中女性主动摆脱男权社会的束缚及男权被边缘化的现象,表达和展现了影片中所突出的孤独、独特的女性意识和真实存在的女性世界。  [关键词]女性意识 追寻 主动 边缘化 凝视 男权    一    当今,女性主义的批评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进入高潮,亚洲各国的文学艺术创作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女性意识的关注。日
[摘要] 《乡村医生》是一篇梦幻的富有深奥思维的作品,也是卡夫卡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估计写于1917年,小说最初的名字是《责任》,由此亦可见作者写作的初衷。卡夫卡曾经说过他写作并不是为了成为作家,而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因此可以说《乡村医生》是作者当时心灵困境的诚实写照, “乡村医生”是责任的承担者,是危难的救赎者,然而他的救赎却如此苍白,连自己都无人救赎,只能在茫茫无边的荒野雪地流浪。  [关
[摘要]新写实小说塑造的新市民形象主要涉及文化的大众层面问题。自8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腾飞,物质日益丰盛,消费社会的到来,市民生活越加与物质挂钧,变得更为琐碎、庸常,进入了大众文化时代。在崇高消退,墜入庸常的凡俗人生背景下,新市民是现代人的生存写照,他们的形象里不乏对权力的批判与具有一定的深度。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 市民形象 大众文化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琳琅满目、各具姿态。反映我国改革开放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如何使电影海报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从信息传达的角度看,视觉符号语言符合受众的认知规律,符合新媒介发展要求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总趋势,对于提高电影海报信息传达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电影海报 视觉传达 视觉符号语言    1、电影海报的特点    现今的信息时代,越来越趋向于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与介入,视觉符号语言
[摘要]电影《午夜巴塞罗那》看似轻松、幽默,但却是导演伍迪·艾伦对爱情这个主题的一次独具匠心的思索,人类在经历了数千年文明之后,却仍然没有学会爱,也许正是由于爱情的不可解读性才使得它具有了永恒的魅力,伍迪艾伦这次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关键词]《午夜巴塞罗那》 欲望 爱情 背叛    一部《午夜巴塞罗那》让西班牙女星佩内洛普·克鲁兹捧走了第81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小金人,唯美的画面。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