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方统治者延揽人才为己所用,为胸有真学的士人提供了一展平生所学的历史舞台。但是,并非所有的文人都能够如愿以偿或一帆风顺。集团领袖在选拔人才时有着自己的用人标准。从杨修、张松、祢衡、孔融等失意文人的悲惨命运来看,《三国演义》蕴含着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人才观。这些因素包括人才自身的主客观条件,用人者的心胸气魄与个人好恶,这些因素都来自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