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如何在危险的世界中优化决策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niba3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中两国在双边关系中抵达了一个不确定的时刻。要取得一个和平的结果,这是21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挑战?
  今天的世界,各种风险似乎都在升级当中。美国财政部宣布了新一轮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实体制裁,美国政府称这些企业和个人对朝鲜核导项目进行了资助和提供了便利。随着朝鲜离研制出能够打到美国大陆的核导弹越来越近,特朗普威胁将用“世界从未见过的战火和愤怒”来摧毁这个国家。
  中国要求美国立即停止有关错误,并表示,美国的做法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中美在有关问题上的互信与合作。中国还回应了美国一艘海军舰艇经过南海争议水域事件,中国外交部称此举为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的“挑衅行为”。
  虽然这些问题才刚刚出现,但背后的政治动态却由来已久。在描述古希腊一次类似的权力斗争时,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写道,“恰恰是雅典的崛起及其带给斯巴达的恐惧,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战争爆发。”
  在岁月的长河中,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曾一再出现,加剧了崛起和执政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本来可控的事件变得不可收拾,推动一轮又一轮你来我往的循环行动,并最终以毁灭性战争的形式结束。在过去500年间,在崛起大国威胁要取代执政大国的16个案例中,其中12个以战争结束。美中两国应当提高警惕:照常行事很可能重复历史的错误。
  不过除了可怕的警示,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避免冲突的有益线索。以1940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面对的看似不可逾越的困境为例,当时英国在反对纳粹德国的战争中正承受着巨大压力。英国的物资和钱正在快速耗尽,但罗斯福知道美国国会永远不会将所需的贷款提供给英国。
  罗斯福的问题看似无法解决,历史学家多丽丝·卡恩斯·古德温在其著作《非常时期》中写道:罗斯福的所作所为在今天的政治气候下却似乎令人难以想象:他登上一艘海军舰艇休假十天,开始了对如此困境的深入思考。
  美国总统在如此紧要关头逃避外界的想法最初招致了批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他在想什么,”罗斯福的助手霍普金斯后来说。“而后—我开始明白他在给自己充电,他看似在休息和无所事事的时候经常这么做。因此我没有问他任何问题。然后,一天傍晚,他突然想出了办法—并且拿出了整个计划。”
  霍普金斯指的是开创性的500亿美元租借法案,该法案成为二战期间美国向国外提供军事援助的主要工具。通过这项计划,总统有权无偿向任何国家转移国会已向政府拨款的国防物资,只要接受国被认为对美国的安全至关重要。
  今天,领导人们面对一系列艰巨挑战,要进行类似的开创性决策压力很大。除中美紧张关系不断加剧外,我们还必须面对俄罗斯日益增长的自信、中东持续的动荡以及逐渐逼近的灾难性气候变化。究竟有多少人有勇气学习罗斯福的做法?
  很难想象特朗普会跟随罗斯福的脚步。但无论支持哪个党派,人们都坚持—具有潜在灾难性的决策始于一种疲惫不堪的、偏激的心态。
  斯多葛派理解这种状况。在19年的罗马皇帝生涯中,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面临几乎不间断的战争、可怕的瘟疫以及一次政变企图。但奥列里乌斯并未抨击那些被认为反对他的人,而是冷静地问自己,“发生的一切是否能阻止你按着正义、慷慨、自控、理智、审慎、诚实、谦卑、直率等让一个人能发挥其天职的品质来做出决策?”
  中国智慧提供了另外一个有益的视角。无为是道家理念的核心,可以从字面上译为“不采取任何行动”,但实际含义却远不止于此。在道家理论中,当我们能与自己和睦相处,就能在直觉指引下毫不费力地自发采取行动。
  回顾自己的总統经历,比尔·克林顿认识到筋疲力尽所带来的威胁。他曾说过,“我一生中所犯的每个重要错误,都是因为太疲累才犯下的。” 大卫·盖根在其著作《权力目击者》中详细列举了克林顿首任总统期间毫无节制的作息习惯所付出的代价。“克林顿仍在庆祝自己的胜利,喜欢熬夜与老朋友纵情谈笑,”他写道。这对总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他“显得筋疲力尽、臃肿和极度兴奋,”同时又“情绪低落、无法集中精力和不耐烦。”
  创造加油、充电和思考所需的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操作系统发挥最佳水平的关键因素。这不是一种系统错误;而是一种强大的特点—今天的领导人应当最大限度地对其加以利用。
其他文献
鸿山街道位于无锡的东南部,隶属无锡市新吴区。过去,这里以丰富的吴越文化遗存、远近皆知的葡萄节而闻名。  2016年11月,在无锡举办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公布了建设鸿山物联网小镇的规划,鸿山将以开启“物联新时代”为使命,探索物联网集成示范应用的未来。  物联网的概念始于1999年,如今雖然在工业、医疗等领域得到逐步应用,但在公共服务、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大范围地普及开来。它距离日常生活,依然遥远。  但
近当代的学术思想界和政论界,受到法国思想家福柯(M.Foucault)的启发,而有了一个新的知识概念,它就是Discourse,中国将它译为“话语”,它的确实意义,乃是任何权力主体,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民族,它们的发言都不是可以自我决定的,而是受到发言者的权力关系位置所制约。因此,“话语”乃是一种权力,称之为“话语权”。“话语权”的不对等,弱势者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遂告确定。  中
在准备这期封面报道时,我听到一位我非常尊敬的老师、学者和思想者说:“我一生中从未遇到像现在这样复杂的时代。”  时代的复杂并不仅仅与一个因素相关,政治、经济、文化、技术……而可能是各种变量的总和。对于人文知识分子来说,哪怕在世界范围内,都到了一个转折点,也应该要思考:人类将何去何从,人文知识分子还能做些什么。  这个命题和我们每天的吃喝拉撒并无关系,但也许我们内心深处知道,并非如此。作为编辑和写作
没有人可以否认我们陷入了一场关于心灵和思想的代际战争,这场战争不可能只靠军事手段获得胜利。硬实力可以清除达伊莎的强硬领袖。但我们还需要其他手段让近两亿穆斯林青年相信,极端主义绝对是一条死路。  只要你来到中东,就一定会注意到,这个地区青年所受的教育、所拥有的企业家精神和职业志向与那些剥夺他们大多数人积极未来的严酷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事实上,在中东, 18~25岁群体中有一半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一场针对共和党资深国会议员的枪击案,两场民主党意外输掉的明年中期选举的“前哨战”,3名因CNN撤回不严谨的“通俄门”报道而辞职的资深采编人员,还有最新的以9比0在最高法院通过的“限穆令”部分内容“可立即执行”的裁决……让上半年备受媒体挞伐和司法调查困扰的特朗普政府,暂时占据了舆论上风。  但是,过去两年来因支持或反对特朗普而充斥于美国社会的政治戾气不会消散,双方“挑动群众斗群众”的政治戏码还在上演
老作家刘心武在提到《红楼梦》里的秋纹这个“庸俗的丫环”时说:“庸俗,指的是一种流行甚广的精神疾患,这种疾患犹如感冒,一般情况下,虽然具有多发性、反复性,却并不一定致命。但是如果一个社会庸俗泛滥,那就像流行性感冒肆虐一样,会死人,会造成整个社会的损伤,不可等闲视之。”  “庸俗”不同于“平庸”。“平庸”的重点是“平”,“平”者无罪;庸俗的重点是“俗”,“俗”不可耐。  刘心武进一步指出:庸俗者并不能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下,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依然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要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激发市场活力、深化经济改革势在必行。为此,党的十九大强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
一般新闻类单幅三等奖:天津爆炸 中国《新京报》摄影师/陈杰  2015年8月15日,中国天津,航拍大爆炸现场。    日常生活类单幅一等奖:中国煤瘾 摄影师/Kevin Frayer  2015年11月26日,中国山西,一名男子推着三轮车,身后是冒着白烟的燃煤发电厂。    一般新闻类组照一等奖:欧洲难民危机 《纽约时报》摄影师/Sergey Ponomarev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6日,
上世纪90年代初,40多岁的台商郭台铭来到深圳郊区的龙岗,他登上一块高地,挥了挥手,做出一副画圈的模样。看到当地官员“求资若渴”的表情,以及低得让他心花怒放的地价,他说:“这些土地,我都要!”  但现在,富士康却开始将一些生产部门搬迁印度。和富士康一样,近几年来,关于中国成本走高的现实案例越来越多,企业外迁他国,内迁中西部,或者产业资本干脆逃离实业。而对普通个人而言,高成本的痛感更加直接,除了房价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对成都的印象,你会怎么说呢?我的答案是:成都是古老的,成都是年轻的。  说她古老,因为成都作为一个城市,至少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说她年轻,因为以新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来衡量,成都已经颇具气象,未来不可限量。  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成都未来是“三步走”:第一步,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