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大精彩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la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学生需要重点学习语文学科,其中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学生通过写作教学,一方面提升文字处理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另一方面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快速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灵活使用微写作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还能推動写作教学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微写作 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6.020
  写作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习写作知识,很难产生学习写作知识的兴趣,极大的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针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结合教学要求,使用微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合理安排素材,缩短写作的篇幅,体现出写作的精悍以及精炼等特点,既能降低学生的写作压力,还能增强学生主动进行写作学习的积极性。
  一、微写作应用在语文写作教学
  1.字词教学应用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以提升学生字词处理能力为基础。学生积累不同的文字和词语,会使写作内容更加丰富。与小学写作教学相比,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更加重视学生文字的编排,让学生充分发挥认读能力和书写能力,感受到文字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文字处理能力。将微写作应用在字词教学中,会使原有的教学方式发生变化,首先学生的思维会更加重视字词的积累,然后利用积累的文字进行写作,在写作中借助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增强学生使用文字表达内涵的能力。教师应增加字词教学的比重,发挥微写作的优势,让学生将日常积累的字词,通过微写作进行不断的联系,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字词。
  2.阅读教学应用
  把微写作方法应用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与阅读教学有效地配合,在阅读教学中,使用微写作方式,让学生深入探究微阅读内容,在探究中借助部分阅读内容了解文章的整体,使学生在阅读中精炼其中的文字,了解阅读内容所要表达的内涵。学生在阅读期间,应掌握阅读内容的主题,明确阅读内容的整体思路,有助于学生通过阅读形成正确的写作思路。
  3.写作教学应用
  微写作体现出简短精练的特点,但是在写较短的作文时,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格式进行书写,使写作内容体现出完整性特征。在微写作练习期间,学生应将积累的素材,作为连接文章结构的载体,然后深入分析写作的主题,以便学生确定写作重心,突出写作的内涵。微写作更加强调文章结构的紧凑性,紧凑的文章需要更加合理的安排,学生应掌握语言的分配方式,使用词语赋予微写作更多的内涵。使用微写作方法,会使语文写作教学体现出趣味性特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会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情感。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应用微写作的策略
  1.引导学生详细描写细节
  微写作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方法,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相互融合,要求教师应继续深入地探索,在探索中提升微写作的占有率,不断扩大微写作的应用范围,让学生使用微写作作为一种锻炼写作能力的方式,进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微写作模式应用中,由于与原有的写作模式产生较大的差异,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入手,让学生通过细节描写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写作与观察存在密切的关系。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意识,会重视日常生活的观察,观察生活中的元素,将生活元素与写作融合,突显写作的真实性,并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如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为题进行写作,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微写作方式,为学生提供微写作的素材,让学生对素材进行分析,掌握将事实叙述完整以及表达清楚的方法。学会记事主要涉及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内容,教师要求学生应重视日常写作素材的积累,通过认真观察生活,锻炼学生的写作练习能力,然后组织学生建立小组,在小组中学生进行不断地交流,使学生提升掌握叙述事件的方法,以便学生采用微写作的方式写好事情的发展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探究法等方式,不断调动学生写作思维,并使用多种元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增强写作丰富性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会为学生提供长篇文章,让学生分析长篇文章,在分析中总结写作知识和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将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与学生进行比较。但是学生的思想与文章的思想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如果统一学生的思想,会使学生的写作个性化发展受到限制,学生会降低自主探究的欲望,致使写作内容呈现出统一性的特点。学生写作内容出现统一性的情况,与学生缺乏凝练文笔以及缺乏写作丰富性存在关系,一方面是传统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整篇文章理解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缺乏对学生凝练文笔以及写作丰富性的培养。教师应积极应用微写作方法,向学生展示文章的局部内容,让学生根据局部内容产生写作思维,然后教师向学生提供不同的写作素材,使学生进行文章的凝练写作,有效锻炼学生概括文章能力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学生具备较强的文章理解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写作学习的有效性。
  如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写出人物的精神》为题进行写作,教师采用微写作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将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建立关系,写作时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人物描写,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用于增强写作中人物所要表达的精神。教师应向学生明确人物精神的组成部分,分别为思想、气质、品格以及个性等,在描写人物外在时,应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进行重点描写;在描写人物内在时,应突出人物个性特点和精神品格,使人物的神形可以真实地展现出来,借助内在和外在有效地融合,增强微写作中人物的精神。学生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会对人物写作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写作素材,在不断积累写作素材过程中,既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增强写作素养。
  3.围绕教材内容进行微写作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已经为学生准备类型较多的文章,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时,应以文章内容为标准,让学生探究文章中的写作方法,使用微写作模式,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素材,学会举一反三写出不同题材的内容。学生在写作期间,会收集多种资料,在收集资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重视教材中素材的收集,围绕教材内容进行微写作,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将微写作与教材内容相互融合,教师应为学生标注文章中不同的选段,不同的选段在思想和情感上表达产生差异,教师应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学会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与文章选段建立关系,使用微写作的方式创作文章。学生创作的文章,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并且会在文章中赋予新的内涵以及价值。
  如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语言要连贯》为题进行写作,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微写作方法,向学生强调写作中语言连贯的重要性。提升文章的连贯性,会在文章的前后表达上体现出一致性的特点。在提升学生文章语言连贯性能力过程中,要求学生体会文章中字词的使用,保证字词使用的精准性,才能获得良好的连贯效果。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素材,在不断阅读中组织学生建立交流讨论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赏析行文语言的连贯性,增强学生文章表达流畅特点。此外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优美的文笔文章,让学生进行文章仿写,在仿写中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能力,在表达中学生会对文章内容产生新的理解,基于新的理解学生会不断调整文章内容,提升文章的整体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采用微写作方法,突显微写作短小精悍的特点,让学生对写作学习产生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使写作内容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 李健明《“微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3期。
  [2] 吴莉俊《“微写作”在初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语文课内外》2018年第28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条标准凸显了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性。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文学科既是基础工具学科,又是思维学科。语言与思维的统一性决定了语言与思维始终是同步发展的,学生在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时,思维也会同步得到训练。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思维能力 训练  语文新《课标》提出:“在发展语言能
摘 要:由于文学作品的形象思維占主导,在执教过程中有时就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是不是文学作品可以违背客观自然,可以想当然呢?当学生在文学作品中钻牛角尖,挖掘出所谓的“悖科学”现象,教师如何解释呢?首先,把住语文课的舵,千万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其次,明确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和艺术性,千万不可过于理性地钻文学作品的牛角尖。另外,明确文学作品是对客观现实的艺术性创造,绝不是胡诌八扯,异想天开。  关键词:
摘 要:如何提升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这是每个教育行业的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作为这样一门重要的课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使用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入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组合作 有效  在学生们步入小学前,幼儿园在教学方法上尽量采用有趣、生动的案例进行讲解,在使用教材上都是选择趣味绘本之类的读物。在踏入小学后,学生们刚接触小学课本时难免会有所不适应,怎样利用课堂
自20世纪由美国教育界提出以来,“项目学习” 这一教学法受到了世界教育界的重视,同时也给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发展我国大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势在必行。201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普通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释,明确要求在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同时“
摘 要: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手段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政治学科知识原理指导下的教学手段要不拘一格。本文拟探究如何实现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手段的创新; 守实事求是理念之正,创生本化教学之新; 守辩证分析理念之正,创直观性教学之新; 知行合一理念之正,创体验性教学之新。实践证明:把教学创新落实于哲学原理的大范围之内,可以从更强的成长需求、更科学的学习方法、更丰富的情感体验等方面提升学习品质,使学生
摘 要:我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这也成为中华儿女自强奋斗的精神动力和品格塑造的思想源泉。在新时期的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地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要素与资源,积极地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基于此,本文对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应用的意义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能为相关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创新意义  当前互联网发达,各类媒体信息泥沙俱下,如潮涌来,思想
摘 要:感恩教育在德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培养低龄学生的完美人格时,感恩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如今教育和社会的现状,对低龄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变得更加迫切,希望学生通过感恩教育,学会感恩、奉献以及拥有责任感。国学启蒙教育在提高低龄学生素质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由于国学启蒙教育宣扬的是真、善、美,注重原创性,符合低龄学生的需求,所以在给低龄学生提供精神食粮的同时,也推动了低龄学生的进步。因此,如今我国
摘 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日益推进,小学语文学科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也提出更高要求,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作为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现已备受语文教师关注。本文首先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意义加以阐述,其次以《狼王梦》为例探讨整本书深入阅读教学策略,望借此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 整本书阅读 《狼王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
摘 要: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需要老师不断探索和改进。为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笔者从当今语文现状出发,研究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相关改进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研究  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其中阅读更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故而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摘 要:成功的教学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是引领学生进入角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所以,教学的关键不只是我们想教给学生什么,还要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找到一个“激活键”,一键按下,课堂立即有声有色起来。  关键词:课堂教学 兴趣 人本主义 情境教学 合作学习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50  网上有个段子:语文课上老师正给大家朗读《最后一课》,当老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