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ython的在线考试与分析平台

来源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在线教学如火如荼,由于缺乏合适的本地化平台,在线考试的发展相对缓慢,试卷的批改和分析通常占用了教师较多的时间.针对以上问题,利用Python开发在线考试与分析平台,教师将Excel格式的题目导入平台,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自动组卷,系统自动对客观题进行判分,利用Pandas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利用Bokeh进行可视化展示,便于学生进行在线考试,减轻了教师批改分析试卷的负担,简便易用.
其他文献
针对机载嵌入式系统设计中通信接口协议的多样化和实现通信接口协议的FPGA逻辑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特点,分析了机载嵌入式系统设计常用的标准通信总线协议,提出了一种软件可配置的多标准通信总线协议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通信协议控制器可以通过软件定义和硬件重构方法来实现多个标准通信协议的IP核,可以取代常用的机载设备通信协议,从而减小了FPGA逻辑的开发成本,增加了FPGA逻辑的复用性,在机载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同时为其他软件可配置的FPGA控制器的开发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提出了一种用于航空信息处理系统的多路千兆以太网实现方案,具体是使用以太网交换芯片与以太网物理层(PHY)芯片相结合,通过变压器连接到网线实现多路以太网交换功能.在器件选型中采用全国产化方案,能够通过硬件电阻或使用单片机利用软件方式配置以太网相应状态,并给出了在系统调试过程中所出现的两种故障模式及解决方案,经测试并与系统联调验证,该模块可靠稳定,满足设计需求.
首先最新IPv6发展趋势,分析了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和转换技术三种主要的IPv6过渡技术部署的复杂程度和扩展性等方面优缺点,指出随着设备、系统和网站群等应用对IPv6支持程度的提高,双栈技术是大型园区向IPv6过渡的最佳方式.然后以上海科技大学园区网为例,设计了一种端到端IPv6双栈部署方案.通过从园区运营商宽带接入,到园区和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再到网站群服务器端到端部署IPv6和IPv4双栈方式,支持了校内外用户IPv6和IPv4双栈访问高校网站群.在部署时,通过设计多服务器同时发布方式,做到业务平滑迁移,
为了更好满足5G网络超低时延、超大带宽和智能灵活等承载要求,改善传输网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程度不足的问题,对5G传输网SPN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5G网络下传输网的新架构——切片分组网(slicing packet network,SPN)的架构及其关键技术,介绍了面向5G传输网的SPN组网架构及其技术特点,以及网络切片对传输网的技术要求;然后,进一步分析了SPN与5G网络切片独享硬切片和共享集客硬切片两种对接方式和方案,提供了SPN传输网试点组网的技术方案.
针对教育数字化所产生的数字教育资源总量巨大、平台结构异化严重、资料共享应用乏力等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型.从分析当前资源平台建设技术入手,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特点,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型,并在开放大学资源平台进行实践应用.应用表明平台达到了整合数字资源、消除资源异构、提供个性服务的目的,能为促进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