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与学的默契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就是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去重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填鸭式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探究和发现、把握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其自由探索,才会让学生感觉数学学习中的乐趣,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地焕发生命活力。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才能寻求到教与学的契机,使教与学紧密联系,成为一体。
  关键词:教与学的艺术;默契;体会乐趣;多给机会;心灵互动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不断地寻求教与学的契机,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密切联系成为一体。我们的教学就是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去重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填鸭式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探究和发现、把握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其自由探索,才会让学生感觉数学学习中的乐趣,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地焕发生命活力。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才能寻求到教与学的契机,使教与学紧密联系,成为一体。这是教与学互动的艺术。
  要正确地解读教与学的意义,我们就要努力把握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将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扩展,探讨不同情境下的有效教学策略;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与优化,充分体现和有效激励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继承教学传统的基础上重建教与学的关系,强调民主、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使师生之间形成相互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感动,在倾听与表达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对于自身、他人和周围世界的了解和理解……
  一、优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1、以生活素材激发兴趣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民所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课室,走向社会,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分类》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和家长一起去逛文具店或超市。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商场里面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课上再出示超市的场景图,要求说说商品是如何摆放的,已有生活经验的学生很顺利地就回答出“同一种东西摆在一块儿。”为分类的认识奠定了基础。这样用学生生活中的情境,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的情感,还培养了他们观察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2、创设逼真的问题环境
  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环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乐趣。例如:“在一条绳子上晾手帕,每两个夹子之间晾一个手帕,晾五个手帕要几个夹子?”这样的问题很抽象,有很多的学生想象不出手帕和夹子的关系。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钻山洞”游戏帮助理解。
  游戏规则:四个学生当山,他们之间的空隙是山洞,当人有危险时可以钻进山洞避难。条件是只能是一人一个山洞。
  游戏一始,学生们非常激动,觉得这个游戏很有意思。几轮过后学生们发现,可以避难的人只有3个,教师可以适时地问:四个人可以组成几个山洞?为什么?这时学生已经不难发现1个洞口是有两个学生组成的,所以四个人只组成了个洞口。有了这一知识基础再解决一开始的问题就很容易了。
  3、开展有趣的活动
  开展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爱上数学。例如:如学习百以内加减法后,我设计的《金钥匙》活动课,把口算和答案分别写在锁和钥匙上,要求通过计算,找到能打开锁的金钥匙,在锁中放上奖品,计算正确可以拿走锁里的奖品,于是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认真地计算。当学生们通过细心的计算获得奖品后,学生脸上露出了无限的喜悦。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中学习,不会感到学习的艰辛,而是激发了他们的乐学情感。
  二、有效激励学生:多给学生探究、展示的机会
  1、大胆地放手学生自由探索
  有时候,教师不敢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自由探索,害怕会有自己难以控制的局面。其实让他们自主探索,可以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应该服务于学。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去“发现”规律,研究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例如:
  《1》919、828、737、646、555、()、()《2》108、207、306、405、504、()、()
  这样的题目,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生1:“我发现这几个数都是三位数,而且每个数的个位上和百位上的数字都相同。”生2:“我还发现这几个数不仅每个数的个位与百位上的数相同,而且都比下一个数的个位和百位上的数多一。”生3:“根据我的发现我在括号里填写《1》(464)、(373)。《2》(403)、(302)。”等等。学生们通过观察、探究、发现、尝试等活动解决了问题,要比教师死板地讲解来的有效的多,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机会独立思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而不是画路子让他们走。
  2、多给学生说的机会
  让学生多“说”多“说”是指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多提供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看法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学生的数学语言得到发展才能逐步摆脱动作和表象的束缚,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加强学生“说”的训练十分重要。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说的内容和说的形式,如采用听后学着说、个别说、集体说、同桌说、邻座小议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通过这种交流,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相互理解、心灵互动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的知识是生硬的、死板的,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这时候我们应该多听听他们的心声,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为他们创造一个能适应的学习环境。我在设计《认识钟表》这一课时,就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经验。这一课先设计了猜谜语、欣赏钟表图片,激起学生对认钟表的兴趣,然后采用观察、操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初步体会认识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方法,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另外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修一修坏了的小闹钟等,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问题,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巩固对钟表的认识,同时使学生在交流中,形成多向思维,多样方法,培养探索发现能力、创新意识,积累实践经验。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在具体动手操作中,还是有个别学生对时针和分针会混淆。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该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指导,强调时针和分针的区别,并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促进其对新知识的内化,同时缩短生生之间的差距,使学困生逐步建立自信,渐渐提高成绩。
其他文献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大人常说“要好好学习,将来上个职业学校就能有个铁饭碗”。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中职生似乎成了“差生”的代名词,他们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等,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而且,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全国统一高考的压力,对语文的重视程度要比普通高中的学生差很多。怎样才能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我们必须了解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对症下药,提高教
在都梁的小说《亮剑》中,李云龙的形象深入人心,而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他辉煌的战绩,而是他那充满个性化的语言。笔者认为李云龙之所以能够运用他粗俗浅显的语言赢得上级的
永昌古城“仁寿门”城门的巨石匾于保山市中医院内重见天日后,保山市档案馆依据《档案法》和《云南省档案条例》规定,于2001年8月将这一珍贵实物档案收藏进馆保存,为后人考证永昌古城
流 水  没有哪种语言  比哭泣更加善良  我如何向你描述  这些水草,因为感恩  在泪水中  游弋过绸鱼的背脊  向着河岸的方向  我如何描述  一块布匹从水中诞生  它是现实高度戏仿  梦想的结果  必须坚韧不拔  必须孤芳自赏  它的纹理  如此似是而非  它的密度和质地  如渔网般稀疏  如钻石般精细  似一场世俗的  政治、商业或文艺  具有致命的誘惑  其实,是把  刻骨铭心的失败  
期刊
中學阶段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是培养科学爱好与兴趣最有效的阶段。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对科学世界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引导和帮助,维持和提高他们了解科学的愿望、兴趣。兴趣是探索科学的基础,是增长求知欲的动力。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当然课堂教学是主要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
學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知识的理解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这个过程应该是富有个性、体现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过程。因此,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是难免的,错误是学生思想、经验的真实展示过程。教学中对学生发生的错误,教师一方面要用一颗“宽容心”去正确对待;另一方面要巧妙、合理地挖掘“错误”资源。其实帮助学生认真分析错误,寻找错误的根源,和学生一起纠错,
语言是人与人进行交流的工具,任何不同语言之间有差异也有共性。学习外语和学习母语有着共同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通过尽量接触,提高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语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开幕式上明确提出:语文课堂上落实三个维度的学习目标,既要得意,又要得言、得法、得能。此话可谓言简意赅,“得法”二字更是发
初中數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应该要认真研究好数学教材,实施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好每一堂数学课,从实际出发,使数学课堂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最大程度的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独立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让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同时得到提高。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教
目前我国许多中学的英语教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学中过于注重应试技巧的讲解,忽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应用型人才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英语双重活动教学法”以其独特而又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引起广大外语教师的极大兴趣与关注,并在实践中经受了检验。它对中学英语“视、听、说”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因为“视、听、说”课的实质是交际,视、听是手段,说才是目的,说是实践的体现。“双重活动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