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l6055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在字典的意思是:与“静”相对,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其实满堂灌教学简单,老师只需要把自己准备的内容滔滔不绝的“说”给学生听,部分学生可以靠自己的理解或者是课下的努力能把老师讲的知识点应用到生活或者是在解题方面上,这种情况都属于优秀的。当然存在老师们不喜欢的现象,有部分学生,老师课上讲的津津有味,而他的脑海里五马星空。如果课堂不是老师的真正的舞台,而是学生的天下,是学术的天下,老师说白了只起引导(诱导)作用,老师把功课放在台前,学生把努力放在学校,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自己懂得,更好地是自己获得知识,那才是实际意义上的学习。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从事初中数学教育已经几年了,不断地教学中学习、总结反思,那么如何更好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曾犯过不断地占并列学科老师的课,想着中考数学占着大分数,一天上5节数学课,外加晚上的3小时自习都觉得很正常,马不停蹄地一道数学题接着一道数学题给学生讲,黑板是擦了一遍又一遍,结果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得到质的提高,甚至原题也没有多少人答全对,当时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想着自己花着大把的心思,大把的时间去教学,结果却是这样,内心很不甘。有人告诉我:“即使你在黑板上讲的眉飞色舞,还是存在不听课,思路飞的学生,与其那样不如学生先自己做,我们去判断是否正确,错了指出错误之处,予以改正。对了,给予奖励。这样至少他们还有个动笔的记忆。”事后好好想了想,反思了。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如果一味的着眼于为高校选拔高分的学生,迫使学生去应对没玩没了的试卷,这种被动学习到底能带给学生什么。如果把学习的中心放在老师上,而不是自己所带的学生上,那么“学校”是否也该改名为“教校”了。所以让学生动起来才是“王道”。
  二、该如何引导学生动起来
  华罗庚先生说过:“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这被人们评论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遇“新”不惧;第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就数学科目来说,如果一味的把知识点、习题、练习讲完,不给学生留下考虑的时间,给一个定式,学生按着定时走,甚至勤快的学生死背题,时间花上了,一旦题换了个花样,定式走不通了,题也算是白背了,竹篮子打水一场空。那么该如何走下去——让学生动起来。问题就来了,不是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便动起来,如果真这么简单,那么随随便便当几年老师,都可以当校长、当教授了。
  三、引导学生有自己的需求
  不要强求别人做事,同样如果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来学校干什么的,那么老师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无用功,也就是负功。从一开始便让学生懂得自己来学校干什么的,当然很多学生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却无法实际运用到每天的学习当中,所以老师从一开始就可以引导学生知道自己在学校一周、一天、一小时、甚至一节课自己具体要干什么,要得到什么,要有欲望,可以在学习上欲望无限制的“膨胀”,而且自己的需求或者说自己的欲望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得到,自己有权放弃,无人干涉,后果也需学生本人负责,当然老师必然会引导避免学生这样的选择。
  四、引导学生自己动起来
  以上说的都是结果,那么过程呢,以数学为例。
  1.引导学生动口。给一道题,例如:北师大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52页第三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证明你的结论。
  这道题就学生学的状态及水平,大纲的要求来说,迎合教材的知识点至少有四种方法,然而很少有学生能快速的把四种方法说出来,甚至有些学生被叫起来回答时,一种方法都说不出来,有些学生是完全不会,有些是语言组织缺胳膊少腿。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动口呢:①小组讨论,出代表表述;②老师防止学生跑偏,可直接提出解题关键,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解题过程;③学生自己思考,并分享;④老师讲解时,学生跟说。这样学生的思维特征相协调,语言特定相接近,而且相互议论还有利于开阔思路、促进理解、活跃气氛、提高时间利用率、增强协作精神。而且要养成善于倾听别人发表的见解,这也是一种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动手。除了动口,还得动手,动手顾名思义就是动笔写。如上题所示,首先注意是证明题,所以开头书写切记是“证明:有图可得。”而不是“解:有图可得。”,紧接着就是如何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谁平行于谁,谁又与谁的一半相等。用哪种方法就要首先通过已知得到我们想要的结论,再通過我们的结论推理出问题的结论。这里不仅仅只是动笔写题的过程,写作业,还得写学生自己学习的心得,收获,而且还要抽时间看看自己的心得体会。此题为什么自己没想到这种方法?为什么我那样做错了?为什么写过程的话就忘记了该怎么写?不断地练习,不断地进步。
  3.引导学生动脑。不思则无,思之则多。五官都要大脑来指挥。因此,要贯穿了一个关键性形式——思,爱思,多思,勤思,独立思考。如上题所示,老师可以故意说错,做错,“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抛出问题,看看学生状态,如果学生发现了非常好,如果没有的话就问问学生“老师刚才说的对不”,无形中引导学生在各种体验的基础形式中、老师教的习题中勇于发现问题、发现错误、勇于否定。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教学,要特别注意逐步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创新,敢于发现错误。
  4.引导学生动心。动心也可说是动情,此情非爱情、友情、亲情。而是关于学习知识动了心思,动了感情。真正对知识懂了,学生内心是明白的,心里是清清楚楚的,并且喜欢自己懂得那种感觉。一旦学生爱上学习了,感兴趣了,即使老师不用刻意的去布置,学生们也会自己主动去钻研,去努力学习。
  五、总结
  人非圣贤,并不是完美的,在教学中还是会犯错的,那么如何防止犯错、降低犯错频率,值得我们思考,多听多看多写多请教优秀教师,不懂就问。没有谁天生就是教师舞台的霸主,都是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进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时代在进步,只有与时代同步,才不能被淘汰,学生在学习,我们更应该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
其他文献
采用霍恩氏法和蓄积系数法对二氧化氯ClO2 、亚氯酸盐ClO- 2 和氯酸盐ClO- 3水溶液以及ClO2混合水溶液对小鼠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进行了测试 ,并通过对大鼠 90天喂养试验 ,研
为了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加符合学习规律,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学会学习,笔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下几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重视语言能力训练  语言能力训练,要求掌握尽可能多的单词和基本的语法、句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笔者首先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的感知内容,为理解加工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  1.重视词汇教学  词汇是最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进入了一个转型阶段。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在面临新问题的同时,该如何将教育变革的路径与体
摘 要:微课程很好地处理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教的关系,为学生自主学习后解决问题从时间、空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微课”的组成内容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因此,“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有效应用  “微课”是“微型视频课程”的简称。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含学习活动
自我管理是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本文将其引入老年大学的班级管理之中。文章理论联系实际,从培养自我意识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坚持平等待人是实施自我管
摘 要:设置悬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技巧,好的教学悬念能吸引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的高效状态。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新课导入、课堂新授、课堂总结时巧妙设计一些悬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有助于快速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教学悬念;新课导入;课堂新授;课堂总结  好的课堂教学总是精彩纷呈,环环相扣。好的教学悬念,就有利于达到这种效果,它能吸引住学生,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自
在不断的解题的过程中,免不了要与变量打交道.有时,在一个问题中,往往涉及多个变量.对多变量问题,实行“减元”策略,往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这里的“减元”, 指的是减少与变量相关的函数类型,减少变量的个数,挖掘出变量之间隐含的关系.本文拟对如何“减元”作一初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