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IPv6的高校网站群部署方案设计

来源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最新IPv6发展趋势,分析了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和转换技术三种主要的IPv6过渡技术部署的复杂程度和扩展性等方面优缺点,指出随着设备、系统和网站群等应用对IPv6支持程度的提高,双栈技术是大型园区向IPv6过渡的最佳方式.然后以上海科技大学园区网为例,设计了一种端到端IPv6双栈部署方案.通过从园区运营商宽带接入,到园区和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再到网站群服务器端到端部署IPv6和IPv4双栈方式,支持了校内外用户IPv6和IPv4双栈访问高校网站群.在部署时,通过设计多服务器同时发布方式,做到业务平滑迁移,迁移过程不影响用户访问.部署完成后,上海科技大学用户已全面支持访问IPv6外网,并支持网站群的内外网IPv6访问.该方案具有平滑、安全、彻底等特点,为高校和大型园区IPv6部署规划以及后续全面实现IPv6提供一种较为通用的参考架构和部署方法.
其他文献
针对机载嵌入式系统设计中通信接口协议的多样化和实现通信接口协议的FPGA逻辑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特点,分析了机载嵌入式系统设计常用的标准通信总线协议,提出了一种软件可配置的多标准通信总线协议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通信协议控制器可以通过软件定义和硬件重构方法来实现多个标准通信协议的IP核,可以取代常用的机载设备通信协议,从而减小了FPGA逻辑的开发成本,增加了FPGA逻辑的复用性,在机载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同时为其他软件可配置的FPGA控制器的开发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提出了一种用于航空信息处理系统的多路千兆以太网实现方案,具体是使用以太网交换芯片与以太网物理层(PHY)芯片相结合,通过变压器连接到网线实现多路以太网交换功能.在器件选型中采用全国产化方案,能够通过硬件电阻或使用单片机利用软件方式配置以太网相应状态,并给出了在系统调试过程中所出现的两种故障模式及解决方案,经测试并与系统联调验证,该模块可靠稳定,满足设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