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21-01
  2001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要求各地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要求的前提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发展校本课程,鼓励编写地方教材。
  目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校本课程开发将地域文化与学校教育资源融合在一起,凸显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基于此,我校开展了日照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
  一、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科整合的缘由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 “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 学生所具有的社会知识,有很多是来源于社会,来源于他们所生活的周围环境。
  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境界,有利于提升学生科学进取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但长久以来,学校教育中忽视了乡土历史对人文素养的熏陶,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未能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我国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薄弱环节,特别在农村,课程资源丰富多彩,但教师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能力。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乡土资源,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这在农村中学显得尤为迫切。
  我校是岚山区的偏远乡镇——黄墩镇的一所寄宿制农村学校,留守学生太多,厌学情绪严重,爱父母、爱家乡的情感淡薄,这样又何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此,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开发我校的乡土历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为以后更好的从事家乡的建设服务,而且乡土历史教学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個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应当对乡土历史教学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科整合的理论依据
  1.《纲要》明确指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2.现代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3.从心理学上看,乡土史教学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乡土史是学生土生土长的已有深厚感情的乡土社会演进的历史,易于学生接受。因此,乡土史会缩短学生认识水平和遥远的历史事实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历史。
  三、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我们的研究,探索出一条日照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科整合的开发模式,从而实现我校的有效教学。
  1.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从审美、劳动、文化、发展、资源等各个领域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2.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母校,它的容貌,它的历史,以及它的发展,从内心热爱母校。 让学生心存大爱,了解日照,热爱日照,宣传日照,立志建设日照。
  3.通过课程的开发,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调查、敢于动手、勇于实践、积极思考,注重学习中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形成乡土历史校本课程与学科整合的教案集。
  四、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科整合的实践成果
  1.通过师生共同发掘、收集整理乡土历史资源并编写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辉煌的过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尊重他人,乐于合作探究的精神,提升学生科学进取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提升学生的生存智慧和对现实的认识,促使学生的智慧情感和人格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例如:我校地处抗日革命老区,抗日英雄及事迹的资源十分丰富,甲子山战役尤为有名,讲到《血肉筑长城》,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意识,在这里,我很自然地引入了本校乡土历史校本教材中《巍峨甲子山》内容加以补充,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爱乡情感与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伟大的爱国情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在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过程中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促进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形成。正如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说:“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激发自身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增强自己生活服务于社会的多种能力,使历史教师受益终生。
  3.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资源,让教育走向生活,贴近生活,根据自己乡土历史资源的特点开展活动课程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五、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科整合的几点思考
  (一)创新之处:
  1.乡土史的课程资源比较贴近师生的生活,更有利于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发挥。
  2.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体的乡土历史学习方式和教师点拨引领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将使历史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丰富和具体,更能激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创新学习思路,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3.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现实社会特别是家乡的历史文化,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和关爱,形成良好的人格,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存在问题:
  1.鉴别乡土史料的真伪能力有待提升。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阅历有限,对待本地的乡土文化理解和认识参差不齐,有很多资料的处理也只处于感性阶段。一些年代久远的乡土史料,往往和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混在一起,教师在运用乡土历史资料时,应该用历史唯物史论加以分析和鉴别。
  2.与现行教材有机的融合性有待提升。一般情况下,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应是学科教科书及教学内容的辅助性材料,防止喧宾夺主,以及影响或打乱正常的课程计划。
  3.关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升学不能产生直接的效益,甚至对平时的测试也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很难得到家长的认同。
  总之,以《历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为依托,立足于本校的教育实际,实现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科整合,让校园弥漫乡土的芬芳,让课堂充满民族文化的魅力,实现中国梦,先从实现家乡梦开始。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蜂王浆冻干粉、蜂胶、白藜芦醇对去卵巢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55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每组5只,除A组行假手术外,其余手术摘除双侧卵巢.术后10天
【摘要】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生活中学生自主的去探索、去思考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学习,对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要不断创新,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本文针对初中历史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想要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
【摘要】随着近几年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课堂教学的需要。高中语文是对初中语文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高中语文更深入地讨论了中国优秀文化和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但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问题在新教育体制中逐渐暴露出来,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怎样确定教学内容才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高中语文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将这对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17-0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在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每个市(地)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政策鼓励下,各地市中高职学校如雨后春笋,迅速崛起,随着高职教育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教育部也逐渐加强对高
目的:以健康饮食指数评价澳门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质量状况并分析其与社会经济因素、营养知识水平及低脂饮食阶段性行为改变的关系,以及评估定量食物频率法与24小时膳食回顾法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欢快中学会学习。文章通过一些具体的做法,希望构建一种欢快活跃的语文课堂,使课堂教学达到生动、主动、互动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 ; 课堂 ; 快乐 ; 活跃 ; 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20-01 
该课题是山东省卫生厅2003年重点调研课题之一,主要了解全省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包括山东省护理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护理工作内容和规律等实际情况,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