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训练方法探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548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增强学生音乐体验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强化对学生的节奏训练,在教学中融入游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节奏的兴趣;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音乐节奏的动力;拓展学习时空,提高学生音乐节奏学习效率;应用音乐器材,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节奏训练;方法
   音乐节奏是串联整首音乐作品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音乐节奏训练对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特点与认知规律对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受能力进行有效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体验与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音乐韵律与节奏明显,并能够触发学生音乐节奏共鸣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富有韵律节奏的音乐中陶冶情操,引发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鉴赏与审美能力。
   一、融入游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节奏的兴趣
   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游戏活动也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教师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时,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游戏融入音乐节奏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富有趣味性,激发学生音乐节奏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在音乐节奏训练环节进行精心设计,潜移默化地融入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寓教于乐,在动态的氛围中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提高音乐节奏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生对于“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认知与掌握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可以改变传统讲解灌输的教学方式,用钢琴弹奏不同的音符,当学生对二分符、四分符、八分符有了一定的认知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小组进行“击鼓传花”的游戏,通过击鼓选中一组学生来做拍手的动作,进行不同音符的演示。这种游戏化音乐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学生在游戏的吸引下全身心投入音乐节奏训练活动中,全神贯注地学习音乐节奏,在不断的训练中,学生的节奏感会越来越强,自然会运用相关节奏来创作音乐。
   二、創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节奏的动力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演讲者与音乐的演示者,以理论说教的方式传授音乐知识,学生被动学习并在教师的指令下机械地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会对音乐学习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师要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发挥音乐情境创设的作用,让学生自然地进入音乐情境中,对音乐节奏训练产生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例如,教师运用“动物说话”训练音乐节奏。教师运用多媒体使教学直观化,创设音乐情境,播放一群动物在动物园里的活动视频,接下来播放音乐,让学生真正进入动物园的情景中,仿佛自己的身边围绕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耳边环绕着富有节奏的音乐旋律,学生的音乐体验得以强化。然后,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并且以模拟动物声音的形式对音乐中的节奏进行练习。学生置身于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加深了对音乐节奏的体验,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学习动力。
   三、拓展学习时空,提高学生音乐节奏学习效率
   以往的音乐教学,只是限于课堂时间,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进行音乐学习,实际上,单凭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音乐学习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将音乐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在课外进行音乐节奏的学习与创作。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演唱一些具有很强音乐节奏的歌曲,从而便于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教师以“嘎嘎叫的是小黄鸭,叮咚叮咚的是泉水声,滴滴答答的是钟表响”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这些内容来源于生活,学生听到这种节奏明快的旋律,不仅会体验到节奏的美感,还会联想到生活中的事物,进而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探寻有明显特点的声音,联系生活及所学习的音乐知识,进行相应的创作活动,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节奏学习效率。
   四、应用音乐器材,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
   音乐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强化小学音乐教学,学校配备齐了优质的音乐器材。教师要善于发挥音乐器材的作用,给学生创造音乐节奏训练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训练中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形成音乐节奏感。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一些打击乐器,让学生随着音乐进行表演,学生认真聆听音乐旋律,并且用乐器表达节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节奏感受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音乐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感受音乐,对音乐产生兴趣的关键环节。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音乐节奏训练教学活动,要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强化对学生音乐节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受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红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J].青海教育,2010(3).
   [2]李霜燕.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节奏感[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7).
   [3]魏莹莹.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1(22).
   作者简介:徐萌(1979—),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与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是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的舞台,教师借助这一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让课堂成为展现学生个人风采的舞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高年级学生展开阅读教学,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与方法,才能真正地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这一有效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高年级语文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做一探究。   关键词:高年级;阅读教学;探究   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体验式教学是近几年来应用很广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应用也非常普遍,是新课改背景下落实新课标的重要选择。体验式教学高度关注学生在体验性活动中感知知识魅力,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在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自主思考,保证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体验效果。小学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通过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则可以化
摘 要:计算创新方法的运用,会使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变得更有趣,使学生能了解计算真正内涵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使数学计算教学效率提高,从而改变数学教学现状。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创新;方法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计算是基础且非常重要,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长期感到枯燥、乏味,就会对计算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数学学习效率,同
摘 要: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之一,法治建设已经步入了正轨。小学生需要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遵循法律,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在法治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需要创立探究式、生活式教学,刑法、民法、行政法均要涉及,聚焦生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依法治国;探究式;生活式;聚焦生活   如今,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之一,法治建设已经步入了正轨。法治教育要从娃娃抓
摘 要: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的关键是教学思维与教学手段的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实现教育强国梦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教学改革;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通过对数学教材的深入探索,结合教学活动的动态化管理,提出对课堂组织自由性、开放性设计的理念,关注活跃氛围的营造,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创新思维,与学生保持密切的情感交流,点燃
摘 要: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这一科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科学教学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并且在小学教育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各地虽然开设了科学这一学科,但是还有许多小学科学教学没有达到新课改的标准。主要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展开讨论,并给出了几点具体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目前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是整个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基于此,简要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总结了课堂提问的特点和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优化路径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体现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平等的提问氛围,以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创设质疑性的问题情境,以
摘 要: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底蕴。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小学阶段的思政课,在课堂中充分挖掘并利用好传统文化因素,是完成立德树人这一任务的强劲推动力。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抓好传统文化,既可以达到育人效果,也可以实现文化弘扬。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道德与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教师要坚持“知行合一”的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效率。从结合生活教学,运用知行合一思想;指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知行合一思想;开展实践活动,实现教学做合一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   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实践性的学科,教师要践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