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以抗诉应对量刑上诉之质疑

来源 :环球法律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出现了“投机型上诉”“留所服刑型上诉”等现象。为抑制被告人滥用量刑上诉,检察机关以抗诉加以应对,引发学界及实务部门的广泛争议。检察机关认为量刑上诉违反诉讼契约,损害诉讼效率,可以推出其非自愿认罪认罚从而导致一审裁判错误,进而提出抗诉。然而,以量刑上诉推出非自愿认罪认罚不符合认罪认罚的阶段性特征,不能推论一审裁判为“确有错误”。抗诉既不符合抗诉对象回溯性的特点,也不符合抗诉理由法定性的要求,容易诱发报复性抗诉从而不符合抗诉目的正当性的要求,抗诉理由与上诉理由混同不符合抗诉理由独立性的要求。尤其是,以抗诉应对量刑上诉系不合理限制上诉,有违二审终审制以及上诉不加刑制度,不利于改善现有机制控辩协商不足的缺点,可能会掩盖认罪认罚从宽中的问题。我国应当在保障上诉权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简化二审程序,以化解滥用上诉权所带来的诉讼资源浪费问题,比如建立上诉说理制度、实行有限审查原则、缩短二审审理期限等。
其他文献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高校教师党支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教书育人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文章以东莞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教师党支部为研究对象,结合支部专业特色,提出“党建+赛教”育人模式,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以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政课,强调的是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从民办高校党建出发,将其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形成“党建+思政课”育人模式,增强育人实效,做到协同发力、同向育人。
本文从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的角度出发,探索其融合策略与途径,进一步营造出育人工作“行于人人、融于时时、化于事事、见于处处”的良好氛围。
<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期刊
刑事审判程序的价值和量刑情节的识别依据,决定了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从宽依据是刑法而非刑事诉讼法。认罪认罚从宽是一个新制度,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理念,《刑法》应当补充规定。对比认罪认罚与坦白、自首的构成要素可以发现,认罪认罚包含坦白但与自首存在交叉,在此基础上,结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目的,可以认为认罪认罚是独立的量刑情节。当认罪认罚案件中出现坦白、自首情形时,对坦白不作重复评价,量
<正>2022年,虹口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对区检察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情况开展了监督调研,取得预期成效。一、调研开展的基本情况一是在监督选题上注重与司法领域改革的关联性。近年来,在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大背景下,人民检察院的职能发生较大变化。我们认识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刑事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强化人权司法保障、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本文以某型国产船用20 V柴油机正时传动齿轮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频发的断齿故障问题,考虑各类型内外综合激励影响,对柴油机多分支齿轮传动轴系进行集总参数化弯扭耦合动力学建模,基于Newmark逐步积分法进行强迫振动响应预测,并结合实机测试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考虑动载荷影响对传统齿根弯曲应力载荷谱进行修正,并对故障齿轮进行了强度疲劳校核。研究表明,柴油机供油凸轮端从动正时齿轮处的响应能量峰值达到飞轮端
为解决发动机内部进出水道和进排气道因结构形状复杂且用户无法获取内部点云模型数据,而导致传统实体模型重构困难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提高目前传统正/逆向工程设计方法中的传统模型实体重构效率与设计精度,研究正/逆向混合建模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特点。以4A95TD型汽油发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线切割—硅胶填充的组合方法获取精准的内部水道和气道模型,结合使用软件Geomagic Studio以及CATIA等逆向
分析当前发动机气缸气门座圈与导管底孔的常用加工方式以及气门导管与座圈加工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一种适用于加工气门导管及座圈的实用新型复合刀具应用技术,并从该复合刀具的结构设计、导向装置和刀具冷却与排屑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新时代高校探索建立“党建+办学”深度融合路径,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安康学院探索“党建+办学”融合路径,通过“党建+人才培养”“党建+专业发展”“党建+服务地方”“党建+精准扶贫”等模式,推动学校党建引领下的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