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逻辑关系建构主题词汇库的策略研究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lmn2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是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英语思维、掌握书面表达机能的主要途径。《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高中写作技能的要求是:能根据要求准确地描写事物,比较得体地表达见解,写出不少于120字意思连贯、结构完整、文体恰当、用词准确的短文。
  自《标准》实施以来,许多教师发现作文教学一直不尽如人意。基于《标准》的要求、目前写作教学现状和写作规律,我们提出了“高中英语作文教学中基于逻辑关系建构主题词汇库的实践研究”。基于逻辑关系建构主题词汇库即通过问题驱动、任务线索、头脑风暴等方法,引导学生就某一个话题的写作词汇进行汇总,并基于逻辑关系将其进行梳理、归纳,组成学生自己的主题词汇库的教学策略。
  二、基于逻辑关系建构主题词汇库的基本策略
  在高中英语作文教学实践中运用的策略有很多,建构主题词汇库过程中最基本的五个策略为:
  策略1:主题选择策略
  主题选择策略即以《标准》中27个话题为依据,以教科书中单元或模块主题为参考,以英语阅读材料和学生生活实际为依托,师生本着交际性、时代性、生活性原则,灵活地建构子话题的策略。选择主题时,教师应寻找与学生相关的,真实而有意义的子话题,力求新话题让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教师可利用领域、兴趣、热点话题等策略并寻找课外报刊、小说、英特网等资源,对《标准》话题进行灵活补充和拓展。
  策略2:诱导性策略
  “诱导性策略”作为本课题中最重要的教学策略之一,它包括教师利用材料、问题或情景诱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它一方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看作是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另一方面它也包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诱导性策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在原有旧知识基础上对新知识学习建构的过程。
  策略3:互动—归纳策略
  互动—归纳策略贯穿于基于逻辑关系建构主题词汇库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就某一话题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自由讨论,并以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方式挖掘学生头脑中各种信息、观点,选择可利用、有意义的素材内容,从而形成思路。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
  策略4:对应性策略
  对应性策略即根据文章体裁特点,相应地选择、确定主题词汇库的逻辑要点和主题作文逻辑脉络的策略。高中英语作文教学中,常见文体有记叙文、描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其写作特征和逻辑要点各异。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师生共建主题词汇库时所需思考的逻辑要点也各异。
  策略5:语意互动性策略
  语意互动性策略主要是指在作文教学的语言输出阶段,学生采用口头表达为书面表达作铺垫,将口头表达引导到书面写作的策略。为达到语意互动的目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口头报告法,让意识反映成为口头文字的形式。它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及时反馈所学知识,有利于作文教学的动态生成;另一方面它能使较沉闷的作文教学课堂更生动、活跃,促进学生语言输入的针对性。
  三、总结与反思
  (一)课题研究体会及心得
  在课题研究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次得到了很好的印证。通过本课题研究的开展,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加强。对照传统作文教学法,我们分析反思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它重视写前阶段的研究,与阅读和视听等语言技能相结合,体现了语言的有效输出建立在有效输入的基础上。本课题研究在实践中采纳“过程教学法”,重视“写前”和“写中”阶段,关注学生本身及培养学生写作过程中各种策略的运用和认知活动。
  第二,基于逻辑的主题词汇库的建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相关话题的语言素材,让学生梳理词汇,为语言的有效输出提供铺垫。
  第三,本课题所运用的问题驱动法、头脑风暴法和图式结构策略中的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还会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它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所必需的心理因素。
  最后,在语言输出上,本课题主张语言输出时采取口语报告(oral protocol)相结合的方法,增强语言学习的针对性和提高语言输入时的有效性。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过程,期间要经过长期的阅读与练笔,输入与输出的反复交替,尤其是词汇的掌握和运用非突击性的短期训练所能奏效。因此在安排写作训练时,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坚持严格的系统训练。
  (二)课题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课题强调写前阶段对词汇的梳理和思维脉络的形成,然而对问题的思考往往是多方面多层次多色彩的。要写好作文,学生语言的积累和生活的感悟必不可少。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有较自由的时间阅读积累语言,同时保证学生有较广阔的空间体验生活的真、善、美,值得广大英语教师探讨。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如何激发这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提高其写作能力,尚需进一步研究。由于本课题研究时间较短,主题词汇库的建构还未覆盖《标准》中所有话题,本课题成员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基于逻辑关系建构主题词汇库的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高中(十到十二级)所设语言能力目标.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李文中.语料库、学习者语料库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1999(1) .
其他文献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些现象往往比语文数学要来得严重。因为,语文数学上的学困生,家长一般都能给予一定的辅导。而懂英语的家长毕竟不多,因此,英语学困生问题成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一大瓶颈。如何转化这些学困生,成了英语老师的当务之急。  一、正确认识学困生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总会出现一些学困生。教师要正确认识了解这部分学生,要走近他们,更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英语
【摘要】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师间的团队合作形式, 可以取长补短, 集思广益, 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集体备课不仅能加强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 还可以通过研讨的方式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本文就提高初中英语集体备课的问题展开讨论, 试图找到提高其有效性的合理方案。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
【摘要】课堂讨论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活动, 是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探讨了基于教材内容上组织英语课堂讨论的类型、作用, 以及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一、引言  英语课堂组织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参与课堂的活动。“课堂讨论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活动,它不同于讲授法的单向信息交流, 也不同于谈话法的双向信息交流, 而是讨论者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赵叶,2003)《新课程标准》要求每
【摘 要】本文旨从“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以及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来论述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名著阅读,旨在交给学生一把打开“名著阅读之门”的金钥匙,努力给学生一个撬动“名著阅读之球”的支点,让学生在激发兴趣、提高认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的运作中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最终达到新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名著 阅读 支点  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
【摘 要】本文围绕小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论文首先梳理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概念,认为创造性思维能力,要通过大量的训练,经过培养与锻炼产生。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要不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强化他们的质疑意识;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与解决问题。期待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相关人士起到借鉴和启示的意义。  【
【摘 要】语音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有效进行初中英语语音教学,让学生轻松掌握英语语音知识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一些语音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音教学 初中英语 语音语调 发音规律  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内容包括字母和音位的发音,一般的读音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