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翼无人机载SAR杠杆臂误差补偿算法

来源 :计算机仿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41593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旋翼无人机作为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移动平台,为了提高机动灵活性,但是同样也会带来剧烈的飞行扰动。通常借助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实时获取雷达位置是常用的机载SAR运动补偿方法,但是GPS天线和雷达天线的安装位置在空间上并不重合,而二者之间的空间位置差被称为杠杆臂,杠杆臂的存在使得GPS测量结果并不能真实表征雷达天线位置,直接使用GPS测量结果将使得运动补偿出现偏差。提出的杠杆臂补偿方法,能够根据GPS测量结果实时解算雷达天线位置,从而使用更为准确的雷达运动参数补偿误差,获取高精度高质量的SAR图像。从旋翼无人机运动模型入手,分析了杠杆臂误差对成像的影响,并给出了依据GPS和姿态数据演算的雷达天线位置。最后,在仿真的基础上引入了实测的旋翼无人机的运动数据,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Research Rotorcraft UAVs are used as the mobile platform o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n order to improve maneuverability, however, it will also bring about severe flight disturbances. It is common practice to obtain the radar position by means of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However,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s of the GPS antenna and the radar antenna do not coincide spatially, and the space between the two Position difference is called the lever arm, the presence of the lever arm makes the GPS measurement results do not truly characterize the radar antenna position, the direct use of GPS measurements will make the motion compensation bias. The proposed lever arm compensation method can calculate the position of the radar antenna in real time according to the GPS measurement results, so as to compensate the error with the more accurate radar motion parameters and obtain the SAR image with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quality. Based on the rotor UAV motion model, the influence of lever arm error on imaging is analyzed and the position of radar antenna based on GPS and attitude data is given. Finally,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the measured rotor UAV motion data are introduc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roved algorithm.
其他文献
随着语言翻译规模的不断扩大,翻译数量与翻译类别逐渐增加,译者工作量剧增。提出了基于Web的协作翻译系统设计思路,以协作翻译系统为平台,运用协作理念,设计在线协作翻译模式,重点
月球返回舱高速返回地球,再入动能非常大,使得月球返回舱的再入制导精度难于得到保证。采用传统的制导方法很难同时满足精度、航程、过载和热量等要求。针对以上不足,为了设
空间阵列在探测地面动目标时会遇到极强地杂波,使得无法有效探测目标。传统波束域降维空时自适应处理算法采用固定辅助通道选择方法,而没有考虑目标的运动特性,所以对于杂波对消效果欠佳,导致检测性能不够理想。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波束域降维空时自适应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目标运动特性的自适应辅助通道选择算法,能够有效改善输出信干噪比,提高目标检测概率,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可以应用到空间阵列探
针对动压-过载约束下的无人机追逃机动控制问题,为优化设计,提出了采用微分对策的时间最优机动决策算法。首先建立无人机追逃质点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双方极值原理,建立系统
阐述了模型校核的意义和作用。对模型校核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属于模型校核范畴的仿真中的系统状态不连贯问题的基本概念、产生原因、存在和表现形式进行了说明。指出,解决系统状态不连贯问题的关键是以要求的精确度检测到系统状态不连贯的发生。分析了已有的解决系统状态不连贯问题的三种方法,并进行了优、缺点分析。提出了一种新方法 -预测法。利用上述方法,最多进行两步最小步长仿真,就能够以要求的精确度检测到任何一个系统
主要研究中继星快速机动时的控制问题。设计多输入多输出特征模型的自适应控制律,结合逻辑微分控制律、逻辑积分控制律,进行卫星本体快速机动和天线指向跟踪控制;利用由Newton-Euler方法建立的挠性多体卫星的混合坐标方程动力学简化模型进行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特征模型的自适应控制器能够保证卫星和天线的快速机动性和控制稳定性,并与传统的PD控制方法相比有更好的控制精度,同时系统参数改变时具有很强的鲁
飞行器在轨精度跟踪优化问题,根据在轨服务任务需求,针对非合作翻滚目标航天器的自主接近跟踪问题,首先从采用视线坐标系表示的轨道动力学方程和修正罗德里格斯参数表示的姿
研究GPS信号的优化定位问题。GPS在大气层传播中,信号要受到不可抗拒的电离层和对流层电磁波干扰,加之大城市或山区高层建筑物及树木等对信号的影响,会导致信号的非直线传播,造成定位存在多路径效应。传统GPS抗干扰定位算法主要针对静态绝对定位,对于产生多路径效应的动态干扰,定位结果跳跃较大,稳定性差。提出了一种加权约束残差修正的工程GPS抗电磁波干扰定位算法。利用数据组合方法,对工程GPS测量信号进行
研究超声波束在管道内的反射对超声波流量计精度的影响。由于流体在管道内流速分布状况存在差异,使超声波流量计修正系数受流体的流动状态影响造成测量误差。为改善由于传统声道分布在通过管道中心轴线的位置而不能全面地反映整个横截面内流场分布的现状,提出将声道布置在弦上且反射声道均处于同一平面,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等进行数据采集及处理,对比得出反射声道的流速分布修正系数的稳定性高于单一分布声道,降低流动状态对测量
为了准确预测复合材料与金属接头胶接承受不同载荷的强度,对区域的胶层建模方法及建模精度进行了研究。提出建立了胶层的三种模型,即忽略胶层共节点方法、将胶层划分简化有限元模型以及精细有限元模型,并对以上模型施加相同载荷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忽略胶层的建模方法与基准模型误差达到9.7%,而有胶层的模型与基准模型的误差仅为0.6%;简化模型和精细模型与理论值在整体应力水平及整体应力分布上相差较小,精细模型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