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时效性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ruby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效与否自接关乎教育质量的高低。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无效的现象,文章从问题出发,力图通过研究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时效性
  课堂教学是最为直接的教学互动的形式,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论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广大教师越来越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有趣的教学情境,充满鼓励的评价语言,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热闹的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课堂教学中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线。但是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却有着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这样的课堂看起来把新课程理念落到了实处,但是反观它的每一个细节,却发现很多课堂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弊端分析
  1、学生主体性意识的缺失。在课堂上有时会发现教师的课前准备非常充足,如大小黑板、图片、课件、测量工具等,但如此精心准备下的数学课堂变成了教师的表演课,学生们的参与性不强。如课本上有道题目统计在蒜苗,教师从生活中引出话题:冬季室外较冷,许多家庭都有栽蒜苗的習惯。你们家有没有载呢?学生们很茫然,接着老师说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好朋友淘气(书中的人物)他栽的蒜苗好不好,我们来把它做成一个统计图,方便我们更好的理解。诚然老师也很用心,但是远远没有提前几周让学生在自己的家中培植蒜苗,上课时将自己的活动记录带到课堂上,将自己蒜苗的生长情况和生长数据与同学交流,来得更加直接而深刻。
  2、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数学课程标准》在其基木理念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实际教学中受课堂时间限制,加之教师操控能力有限,合作交流和活动教学大多流于形式。如,某教师教学“图形的旋转”。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了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同时设计了练习,包括填空、判断、选择、连线等题型,课程的最后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活动,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老师为每个小组发下一张大方格纸,学生特别积极,可是还没有讨论出所以然,就已经到了下课时间。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对课程结构的整体把控能力,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教学预设与学生反应的落差等都会影响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有效的准备是课堂开展的基础。授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例题和班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己有的知识经验,以恰当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学内容所做的整体设计和规划。例如“比较图形的面积”,例题要求仔细观察和比较下面图形的面积,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课本上列出来多个图形,对于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学生们很快就可以得出结论,但是对于一些其他形状学生们觉得有点复杂,感到束手无策,这时候老师说我们的书本后面有附页,大家找到这些图案,看看还有没有别的途径算出面积。于是大家摸索之后得出了数方格、拆剪法、平依法、旋转法等多个方法,后来我又出示了几个图案让学生们来练一练,最后课堂结尾我给学生出示了几道判断题,让学生们自己去说对还是错,有的学生举着自己手里的剪纸向大家说明“两个图形面积相等,那么形状一定相同”是错的,还有同学画出多个图案证明“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形状不一定相同”数学的辩证思维在他们小小的头脑中初步形成。
  2、动态生成科学授课。无论教学经验多么丰富,我们都应该不断学习和完善课堂授课,课堂展开方式都不可以一成不变。数学课堂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多变性。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认知特点,教学要做到随机应变。题目是这样的:学校组织去划船,假设每只船最多可以坐8个人,该班有40个学生,请问他们需要几只船?常规思维下很显然答案是5只船,很多同学也都是填写的5,但是班上有个学生填的6,我反思这道题目这么简单,就问他为什么是6。他说:我自己不会划船,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在船上帮助我们,这样每只船只能坐7个人了,所以需要6只船啊。是的客观上这道题目本身也存在歧义“每只船最多可以坐8个人”数学上我们可以精确计算的事情有很多,而生活中我们更加需要这样温暖的安全意识,这也许比做对题目更加难得。
  3、给学生留下一些空间和时间。对于开放性问题来说,并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但是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提升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回避开放性问题的设问,只要用心挖掘教学内容就会很容易发现开放性问题。例如:在数学教学中的《商不变性质》一文中,对于像10÷5=?可以根据商不变性质,可以设问100÷50的商是多少呢?这种方法就是较为“封闭式”的问题。教师要积极转换思维,站在不同的教学角度来思考问题,可以就提问100÷50的商来分析,让学生分析商相同的问题有哪些?由此可见,就将固定唯一的答案转换成了多种不同答案的问题,将学生由封闭性思维转变为开放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
  三、结语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说起来简单,但是真要教起来还需要我们多加用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数学是可以使我们变聪明的一门科学,它教会我们科学的逻辑和推理方法,让我们思考问题更加全面,看待事物更加客观,同时数学给予生活更多启迪,教课和学习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一种发现幸福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艳辉.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时效性[J].华夏教师.2013(12).
  [2] 林水金.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6(25).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高中英语老师,应该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很多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缺少对课堂的参与和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这样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互动性和自信心的培养。作为高中英语老师,也应该意识到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生主体性;体现分析;方法途径  作为高中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教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表达情况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秦皇岛市海港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切除的直肠癌组织标本95例,所有标本
摘要:每个国家都有其璀璨绚丽的民族文化珍宝,它们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流传,如书籍作品有笔译本,影视戏剧等有音译版,依赖的沟通手段即是翻译。翻译不仅仅是将一种语言直译成另一种语言那么简单,因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翻译更需要根据语境意译和对自身的准确性、独特性、创造性的要求。优质的翻译可以使得两种文化融会贯通,但不准确,有问题的翻译也会容易引起误会和信息的错误传递。因此本文就以蒙汉翻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