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的四个“钱坑”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le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开出版社所需要多少资金,钱都会花到哪里?为什么总是缺现金?100万元新台币资本可能一下子就用完,就算有1000万也可能多撑不了多久,然后你就面临必须向银行贷款,或者向股东要求增资的麻烦。
  在你向金主交代钱花到哪里去之前,你自己当然应该先搞清楚创业资本是怎么不见的。你努力要求会计弄出完整的财务报表来,可是左看右看,就是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单看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很棒,公司每年都赚钱,股东权益一年比一年高。可是股利呢?有现金可分吗?没有。不但没有,反而还要向股东说公司缺现金,需要增资。报表不是说公司赚钱吗?怎么会钱不够?
  稍微内行一点的人就会知道,第一个要追查的地方,一定是库存(账)。公司虽然账上赚钱,但如果库存也同步增加,套一句业内术语,钱都赚到仓库里了。
  库存的书如果卖掉,公司就会有现金进账,但库存为何会增加,不就是因为卖不掉吗?库存卖不掉,现金进不来,资金当然就卡住了。库存在财务报表里属于资产项,库存增加等于资产增加,因此也等于股东权益增加。所以只看财务报表说本公司赚钱,是很危险的。(大部分创业期的出版社,库存一定会增加,你也一定需要够多的库存,才有办法应付经销商对你下的订单。所以库存并非越少越好,而是你得在多和少之间取得平衡。)
  因此库存是出版社的第一个钱坑。第二个钱坑则是在制品。这个会计术语指的是正在制作中,尚未变成书的成本支出。
  出版社是文化事业,从某个角度看,是个高尚的行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个前工业革命的行业。这一行的人都是文化人,都有才情,都有个性,也都不能忍受拘束、包袱、限制。因此写作进度、交稿期限,那是说不得、测不准的。(这当然是笼统的说法,事实上许多有成就的作家,爬格子就像修行一样,自律非常严谨,所有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绝大多数其实是不敬业的家伙。)
  只要出版社开得够久,编辑部就会累积在制品。有些是正常作业所需(每本书都会有制作期嘛),有些是不可抗力因素(人生总不免有各种意外嘛),有些则是太外行,以为既然是文化事业,就应该率性、自然,不能用进度管理来要求。
  一旦在制品累积越来越多,成书迟迟无法完成,你的公司就麻烦了。资金陷在在制品中,甚至比陷在库存书上还糟。库存卖不掉,多少还有一点机会,看看能否用清仓的方式消化,在制品则几乎没有清仓的可能。
  在制品如果不正常地增加,意思就是你有许多书始终停留在制作中。大部分延迟,你也许可以追踪到一个外部因素,作者、译者、摄影、绘图、外编、审稿老师等。但如果每本书都是外部因素拖累,你就要小心,恐怕是内部编辑力出了问题,才会招来那么多外部因素使出版进度失控。
  以上两个钱坑大概对任何产业都适用,但出版业还有第三个钱坑,其他行业则比较少见。
  出版社出书,差不多都有作者,只要有作者,你就得签约,签约的同时(或出书时)你都得先付一笔钱,这就是预付版税,我们的第三个钱坑。
  有时候你连作者的一个字都还没看到,就已经估算那本书会卖几本,早早把版税都付掉了。至于书什么时候会写完?什么时候可以付印?上市以后可否卖到预付版税已经付掉的册数?付钱的时候是没有人知道的。
  换句话说,前面两个钱坑,每一个都会连带影响后面这个。只要书做不出来、卖不出去,资金就不只陷在在制品、库存,也会陷在预付版税里。
  以上三个钱坑,加上第四个通称为生财设备的钱坑,合称出版社的“四大资产”──怎么钱坑又变资产了?这是同一件事情的两面说法。从会计科目来说,那四样东西都是你一毛不差花钱买进来的财产,你的公司有多少价值,四大资产是其中的核心。但从营运的角度看,每一笔资产都是从你的期初资本变成的,资金变成资产以后,什么时候会再变成现金,不容易预期,所以称之为钱坑也是实至名归。
  你的会计如果没有上述“四大资产”的概念,做出来的财务报表一定让你一头雾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所以想开出版社一定得要注意以下这条出版社的“钱坑原理”:本期损益-四大资产的增加=现金贡献
  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例来说,今年你赚100万,但你的四大资产增加了150万,这样你期末持有的现金,就会(因为一个负的现金贡献)少掉50万。现金贡献如果一负到底,累积超过你的期初资本,就是你开始掉头发的时候了。
  这个原理是苏拾平用来衡量出版社经营绩效的工具,可说是一个资深出版人结合理论与实务,苦心酝酿的智慧结晶,无论对出版业的经营者、投资者、从业人员,以及产业本身的体质,都有重大价值。
  这个工具对我们远远不只是个指标,它是编辑能力与营销绩效的考察工具(不只考察别人,也可以考察自己),也是穿透表象、理解出版行业运作本质的超音波透视仪。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进行了探索;并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如何对词汇进行分类教学,运用情景语境策略和话题活动等策略进行词汇教学,培养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的习惯,从而提高词汇效率和词汇运用能力。  【关键词】词汇教学 策略 情景语境 词汇学习 词汇运用  北师大版的英语教材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更加充分体现当前课程改革的最新精神和
<正> 今天开一个漫谈会,主要是交流和活跃思想,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出个题目,一是观念的变革问题,二是方法论的问题,这二者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问题,我先开个头,以后这种漫谈会希望经常举行,那就不出题目了,成为真正的漫谈,可以漫无边际,海阔天空。第一个问题,所谓观念,不外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果,因为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个无止境的过程,所以观念也必将随着这个过程的前进而不断地变革,以自然科学为例:古典物理学的主要概念是牛顿的力学,但是到了量子力学时代,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有了一次飞跃。在物
【摘要】本文主要从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和以生为本等方面探讨了激发思维灵感在高中语文教学法中的应用,以期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高中语文 问题教学法 思维灵感  随着新课改体系的逐步完善,高中语文作为基础教学体系的核心要素,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处理问题作为教学目标。所谓“问题教学法”是指通过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流程,以学生的发展和激
【摘要】目前知识主导时代,“学习社会”、“终身学习”成为热议,阅读是当前知识时代的基础。绝大部分小学中段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购书能力受到限制,学生父母的文化基础水平低等,这些因素都导致小学中段学生阅读范围狭窄、阅读内容较浅。培养小学中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小学 中段学生 阅读兴趣  当前,小学中段学生的阅读教学还不够,中段学生的阅读严重缺乏。对此,本文针对当前小学阅读
<正> “八十年代”是一个响亮的有号召力的概念,我们的青年人都以自己是“八十年代新一辈”而感到自豪。无疑的,八十年代是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走向繁荣昌盛的四个现代化国家的
【摘要】语感的培养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学习中一种有效的方式,是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感知和领悟的初级阶段,语感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还为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围绕小学语文教学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并对于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提出了几点相应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语感 培养  引言  小学是学生语文素养初成雏形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日后相
兴趣是积极主动地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它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功能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学科,尽管我们的生活与数学的关系较为密切,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师如果不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就难以启动他们的思维、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本文试从创设故事情境、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游戏三个方面对其略
【摘要】思想政治是对学生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的培养,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关键。教育本身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的目的也是培养和塑造人的过程,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所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联系密切,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提高人文修养,才能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人文精神
最近,起点中文网公布的一份作家支持计划,综合其过去发布的一系列措施,起点的此次计划将使网络作家真正成为一种职业,而且是既有保障又有高福利的金饭碗。这对于网络文学发展来说
两年前一本《退步集》轰动出版界和教育界,迄今两年半已经悄然过去了,兴奋热闹新鲜鼓噪渐渐停歇——话题淡去,但问题犹在。于是陈丹青在2007年4月出版其新作《退步集续编》,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