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ry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是工科类中水利工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该学科具有潜力且发展迅速。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自2010年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以来,经过几年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首先对新疆农业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近几年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结合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科未来发展形势,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加大实验基地建设等。
  关键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5-0223-02
  一、引言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包括水文学和水资源学两个方面,是通过研究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水资源供求关系,以保证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物化性质、形成与循环、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合理开发与利用水资源和不断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提供科学依据。水资源学是通过对水资源的质量与数量进行评价,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1]。
  新疆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新疆建立的第一所本科院校,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博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2010年,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获国家教育部批准首次开始招生,本专业目前是新疆唯一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主要设水文测报与地表水资源评价和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保护两个专业方向。本文首先对新疆农业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若干改进建议,以促进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长久发展。
  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
  自2010年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招生以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下是对新疆农业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现状的介绍。
  (一)培养目标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要求具备水文、水资源、水环境、计算机、外语、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培养能在水利、水务、能源、交通、城建、地矿、农林、环保、国土等行业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特色
  秉承我校“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的办学方针,主动契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具有地域特色的水文测报、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管理需求。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中融入具有新疆特色的融雪混合型补给河流水文预测预报、干旱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等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在新疆高寒山区、干旱区绿洲、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适应能力。
  (三)课程设置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76.5,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比例的31.7%;专业教育课程占总学分比例的59.8%;拓展教育课程占总学分比例的8.5%(见下表)。
  (四)实验基地建设
  实验基地包括室内实验室和野外实验基地。目前,学院拥有面积为800m2的室内实验室,其中包括地下水循环与地下水动力学实验室、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地球化学模拟实验室、土壤水动力学实验室、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工作室、水情自动化测控室、地质标本与模型室等。同时,学院还加大了野外实验基地的建设力度,目前已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河苇湖梁拥有面积为300m2的地表水试验场;与昌吉州国土资源局共建的地下水科研基地,占地面积10000m2,具备完善的地面气象观测以及大气降水—灌溉水—土壤水—潜水水盐均衡等试验设施。
  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建设发展的思考
  为促进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长久发展,本文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改进建议。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而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上还稍显不足,使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对此,建议借鉴英国牛津大学最早提出的导师制方案,这也是目前国家高等教育的热点。对于大一和大二的低年级学生,担任的指导教师可以选择以教学型为主,着重指导学生的普通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并结合部分基础实践课程,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今后的专业核心课程打好基础;对于大三和大四的高年级学生,担任的指导教师可以选择以科研型为主,通过指导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等手段,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2]。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在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虽然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环节,但这些实践课的安排学时相对较少。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社会大量需要有知识且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因此可以考虑在原来的教学基础上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以改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多偏重理论较忽视实践的不平衡现象[3]。
  (三)加大实验基地建设
  首先,应加大室内实验室的建设力度。近年来,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室内实验室条件虽已取得了较大的提高,但室内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水平仍较落后。学生做实验时接触到的是一些过时的设备和落后的技术手段,与理论教学中学到的新设备和新技术无法对应,达不到教学结合实践的目的。因此,应该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更新和购买最新的仪器设备,这在服务教学的同时也能满足相关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需求,实现双赢的目的。其次,加大野外实验基地的建设力度。加強与野外实验基地合作,定期让学生深入野外实验基地实习,通过实践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4]。
  参考文献:
  [1]贾仰文,王浩,彭辉.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发展动态[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7(2):81-88.
  [2]李谢辉,王磊,肖国杰.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发展现状与思考——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46):85-88.
  [3]陈曦碧,史柳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提高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J].教育观察,2017,6(7):49-50.
  [4]祖波,王维,李颖,等.关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6):190-192.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黨委作为本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大背景下,如何聚集主责主业,主动作为、顺势而为,是新常态下摆上议事日程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8-0026-02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体是关键。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市
摘要:目前,我國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变缓、新旧增长动能亟须进行转换的新时期,而新技术的产生、新产品的开发和新增长模式的兴起,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发展新的经济模式需要建设“新工科”来替代传统工科,这势必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更新和升级的要求。文章以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选修课“乳液聚合”为范本,探索创新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新工科;课程教育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
摘要:当下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国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在经济交流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一定的文化交流。当下欧美文化对很多中国人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构建符合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念,中国梦就很好地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可以更好地规范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这不仅体现在文化方面,也体现在艺术方面,因此我们要更好地通过艺术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增强他
摘要:SQ3R原本是高等教育心理學精加工策略中的一种最早的帮助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阅读策略。为了更有效地将微课的思想和成果运用于高等数学的教学研究,推进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SQ3R阅读法;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4-0171-02  21世纪的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多媒体技术也迅速
摘要:目的:探讨BOPPPS教学模组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本科学生《全科医学》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级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共112名。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BOPPPS模组教学设计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试验组对BOPPPS教学模式下翻转课堂教学法的认可率较高;两组考核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PPPS教学模组的翻
摘要:导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对学生未来从事导游工作至关重要,文章以政策与法律法规课程为例,从职业素养的含义出发,分析案例教学对培养导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作用,探索案例教学在政策与法律法规课程中的实施和应用,以期对政策与法律法规课程的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案例教学;导游专业;职业素养;政策与法律法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3-005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正好契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文章在工作过程划分的前提下,对市场调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设计,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课堂实施和课外实施。  关键词:工作过程;市场调查课程;教学设计;河套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4-0140-03   一、引言
摘要:社会文化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常态,是人类学和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广西贺州南乡镇村民的生计方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婚姻家庭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因素相互碰撞、相互作用,逐步认同和整合。  关键词:社会文化变迁;贺州南乡;壮族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2-0071-02   社会文化变迁是人类
摘要: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然而直到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人们对隐喻的认识才由修辞手法转为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中国古诗中的意象也是一种隐喻,托物寄情,借物言志。由于生活习惯、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的差异性,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的隐喻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英译古诗意象的过程中,隐喻的转换也成为必要。本文以许渊冲、卓振英等名家英译古诗词为例,讨论了在英译古诗意象时,隐喻转换的现象。  关键词:中国古诗
摘要:本文以《值机与行李运输》课程为例,详细探讨了高职院校项目课程评价机制的特点,建立了一套适合高职实操类课程的项目课程评价模式,以期对其他高职院校同类课程的项目化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项目课程;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6-0257-02  项目课程是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来组织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课程(徐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