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星满天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y_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能够用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爱星满天》。
  教學难点:旋律不同的辩解和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爱星满天》进教室。请大家再听一遍歌曲,听完为歌曲取个好听的名字。(大屏幕出示没有题目的歌谱。)
  2、多数同学都能说出“爱星满天”这个名字。[ 设计理念:通过为歌曲取名字,让学生比较主动自然的集中注意力,进入音乐学习。]
  二、课题展开
  1、听完歌曲,你觉得爱星指的是什么? 揭示“爱星”的含义:爱星就是爱心。
  2、人们都说,每一颗星星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所知道的有关爱心的故事。教师总结: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只要心中有爱,只要心地善良,你就会伸出一千次手去帮助别人,就会有一千只手来帮助你.
  3、听赏歌曲:伴随歌曲播放来自生活中展现爱心的图片,看完说出心理的感受。[设计理念:脱离生活的教育是空洞的,对学生毫无意义。联系生活,使学生初步明白世界因为有爱而温暖。同时因为学生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自然在唱歌是会面带微笑的表情,为优美地演唱歌曲打好伏笔。]
  三、歌曲教学
  1、第一次唱:教师唱歌谱,学生带着幸福、快乐的心情小声跟唱歌曲。
  2、第二次唱:全体读歌词并巩固歌曲的旋律,再跟琴演唱歌曲。
  3、给予肯定。你们觉得歌曲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设计理念:在无意识中引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前两个乐句,要想优美,就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加强了轻声高位的练习。]
  4、第三次唱:分小组进行歌曲的演唱,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巩固歌曲。
  四、解决难点
  1、导入:对学生的演唱给予肯定。(分小组用星星图片给予奖励,看那个小组通过大家的智慧得到的最多。)
  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解决图片上的难题。
  ① 第一个卡片要求演唱“这是多么美丽的天空”这句话,非常容易。
  ② 第二个卡片歌词同第一句一样,但是旋律有区别,需要学生细心的观察。
  3、对比两张卡片上的内容,要求学生演唱并用身体表现出音高的不同。
  [设计理念:适当的手势、动作可避免出现学生学习的疲劳感,又可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乐感的环境。]
  ③第三张卡片是要求演唱歌谱。
  [设计理念:霍夫曼说:“音乐里面最先存在的,最能够用一种神奇的魔力把握着人们的情感,最美的东西,就是旋律。可见旋律在音乐中的重要性。把识谱教学有机的渗透在活动中,寓教于乐。]
  4、第四次唱:通过以上环节练习,解决了在演唱时音准节奏的问题,再来演唱巩固歌曲。
  五、升华
  1、爱星就是歌声和笑容,爱星还可以是什么?学生把自己的理解替换歌声和笑容五个字,并唱出来。
  [设计理念:这两个乐句仍然是变化重复,通过替换歌词,不仅能够把旋律唱得更准确,同时加深了对爱的理解。]
  2、结束:天空因为有了星星才美丽,世界因为充满了爱而温暖。就让我们手挽手、心连心唱出对爱的赞美,让爱星满天(齐读)。音乐响起: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设计理念:音乐源于生活,在音乐中体验爱的真谛。]
其他文献
我校于2011年开始进行《小班型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验课题工作,三年来,我们认真学习,制定方案,依据方案,积极探索,在实验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學习奠定了基础,同时,有效促进了我校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小班化教育”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十多个经济发达国家都已广泛实施,关于小班
身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来说,他能真正的感受到,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是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内驱力。在教学活动中,情感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可以说,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情感因素的重要。把情感因素运用到教学中,作用是无法估
一、基本情况  1、主持人姓名:汪丽  2、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吕德奎、吴晓静、王杰、于丽丽、王敏、李东波、方宇、张路路、闵健、张迪、宋雪娇。  二、工作报告(不超过2000字)  内容提示:本课题主要的研究过程与活动(开题、中期研讨和结题论证以及学术活动等方面情况);本课题的研究计划执行与变更情况(课题主持人、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成果形式、管理单位、完成时间等);研究计划与研究目标完成情况。(不
追求课堂的高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高效课堂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课堂,是“老师讲得好、学生学得好、学生有热情、学生满意”的课堂。现在新课改如火如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如何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的主动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营造氛围,自主学习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关键词】激发思维 参与 灵活性 创新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最怕的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失去兴趣,因为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推动力。乌蝇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人的个性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其中兴趣是人类参与活动、发展思维、提高认识的巨大动力。激趣就是激发学生自己乐意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呢?针对此问题,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现提出几点见解供大家参考。  一、观察细致,体味生活  观察是人
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是西瓜、甜瓜、哈密瓜等葫芦科植物上的一种重要的病原细菌。近年来果斑病的发生趋势有所上升,对我国哈密瓜生长造成严
【关键词】背景音乐 教学环境  一、概述  初中美术课中欣赏课占总课时量的比重在20%左右,欣赏课与其他学习领域的课不同,一般没有安排动手实践的环节。学生或多或少对过于理论化的讲解不感兴趣,难免会分神做小动作。如何将欣赏课上得更加高效是所有美术教师经常讨论的话题。《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的教学建议,在美术欣赏课中铺设背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