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籁之美弥漫课堂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_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作者从用美的教学提升学生;用美的艺术感染学生;用美的形象教育学生;用美的教育鼓励学生四方面来进行探究小学音乐的审美教学,以期将艺术美融入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审美教学;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11
  作者简介:李瑞清(1964—),山东汶上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
  一、用美的教学提升学生
  音乐与美术知识的学习类似,它是一门感受美的学科,在教学美术知识的时候,教师也要学会让班上学生感受美,让他们在感受音乐之美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发展。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当学生听到一些优美动人的曲子时会情不自禁地陷入其中,内心的情感变化会随着曲子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就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之美。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美的曲子,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而且能够使他们多方面、多角度地感受音乐美。比如,在上课前的五分钟,我经常会给学生们播放著名音乐家的歌曲,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
  二、用美的艺术感染学生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日常生活中,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音乐也是无处不在的,树上的蝉鸣和鸟叫声,孩童咿呀学语的声音,这些都可以被理解为是生活中的音乐。因此,教师在教学音乐知识的时候,要应用愉快教学法,将美渗透到音乐课堂上,首先就需要用美的艺术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们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比如,学生都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童谣,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会唱,还需要引导学生感悟歌曲内容和其中所蕴含的感情,让学生们想一想为什么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好在哪里?在平时的生活中,自己为妈妈付出了什么?这样在教学中,通过将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建立联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领悟歌曲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内涵,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又如,在学习《童年》这首歌曲的时候,学生都能感知这首歌曲十分欢快,所描写的画面也极为动人,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适当地采用联想法,帮助学生多角度地感知音乐之美。在教学音乐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学会将愉悦的情感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用美的形象教育学生
  小学音乐知识的学习具有一个较为鲜明的特点,即词曲朗朗上口,轻松活泼,歌曲中所描绘事物的形象也十分鲜明。比如《蜗牛与黄鹂鸟》《小毛驴》等歌曲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都十分生动活泼,学生在学习这些歌曲的时候,通过歌词就已经能感受歌曲的形象之美,其情感表达也比较直白。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学会结合小学歌曲教学的特点,用美的形象教育学生,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发散学生的想象力,诱发学生探究音乐知识的欲望。
  如在教學《少年英雄小哪吒》的片尾曲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形象之美,笔者在课堂上尝试让学生先观赏动画片,通过动画片熟悉歌曲所描绘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动画片这种生动而形象的事物是极有兴趣的,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感受音乐的魅力所在,并认识到音乐知识学习的价值。
  四、用美的教育激励学生
  教学每节课笔者都带领学生进行本课的重点练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把音乐知识落实到音乐基本功的训练上,如音准训练、节奏训练、视唱训练等。在教唱《好朋友》和《国旗国旗真美丽》两首歌曲时,我先引导学生反复感受曲调的变化,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的变化,再摸索和掌握歌曲的艺术特色。这样,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而且纠正了学生音准、节奏的“不着调”现象,从而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视唱训练。
  同时,教师在教学音乐知识的时候,还要学会运用合适的方法鼓励学生。小学生的表现欲强,在生活中渴望能够吸引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语言激励学生,多对他们进行表扬。这样,在教学中不论是学习成绩优异、对音乐学习有一定天赋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满足感,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总之,在教学音乐知识的时候,不论是愉快教学法的应用,还是其他教学方法的渗透,这些教学法在教学中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小学生树立音乐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之美,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打好基础,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深化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朱晓元,张 萍.浅谈小学音乐课上多媒体教学的艺术魅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247.
  [2]包成玲.如何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效率[J].音乐大观,2014(6):152.
其他文献
1942年5月2日至10日,为庆祝“满洲帝国”十周年,周作人作为汪精卫的随员,赴伪满访问。后又于5月11日下午随汪精卫乘机抵达南京,此后几天一直在南京参加宴请、发表演讲等,直到14日下午乘车北返。这是周作人在时隔35年后重返南京,于他个人而言,自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而对于当时略显沉寂的南京文坛来说,其意义更是非同小可。然而,对于周作人的此次南京之行,各类研究著作并没有给以太多关注。止庵《周作人传》
“一眨眼不知过了多少时光,我们外行的推测完全破产,做政客的倒还是做政客,做科学家的一变而为皇英的高等华人,再变而为孙联帅(即军阀孙传芳) 的淞沪督办,讨赤军兴,便在上海杀戮学生工人了。丁文江一个人堕落不足责,科学的人生观本身也没有罪,但因丁文江而使我们对于中国讲科学人生观的人开始怀疑,则丁文江之罪大矣。古人云:‘言之匪难,行之维艰。’好做文章或出文存的人切须留意,要预先扪心细想将来会不会露出马脚来
叶圣陶 (1894年—1988年):生于江苏苏州,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教育、编辑出版,参与社会活动。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叶永和:叶圣陶之孙。1952年生于北京,退休后,他开始参与整理祖父的日记与书信。近日,叶圣陶书信、日记、诗文集 《我与四川》 再版,叶永和与姐姐叶小沫重游四川。  叶永和的家在北京的西边,爷爷叶圣陶的痕迹无处不在。正对大门的餐厅墙上,挂着叶圣陶白眉毛白胡须的刺绣像;餐
摘 要:面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笔者通过支教期间在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岩镇各受援学校加强教师职业幸福感教育、搭建教师双向交流平台、鼓励教师走上自我发展之路、帮助教师提升资源利用意识等方面尝试,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上做出了一些有效探索。  關键词:专业发展;职业幸福;双向交流;自我发展;资源利用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专业化进程并不令人满意,这在乡村
梁启超的“失望和厌倦”  1913年,在杨度与梁启超不约而同的举荐下,袁世凯于9月封蔡锷为“昭威将军”,同时召其进京。  蔡锷到北京之时,正是熊希龄为总理,以进步党人为基干组成“名流内阁”,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之时。大家对袁世凯都存在好感和希望。蔡锷到京,来往最多的就是其恩师梁启超和老乡兼老友杨度。但好景不长,袁世凯下令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解散国民党,使议会陷于瘫痪。1914年2月,熊希龄、梁启超先
陈伯达这个人,可以说是个很聪明、很有才的人。他给我的印象是,才胜于学,学胜于德,德毁于位。  不知为何威信一落千丈  陈伯达是以文章上了天,做过几天共产党的第四号人物。但他怎么又从九霄云上掉到地下碰得粉碎的?  陈伯达不是个政客,他并不想当政客,当政客就要活动,要到处跑,要讲话,他不擅长这些。他正式讲话,五分钟都困难。在延安,我觉得他只想当个政论家,他只希望他的一篇文章出来,得到全党注意,全国注意
《关雎》 是周南的第一首诗,也是 《诗经》 的开篇。老实说,孔夫子的这个选择,是动了脑筋的,它表现出的文化观念、诗歌观念,比我们今天的许多人还要先进。我们今天如果要去编一本诗选,放在前面的肯定是领袖作品,或者是某个著名诗人的作品,你们去看现在编的诗集文集,哪一本不是这样?而且主题一定是很严肃的。孔夫子却不是这样。其实我们不妨想一想:社会是由家庭构成的,家庭是由夫妇构成的,两性的结合就是天地间第一件
我本俗人,亦好附庸风雅。甲午年某日酒后,雅兴大发,时年七十的我聊发少年狂,效颦文人骚客,为我八平方大的地下室书房命名为“三壶斋”(茶壶、酒壶、尿壶——因室内无卫生间,故备一尿壶),恭请丁帆兄题匾。丁兄厚我旋即赐墨。我本承诺请他喝酒,然五年过去,这笔“感恩”酒账一直挂着。庚子春日,丁兄驰函,旧事重提。云喝酒就免了,但命我写一篇有关文人与酒的短文以资抵债。欠账要还,天经地义,况理亏者在我,为了践诺,遂
黛色参天汉阳树  崔颢当年在黄鹤楼凭眺的“历历汉阳树”怕是一棵不剩了。现在唯一被称为“汉阳树”的是位于汉阳区凤凰巷的一株银杏,干粗叶茂,黛色参天,据说明初即挺立于此,已有六百余年树龄。  凤凰巷原称桂芳巷,银杏树所在的庭院可能元代已经存在,后来换过若干主人,至清康熙年间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江蘩购得,一度被称为“江氏林园”。又过了近二百年,大约在19世纪后半叶,该园为经营米店生意的商人张行方购下。当时那
1948年10月,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快速发展,筹备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已提到中共中央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统战部拟定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草案)》。经过反复协商,东北局负责人与在哈尔滨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签署了新政协筹备工作中第一份重要文件《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为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乃至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