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冒险行为的教育现象学考察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vide2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期是冒险行为的高发期.把冒险行为定性为问题行为虽有合理之处,但未能考虑冒险行为之于青少年存在的意义,导致了青少年立场的缺失.从青少年立场来看,冒险行为是青少年解决其成长问题的行为,是其内在精神世界的外部表征.依循教育现象学的立场,首要和根本的不是去矫正教育者眼中的冒险行为,而是立足于青少年自身,走近青少年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体验.教育实践转向青少年立场,教育者要做到从习惯性思维转向反思性思维、从客观解释转向生命体验、从行为控制转向关系建构.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大学生线上学习时情绪状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班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安徽省北部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三部分组成.结果 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线上学习期间能合理规划学习生活时间,学习状况良好,PHQ-9≥4检出率为47.13%,GAD-7≥4检出率35.65%,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的年级、专业、与家庭的关系和线上学习状况等因素影响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结论:线上学习期间,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个性化的辅导
探讨人格特质与人际困扰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机制,为预防和改善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干预策略和理论支持.采用网络成瘾量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施测.结果发现神经质、精神质、人际困扰与网络成瘾均两两显著正相关;外倾性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外倾性与人际困扰显著负相关.通过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精神质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外倾性负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人际困扰在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其中人际困扰在神经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人际困扰在精神质、
“凿壁偷光”作为勤苦读书的教育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但是,这则故事既不载于正史,也不发生在科举流行的时代.通过梳理,可知凿壁偷光经过了笔记记载、类书辑录、诗词谱写等多重流转,最终被人作为确信无疑的史实.而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及早施教的原则,科举制度的兴起,更给了这一故事塑造的力量.在凿壁偷光的背后,其实是承载着家庭对子女,个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