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手持式寻针器在手术室寻针过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wu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手术室工作要求节奏快、效率高,在医生缝合操作及缝针的传递过程中易导致无菌台上的缝针掉落至地面.术间巡回护士则必须在台下找到掉落的缝针,以确保手术患者安全.寻找缝针的方式常通过肉眼查看寻找或用手术巾刮刷方式"地毯式"地搜寻,老式的寻针方式往往耗时很长,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也导致手术时间拖延.为此,笔者通过精心设计,自制手持式寻针器,现介绍如下。

其他文献
一、相关概念1.肺炎(pneumonia):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等引起.肺炎以感染为最常见的病因.按病因分为: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所致的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炎、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等;按患病环境和宿主状态分为:院外肺炎(CAP)和医院内肺炎(HAP),其中HAP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最为多见.按解剖部位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
目的 探讨在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预防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为未实行护理干预的前3年患者201例,其术后均采用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为实行护理干预3年来患者298例,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为1.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通过肺部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探讨该路径对肺部手术后肺功能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根据肺部围手术期健康教育需求制定标准教育路径,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9月肺部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路径组46例及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路径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主动锻炼的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引流管拔管时
摘 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在初中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守正创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利用探究式学习,构建创新课堂,广泛地开展师生交流活动,可以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愿,使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文章概述了探究式教学,从当前初中思政教学现状出发,探讨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思政创新课堂中的实
笔者于2011年10-11月参加了由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援助,江西省红十字会和日本冈山联合举办的"江西省老年介护师资培训班",通过此次学习,亲身感受到日本介护"以人为本"的理念,体会到日本介护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从中深受启示.现结合我国国情,论述在我国中高职护理院校开设老年介护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护理学;老年人;介护;中高职教育
目的 了解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真实情况.方法 2012年5月4-24日以立意取样法选取成都市某三甲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登记的居家腹膜透析的随访患者,采用深入法对12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经历中的自我感受负担的体验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共归纳出两个主题:情感的枷锁——疾病对家人的拖累、自我价值感的丧失、社会交往及活动受限、生活的无望;寻找与挣扎——给自己存活的力量、寻找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改良插入式腹部薄皮瓣手术治疗手部热压伤患者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方法 对20例手部热压伤患者行改良型腹部皮瓣转移术治疗,在术中将VSD技术应用于供瓣区,术后对VSD装置实施安全有效的护理,预防和解决VSD的并发症,观察效果.结果 20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区和供瓣区均愈合良好,未发生术后并发症.3~6个月后随访患侧手在外观、感知觉和功能上与健侧手无明显差别,效果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控制排尿的中枢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所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据统计,美国脊髓损伤患者约有30万,2001年新发病例约1.1万,我国脊髓损伤患者约有10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5万[1].脊髓损伤后膀胱或括约肌失去神经支配而发生尿潴留和大小便失禁等功能障碍,从而引发尿液反流、肾积水和肾功能减退等,严重者会导致肾衰竭[2],这是导致截瘫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重
输尿管支架管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及部分盆腔手术,但输尿管支架与引流袋之间没有专业的连接管,常因连接不紧密而发生渗漏尿现象,甚至造成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和临床护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鉴于此,我科对连接管进行了改进,临床使用95例,效果良好,现将制作方法报道如下。
期刊
摘 要:家国情怀是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学科教学的核心要求和最终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科类科目,有其独特的学科素材优势,是培养中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教师如何挖掘好、运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观念,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当下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中学历史;历史教学;家国情怀;解决方法  一、 引言  家國情怀,即个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