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中零起点音乐内心听觉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是听觉艺术,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课程中,应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加强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而在“听”的训练中,不仅仅是音乐情感的体验,更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回归音乐本质的教学。本文针对我校高中学生音乐素养现状,初步探究对其音乐内心听觉培养的方法及意义。
  关键词:零起点;内心听觉;方法
  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以“听”和“唱”两种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这两种教学活动都离不开“音乐听觉”的训练,它不仅能解决在歌唱中的音准、节奏问题,更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程度,从而更好地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
  一、 音乐内心听觉的含义
  音乐内心听觉是一系列音乐概念在大脑中的运动与整合。它是借助音乐记忆,能内在地想象出声音的音高、旋律、节奏、音色,想象出音乐形象。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音乐听觉能力。
  二、 培养内心听觉的意义
  (一) 我校高中生音乐素养的现状分析
  我校是一所高中薄弱校,也是一所体艺特色学校。艺术生需要在两年内学习声乐、乐理、视唱练耳等科目,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空有一副好嗓子、好樂感是无法达到统考的要求,取得理想成绩。视唱练耳是其最为薄弱的环节,学生对于音乐缺少内心听觉的训练,对于音准、节奏缺少记忆和认知概念。在全校音乐活动方面,每年学校组织的“一二九”合唱比赛中,经常出现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音乐活动中最基本的要求。
  (二) 内心听觉训练有助于提高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我的专业老师曾和我说过:“乐器、嗓子只是一种音乐表达的工具,我们通过不同的乐器、歌唱将内心对音乐的概念及理解表现出来。”而在音乐演唱演奏中,音准、节奏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如果音不准、节奏不准确,就无法正确地表现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更无法准确表达作曲者的意图。
  因此,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不仅仅可以提高他们在歌唱时的准确性,还可以让他们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更好地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
  (三) 内心听觉训练有助于欣赏、合唱教学
  欣赏和歌唱是高中音乐课程的两个主要音乐活动。每年校内合唱比赛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上台紧张,唱的越来越快,与伴奏合不上。他们内心节奏不稳定,造成抢拍子。而在市区里的“一二·九合唱”比赛中,以多声部合唱为主。一个高水平的合唱团需要具备准确、稳定、和谐等素质,内心听觉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多声部合唱时音准的稳定性,做到口唱耳听,保持与其他声部的均衡和谐,从而提高合唱团整体的水平及素养,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欣赏教学则是贯穿整个高中音乐课程的活动,通过聆听欣赏音乐作品,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在内心听觉训练中包括对音乐旋律、调式、和弦、和声的训练,这些内心听觉有助于我们在欣赏作品时快速地对音乐片段做出反应,提高音乐欣赏及解读能力,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挖掘音乐作品内涵,提高音乐素养。
  三、 内心听觉的训练方法
  内心听觉的训练主要包括音乐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三个维度,其中音乐记忆力是内心听觉培养的重点。
  (一) 音乐记忆力训练
  内心听觉的建立离不开大脑的记忆,记忆力的训练一方面是靠长期机械化的训练,另一方面需要思维活动的参与。在高中阶段,我们主要建立学生的音高、音色、节奏的内心听觉。
  音高,指音的高低,它构成音乐的旋律,是音乐架构中的基础,也是灵魂。对于内心音高的建立可以通过对比模唱的形式开展。在一次竖笛培训中我获得一些感悟,当时老师在竖笛上吹了一个长音,让我们模仿,注意强度音色,依靠辨听,我们找到相应音高进行吹奏。竖笛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是规定的小乐器学习内容,利用竖笛吹奏,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觉意识。除了吹奏单音以外,还可以进行音程、和弦的训练。
  音色,指的是音乐的声音特性。在高中音乐鉴赏和艺考中,都需要学生具备听辨音色的能力。音色的听辨需要时间的积累,不断强化乐器音色,通过对比记忆,形成对音色的感知。
  节奏是音乐的骨干,对于节奏的记忆我们多指节奏型的记忆。在听记节奏中,多以节奏型为单位进行听记。节奏型的记忆主要依靠嘴念、手拍、笔记等方法强化。
  (二) 音乐感知力培养
  音乐感知力也称乐感,丰富的乐感可以帮助人们获得音乐作品带来的心灵的碰撞。它包括旋律感、节奏感、调性感、力速感、想象感等。音乐的记忆和感知、想象力的培养是相互融合的,音乐听觉训练不仅仅依靠机械的记忆,更依靠思维活动。比如在记忆音色时,除了反复辨听,也需要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大脑的联觉,将某种音色通过自己的想象或经验与事物联系起来,例:古筝的音色如流水;琵琶的音色如珠落玉盘等。
  音乐内心听觉的培养不是速成的,需要潜移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学生具体情况,根据上课内容适当的加入音乐听觉训练,同时注意复习回顾。
  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尝试,音乐内心听觉训练需要持续性、跟踪性,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更改学习方式难度等,不断提高其实践性和有效性。我也会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反思,多与同行交流,努力提高零基础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欣.浅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内心音乐听觉”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1(23):281-282.
  [2]王茜.试论音乐内心听觉及其训练[J].音乐天地,2007(2):44-46.
  [3]彭艳.论音乐内心听觉及其培养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45-146.
  作者简介:
  王笑雪,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栖霞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塑造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學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落实新课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积极落实情感教育,构建高效的音乐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感教育;作用;对策  音乐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开展,是国家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教育背景下,教
会议
摘 要:美术是一门艺术类实践学科,与其他的理论知识类学科有极大的区别,如何优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美术专业知识系统与绘画能力对很多一线的教师都是一种考验。而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创新、欣赏、动手实践能力,如何带动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样成了当今美术学科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切实有效地带动中职院校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稳步提升。
摘 要:小学阶段是一个懵懂、学习、发展、进步的阶段,对于每一科目的学习都需要老师以及家长各方面的指引与纠正,最重要的是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对于音乐欣赏这门课的教学,唤起学生们的求知欲与音乐感,使得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态律动在音乐欣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旨在详细分析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运用体态律动。运用好体态律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
会议
摘 要:我国的信息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近些年以惊人的速度崛起,获得迅猛的发展,并且对各个行业和领域中的生产经营方式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人民的生活方式也造成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领域掀起新一轮的改革热潮,这对班级管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高中班级管理为例,就信息时代下如何进行有效创新展开探讨。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中;班级管理;创新  一、 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渗透
摘 要:班级管理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所以需要中职老师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促使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本文通过具体分析积极心理学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策略,旨在提升中职班级管理的水平,为中职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班级管理  中职学生是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而中职教育与常规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各个课程都具有较强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