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能量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reess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对象】
  六年级学生
  【活动目标】
  1.体验人是有潜能的;
  2.重新认识自己,并悦纳自我;
  3.初步意识到只要有执着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潜能将被开发;
  4.互相赞美,体验输出能量、收获能量的快乐。
  【活动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每个人都有潜能;
  2.引导学生通过检视自身的优点,认识自我并悦纳自我。
  【活动准备】
  活动室一间;多媒体设备;彩纸一叠;秒表一只;球一个;每位学生准备小罐一个。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掌声响起来》
  二、游戏:掌声响起来
  目的:发现自己的潜能。
  1.估计能量
  师:“让我们想象一下,此刻你正在观看一台精彩的演出,台上是你最喜爱的明星。演出结束时,演员向你走来,你无比激动,拼命地鼓掌。请你预计一下,假如你用最快的速度鼓掌,一分钟能鼓多少下呢?”
  请同学们不要进行太多的思考,把第一个进入脑海的数字写在纸的左上角。写好之后,把纸倒扣在桌面上,进入下面的环节。
  2.测验能量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实际测验一下,看看你的估计准不准。"
  提示学生鼓掌时双手的距离不必过大,大约3-5厘米即可。鼓掌的时间为10秒钟。开始前,请学生试着鼓几次掌,以适应节奏。当大家都明白这个游戏的玩法之后,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师:“同学们,准备好之后,我们就进入倒计时了。当我喊到‘1’的时候,你就用最大的力气和最快的速度鼓掌。当我喊‘停’的时候,大家立即停止鼓掌。注意不要忘记数自己鼓了多少下哦!好,现在我开始数数了,3……2……1,开始!”
  通常在5秒钟之后,大家会感到疲劳,这时老师要注意及时鼓励大家,如“加油!再快一些!”等。
  时间一到,老师要果断喊“停”。然后请学生把自己鼓掌的数字乘以6,就得出了自己一分钟鼓掌的数字。把这个数字写在纸的正中央。这样,每位学生便得到两个数字,一个是鼓掌之前预计的掌声数字,一个是实际的鼓掌数字。
  3.感受能量
  “计算差距,看到这两个数字的差距,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师总结:“看来,同学们都发现了自己潜在的能量。那么,以后请大家不要再小看自己了,要相信自己,不断告诉自己也告诉别人‘我是潜能无限的’。”
  三、故事分享
  目的:认识潜能需要激发。
  1993年,日本札幌的一位4岁小男孩从八楼掉了下来。男孩的妈妈当时正在楼下晾晒衣服,看到这一情景,她立即飞奔过去,赶在小男孩落地之前,把孩子抱在怀里。这一消息引起了日本盛冈俱乐部的法籍田径教练布雷默的质疑:要接到从25.6米高的地方落下的孩子,这位站20米外的妈妈,必须跑出每秒9.65米的速度。而这一速度,在当时的日本队,就是成绩最好的田径运动员,都难以达到。然而,是什么创造了这一奇迹?当布雷默看到这个身高不足一米六、身体纤弱的少妇牵着她可爱的孩子和他们那种亲昵的劲头,他彻底打消了“不可能”的猜疑,因为从这母子二人的身上,他感觉到有一种爱的力量。
  师:“听完故事,大家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谈感受)
  师小结:“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潜能,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断努力,就会发现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历过哪些可以说明你用自己的信念和努力激发了自己潜能的事?不妨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个别分享)
  四、游戏:自信能量罐
  目的:发现自身的优点,认识自我并悦纳自我。
  师:“给自己的肯定,给他人的赞美,都会给我们的内心成长增添能量,让我们变得强大。你愿意给自己和同伴添加能量吗?(生答愿意)同在一个班集体,你一定知道同学都曾经做过成功的事,把想告诉同学的话写在这些漂亮的彩纸上,如赞美、鼓励、支持……着重肯定对方内在的东西。表达内容和用语要健康、真诚。然后将彩纸投到他的能量罐里。当你感到灰心挫败的时候,‘自信能量罐’就是你的‘储备能源’。”
  “能量储备”完成后,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能量”:传“能量球”,音乐停,球落到谁的手上,谁就站起来抽出自己能量罐里的能量与大家分享,说一说这些“能量”带给了自己什么,这些能量对以后做一个更好的“我”有什么帮助。
  五、活动感悟
  师:“参加了这次活动,你有什么体会和感受?”
  生1:“人都是有潜能的,只要你有一份执着的追求,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就可以做到最好。”
  生2:“每个人成长都是需要能量的,能量来自内心的自我肯定,能量来自彼此的互相鼓励。”
  最后,请每位学生用一句话写感受,投进能量罐。让学生感悟到人是有价值的,人是有能量的,人是能成为自己的主人的,让我们盛满能量,一起远航。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小学
  广东广州 510100)
  责任编辑 黄娟
其他文献
Michael White和David Epston在其编写的《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叙事疗法,即通过倾听来访者的问题故事,从中找出“闪光事件”,以唤醒其内在的积极力量,进而重构其人生故事,促使其认知改变。本文试通过学生案例,探讨叙事疗法在心理疏导中的运用。  一、缘起  一天,一位家长打来电话:“方老师,班上是不是有个同学叫小怡?女儿回来说,小怡经常拿着
作为一名任教多年的品德课老师,我一直关注品德课的“生活性”,把“源于生活,立足生活,指导生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旨,还大胆开发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的资源,让生活走入课堂。2010年12月15日,我执教了一堂品德教研课《快乐的冬天》(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对课程的生活性有了更多的体会和感触。  【案例描述】  那一天,我和一(三)班的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快乐的冬天》。我满怀信心地走上讲台,期待
“对孩子讲讲和平很重要,因为这个世界不太平,珍爱是关键。”这是澳大利亚斯蒂芬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每每执教关于“战争与和平”话题时,我总希望通过生动详实的图片、影像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人类历史中的那些人那些事,让他们树立居安思危、报效祖国的志向,养成心怀感恩、珍惜生活的情怀。这是我看到“和平是什么”课题时的最初想象。  没想到,随着镜头的推进,活动的深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别样的“和平”!  印
锦鲤是很多养鱼爱好者喜爱的观赏鱼。其神奇之处在于,在小鱼缸里饲养,它只能长到两三寸长;放到大鱼缸或者小池塘中,能长到六寸到一尺长;放进大湖之中,则会长达三尺。锦鲤能长多大,与池塘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由锦鲤和池塘,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今天的经典教育,引发对“应该打造一个怎样的‘池塘’”的思考。由于对经典教育理解的缺失与浅薄、经典诵读做法的单一以及诸多固化思维的牵绊,我们在经意与不经意间制造了一个又
人物速描    张云鹰,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中心小学校长,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人民教育》《特区教育》《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封面人物,中国教育学会“区域骨干教师成长促进计划”讲师团特聘专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特聘校长(教师)培训专家,全国优秀校长,深圳市“十佳”优秀校长,“张云鹰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出版《教育智慧与学校创新》(列入教育部特级教师计划、中国特级教师文库)《开放式习作教学》等9部专著,
“问题学生”历来是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更是一个教育的难题。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是选择顺其自然,“自生自灭”?还是高压政策,绝对权力?或是一味讨好,息事宁人?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最有效?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可以重塑一个问题学生的未来?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可以使问题学生有一个美丽的转身呢?  新课程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明确要求教师应该善
笔者担任班主任十余年,常有年轻班主任前来请教工作经验,但笔者却从未认真思考、定位过自身的班主任角色,只是追求着做一个对班级事务和学生问题能迅速反应和灵活处理、有办法的班主任。而郑立平老师的《如何定位班主任的角色》引起了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共鸣,品读文章,笔者有许多感受要与读者共享。  【引领者】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起着引领者的作用,引领精神,引领思想,引领行为。一个理想班级的最直
刚走向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如何才能尽快地成长起来?面对教学科研的多种压力,如何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做了一段时间的教师工作,如何避免职业倦怠?……读了刘波老师的《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一书,或许就会从中找到答案。  刘波是一位青年教师,2001年大学毕业后到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任教。在从事教师工作的十一年间,他从不满足于完成既定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总是不断地思考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和
作者简介:特级教师,执教高中思想政治课十年,其后,从事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和编写德育教材,参与有关专家编写论著和德育教材十余部;发表论文四百余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陈光全单元》《小学德育课程论》《教师发展之路》等专著。  掌握对话策略 提升教学品质  新课改推进十年后的新课堂,呈现的是“以对话为中心的教学”(钟启泉教授语)。中学德育课程的对
【摘要】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方面,高效的初中英语教学在促进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初中英语知识的归纳与理解,增强初中学生的英语思维逻辑,帮助初中学生扩展英语视野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而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方面,提高初中生英语单词储备量有助于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高效展开,本文将对初中生单词记忆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初中学生;单词记忆  【作者简介】谢幼芬,福建省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