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与湘西州产业结构调整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ky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在介绍循环经济的由来、内涵和主要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湘西州传统产业发展的概况和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对湘西州传统产业的战略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策。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湘西州
  
  一、循环经济的由来及主要优势
  
  循环经济模式是在当代世界面临经济高速增长,环境状况日趋严峻,资源相对缺乏的形势下,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相协调而提出来的一种现实的发展战略选择。自1997年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协会提出《循环型经济构想》以来,循环经济理论有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并且不断地在世界很多国家得到推行。
  循环经济实质上就是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其优势在于:第一,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所构成的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则根据“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物,最大限度地减少末端处理。第二,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传统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短缺与枯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对经济社会、人体健康的重大损害。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第三,循环经济可以把生产和消费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循环经济则可以将生产(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两者都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
  
  二、湘西州的产业结构现状以及对循环经济的需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省的“西北门户”,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全州总面积15486平方公里,现辖吉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永顺、龙山8个市县,人口259.3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8.7%。州府设在吉首市。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各个产业的发展作为支撑。因此,湘西州经济发展的关键仍是产业结构的问题。归纳总结起来,湘西州产业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工业总量极为缺乏。2006年全州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79亿元,实现利税总额6.5亿元,全州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88亿元,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53.9%,就现在全州的工业主要支柱来说,全州的工业主要力量就是湘泉集团、龙山烟厂、花垣东方锰业、保靖喜阳、泸溪金天铝业等几大从事酒烟生产、矿产品、农产品初级加工的公司组成,除湘泉、龙烟外,其他企业主要从事的是农产品、矿产品初级加工业。
  二是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依然较大。2006年,全州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9.7%、37.7%、42.6%。湘西州的第三产业在近年虽有较大发展,但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依然较低。而且在第三产业内部,传统低层次服务业占有较大比重。
  三是加工深度浅,“产业链”短,污染严重,资源利用极不充分,现在企业从事的生产基本上是产品的粗加工,对生产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排污设施落后,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四是特殊的经济结构。虽然因地理的局限造成工业不发达,但是却给旅游业、生态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环境。就旅游来说,湘西州现在已是形成相当规模,蓬勃发展,永顺、凤凰是两个旅游大县,另外还有吉首德夯、矮寨等风景区,旅游业收入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来源,就全州来说到2006年底旅游业创造的价值已经占全州GDP的13%。就生态、环保来说,全州共有各级自然保护区2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县级20个,总共占地309.6万亩,占全州土地面积的13.35%,占全州森林面积的33.8%。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业、环保生态业的发展成了湘西州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
  因此,在这种工业不发达(且工业经济的发展严重违背循环经济的原则)而又以旅游业和环保生态业为重要发展取向的现实条件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的应用与实践成了湘西州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的选择。
  
  三、湘西州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一)加强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树立循环经济发展观念
  目前,湘西州经济发展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经济发展的思路上,为了顺利推进湘西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这种传统思维方式,树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观念,将“高效益、低资耗、低污染、高环保”的意识引入经济发展思维,在经济活动中树立“循环物质流动”观念,将生态、能量的规律引入经济发展中来,和经济规律共同指导经济发展。同时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要求、模式等进行了解,确保在实践中能够顺利推行。
  (二)制定切实可行、有力有效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在对当前湘西州的工业现状和发展取向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之后,就要找准差距、找出问题,主要从“产业关联”、“共生”等方面入手,延长现有企业产业链,发展关联性企业,将所有产业相互构成一个有机生态系统,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关联性生产,实现企业(产业)间的“共生”。促进现有工业、新发展工业和环保生态业、旅游业的有机联系,使工业、环保生态业、旅游业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交融。促进生产和消费的有机融合,走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建立废物回收利用体系,建立共生性企业生态网络,逐步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三)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加强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
  在整个湘西州经济运行发展中,要充分利用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将循环经济引入到发展的实践中来,并且认真探索湘西州循环经济发展的实地模式。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纽带,以市场运行规则为准绳,积极推进市场机制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使整个企业网络中的企业实现共生共利。同时加强政府引导,在对现有工业、农业进行改造的同时开发管理好旅游资源,规范生态保护区的生态建设,加强旅游和生态环保业的发展,让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与工业、农业同步相互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共生。也要进一步加强除生态区、旅游区外的生态、环保建设,推进生态城、生态镇、生态村的建设步伐。
  (四)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
  湘西要发展循环经济,要立足于现有的产业结构,改造落后的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在发挥本地的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循环经济稳妥的进行。目前湘西的优势产业在于旅游、农业等,而且从目前湘西州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这样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
  
  调整湘西州产业结构,必须在对现有工业进行改造时,提高对农产品、矿产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工艺水平,降低对资源的浪费,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管理和治理,提高企业处理污水、废弃物的能力,让废物进入到下一个企业生产流程;关停资源严重利用不足、污染程度大的企业及厂矿;更新初级加工的设备,提高资源的“出材率”,引进、发展“高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率、低能耗”的高新技术,深化农产品、矿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企业内部产业链。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发挥湘西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绿色产业
  湘西的旅游资源丰富,凤凰古城被认为是我国最美的两个小城之一,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湘西州要利用好这个资源,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资,在交通、宾馆、服务等方面加大投资,更好的为游客提供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湘西旅游;此外,提高旅客在湘西的旅游舒适度,让游客停留在湘西的时间更长,为湘西州旅游业的发展获得更好的附加值。
  (二)关停资源利用不足,污染程度大的厂矿企业
  湘西目前的工业比较薄弱,很多都是机器设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而污染和浪费严重。需要加大对环保、资源方面的扶持,提高资源税,运用市场和政策的手段使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的企业退出市场。
  (三)改造农产品、矿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企业内部产业链
  加大农产品的深加工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改变原有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低,而利润都流失到别的企业的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湘西州的经济总量,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湘西州居民的收入。湘西州的矿产资源丰富,而过去单纯的靠卖初级矿产品或者简单加工后再卖出,这样一方面利用率低下,另一方面不利于湘西经济的后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就需要延长企业内部的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利于湘西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沙景华,刘晶,田巧芳.以循环经济促进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天津发展循环经济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05(6).
  2、朱兆良,薛蓓儿.大力发展我国循环经济[J].中国青年科技,2005(3).
  3、石磊,张天柱.浅谈北京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J].科技潮,2004(12).
  4、郭思哲,李希昆.关于构建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的思考[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1).
  5、许焕岗,魏伟.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科技潮,2004(4).
  *本文为湖南省社科联基金项目《加快民族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603047c)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作者为该单位副教授,并担任该单位副院长)
其他文献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集群已具相当规模,便捷的路网促进了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形成,也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由于该区域道路联网成片,具有很强的关联
根据民事责任的原则规定,因自己的错误而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一方必须赔偿损害.这条普遍性原则也适用于公证人.当公证人未能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客户部分或者全部丧失了他通过办理
本文在评述西方国家公务员监控系统的基础上,概括分析了其监控系统的多元化和双向化格局,以及这种格局所呈现的系统性、制度化、独立性和双向性运行特征.目的在于比较我国公
本文系应邀概要地阐述我关于亚相容逻辑的认识,以及我本人在该领域的位置.简便起见,我聚焦于所谓“强的亚相容逻辑”,即一种特定的应用路径(应用于“(真值)盈余理论”)上的亚
期刊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民的生活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农民收入少且增长缓慢,社会福利待遇低,社会保障差,税费负担重。解决农民贪困的根本出路在于
江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后,中央统战部理论学习中心组立即召开扩大会议,连续两次组织副局级以上干部,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并对统战干部和统一战线成员深入学习江总书记重要讲话进行了
构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在我国已形成共识。但如何统一、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仍不够清晰甚至有诸多争议。就制度科学性而言,以土地权利为基础建立不动产统
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站在历史的高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迈进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rn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希望融入世界贸易的大舞台.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酝酿、准备复关事宜,并于1986年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