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热输入对6082铝合金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来源 :热加工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so198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82铝合金薄板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存在明显的软化现象,拉伸试验时试样的断裂位置多数在热影响区,焊接接头常因抗拉强度不足而导致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失败.通过严格控制焊前工艺准备,采用TIG焊接工艺,研究了不同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下焊接热输入对6082铝合金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发现对于厚度为3mm的6082铝合金试板,焊接热输入控制在0.291~0.334kJ/mm时,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可满足要求.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采用现有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在耐候钢MAG焊中出现的焊接飞溅大、焊丝熔敷效率低、电弧稳定性差、焊缝表面成形不良等问题,对比研究了自制超低碳耐候钢焊丝与商用CHW-55CNH耐候钢焊丝的飞溅率大小,并分析了两种焊丝熔敷金属的组织和性能.结果 表明,超低碳耐候钢焊丝的焊接飞溅率比CHW-55CNH焊丝降低了78.8%.超低碳焊丝熔敷金属中针状铁素体组织的数量明显增加,而先共析铁素体和侧板条铁素体数量减少,且熔敷金属的晶粒尺寸更加细小、均匀.超低碳焊丝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为640 MPa,室温下冲击吸收功
采用搅拌摩擦搭接焊工艺对AZ80镁合金与316L不锈钢进行了焊接,获得宏观表面良好、无表面和内部微观缺陷的搭接接头.利用金相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SEM)等仪器研究了接头的低倍和高倍显微组织,以及焊后物相组成,测试了接头的显微硬度,并对接头的抗剪切强度以及抗拉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 表明:焊核区出现细小的等轴晶,平均尺寸达到3.7 μm,同时在焊核区的中部和底部区域,出现了硬度值的高点,分别达到315.10 HV和275.13 HV,搭接接头的最大抗拉强度达到57
针对焊接培训耗材量大问题,根据多年从事焊接培训工作实践,探索出一套高效的培训方法.本文主要探讨焊接技能培训的理论指导、操作经验和操作技巧传授、恰当的示范和替代材料训练以及错误动作防范等.突出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的能力培养,注重技能培训的技巧和策略,从而提高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
针对人工焊接管材拼接不准,焊接质量不高等缺点,提出了一套以PLC S7-200 smart ST60为核心控制器的自动焊接专机系统.基于焊接电流随管材与焊枪之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对焊接跟踪控制关键点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焊接跟踪控制算法.对焊接专机系统的机械结构、电气结构和软件设计进行了介绍.最后对该自动焊接专机系统进行了实际验证.结果 表明,焊枪的波动范围在±2 mm内,电流波动范围控制在±5A内,系统运行平稳,具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
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表征了15CrMo钢单层堆焊时后续焊道对前期焊道的热作用.模型基于实际焊件尺寸建立,相邻焊缝搭接度为50%.施加预处理温度为150℃,以Gauss热源形式加载.结果 表明,在预处理温度、焊接参数、材料相同的情况下,三个焊道在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基本相同.焊缝一侧有效回火区总宽度为3.6~4.6 mm,仅后续第一道焊缝的焊接过程对前道焊缝存在回火作用,覆盖区域约为前道焊缝宽度的25%.因此,单层堆焊时搭接度达75%时后期焊缝的热作用才能达到给前期焊道完全回火的效果.
应用热环轧技术制备出大尺寸的AZ80-Ag镁合金环轧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伸蠕变等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 T6热处理对环轧件拉伸和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环轧后,环轧件内部大部分晶粒为动态再结晶晶粒,并在晶界上分布有少量析出相;经T6处理后,在晶界和晶粒内部析出β-Mg17Al12相,使合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明显提高;合金的蠕变速率经T6处理后降低,变形态和T6态的应力指数n分别为4.1和5.5,对应的蠕变机制为位错滑移和攀移.
针对20Cr钢吊钩断裂的情况做了试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对断口进行了检测,确定断口具有准解理断裂特征;使用洛氏硬度计对断裂吊钩外表面及心部做了力学性能测试,得到其硬度的平均值分别为52.9、30.8HRC;使用直读光谱仪分别对吊钩外表面与心部做了化学成分检验;使用金相显微镜对断裂的起重吊钩的内部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材料内部存在铁素体与羽毛状上贝氏体共存的复相缺陷组织.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找到20Cr钢吊钩断裂的原因.
焊缝跟踪控制系统的应用对机器人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焊缝跟踪系统对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缝的控制效果,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视觉传感器和PD纠偏算法的焊缝跟踪控制系统.以3mm厚2A12-T4铝合金板材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斜线焊缝的跟踪引导焊接以及曲线焊缝的纠偏焊接试验,观察分析焊速200 mm/min下斜线和曲线焊缝焊接后接头的表面质量.结果 表明:两种焊缝接头表面均匀平整,本试验设计的焊缝跟踪控制系统有助于提高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焊缝的表面成形质量.
利用直读光谱仪、拉伸试验机、布氏硬度计和扫描电镜对开裂的环状压头进行了检测.结果 表明:环状压头的金相组织、抗拉强度、硬度、化学成分均满足技术要求.裂纹两侧无脱碳和氧化,断口的微观形貌是扇形解理面,断口上有斑点状的油漆.结合裂纹的形态可知裂纹在压头冲压的过程中形成.导致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模具老化,经过更换新的模具,彻底解决了压头的开裂问题.
采用XRD技术测量了单焊点接头与多焊点接头的残余应力,并分析了焊点间距对接头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单焊点接头焊点区域的纵向和横向残余应力均为拉应力,且随距焊点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多焊点接头中间焊点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与单焊点相似但数值相应降低,其中沿x方向各点的纵向残余应力降低幅度较大.中间焊点的最大纵向残余应力随焊点间距增大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焊点间距为20 mm的接头最大纵向残余应力值最小,为47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