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能力考试改革对“CEF”的借鉴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_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已经举行24年的日语能力考试在2005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改革重点在于着力检测应试者运用外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际能力。欧洲委员会组织语言专家编写的《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同纲领》对欧洲多种语言的教学和评价提供了参照标准,共同纲领的核心部分就在于通过对能力指标的规范,从而引导学习者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在提高交际能力上,日语能力考试和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同纲领找到了交界点。
  关键词:日语能力考试 改革 CEF
  
  1 前言
  
  日语能力考试由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和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共同负责组织实施,自从1984年开始第一次日语能力考试以来,能力考试经历了24次(截止到2007年),全世界参加考试人数在2006年已经达到43万7千多人。一方面,近来日语能力考试被作为留学、就职、公司内晋升的重要参考标准,另一方面,要求日语能力考试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此,经过酝酿,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和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在2005年设置了日语能力考试改革委员会(日本語能力試験改善のための検討会)。委员会汇集了30多名日语教育、语言教育和考试理论相关的专家,会同8名委员会工作人员,就考试改革作了大量研究和论证。
  日语能力考试改革委员会,2007年5月在东京召开的日语教育学会春季大会上,发布了日语能力考试改革阶段性报告。公布了考试的改革方案。
  
  2 日语能力考试改革新动向
  
  2.1 改革的宗旨
  改革的宗旨在于着力检测应试者运用外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目前为止的日语能力考试,考查的是应试者的词汇、语法、听力等,即重点在检测应试者的「受容能力」(掌握多少),而对于「産出能力」(运用掌握的知识输出语言能力)涉及太少。体现在四种技能上就是轻“说”和“写”,重“听”和“读”。改革参照欧洲共同评议标准,重视「行動中心主義」,也就说考试重点放在检测应试者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2.2 评价标准的变化
  目前为止,能力考试以掌握多少汉字、多少词汇、学习日语时间总数、掌握多少语法点等作为评价标准。即,为达到相应的级别,必须掌握规定的词汇和语法。而新的评价标准则是,达到这个级别能够做什么。比如说,达到某一个级别后,到社会上可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样,就给用人单位判断应试者的日语能力提供了更直观的标准。
  2.3 由四级别改成五级别
  目前的能力考试分为四个级别,改革后,在二级和三级之间再增加一个等级。这是为了缩短二级和三级之间的距离而作的变化。分为五个等级后,新的一级实际上就高出原来的水平,只有拥有足够高的语言运用能力才能够获得这个级别。对应试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通过一级将会更难。
  2.4 强调等量等化,一年分两次实施
  目前的托福考试(TOEFL)和汉语水平考试(HSK)等作为全世界规模的考试,其在考查应试者能力上要更科学,换句话说,具备同一能力的人,不管参加哪一年的考试,得到的成绩应该是大体相当的。能力考试也会参照这个标准来出题。另外,隨着应试人数的增加,为了给应试者更多的考试机会,改革后将会一年实施两次考试。为了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此项改革将会在新能力考试实施后的两到三年后实施,即2011年左右。新考试的实施日期,暂定在2009年,在这之前将会开展大规模的考试试验。实验对象很可能涉及到我国的部分高校。
  从改革的新动向来看,在内容和评价标准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内容上,考试重点放在检测应试者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达到这个级别能够做什么将成为新的评价标准。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评价标准上都是对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同纲领的借鉴,下面来分析。
  
  3 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同纲领
  
  3.1 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同纲领概况
  为了推进文化交流和充分发掘欧洲语言多样性资源,为欧洲发展服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委员会(Council of Europe)就提出欧洲语言发展规划,努力创建一个共同语言教学与评估体系,这样既可以作为各国公民所达到语言水平的参照系,又有利于不同教育体系国家间的合作和交流。经过欧洲内外的语言教育专家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出版了一系列有关语言学习和评估的专著,对欧洲语言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90年代中期,欧洲委员会开始把这些语言评估等级划分予以整合,结合语言交际理论和教学要求,创建一个共同的语言教学与评估纲领,为欧洲委员会各成员国的语言教学大纲、课程、考试和教材等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基点。经过10余年的努力,2001年,《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同纲领》(以下简称CEF)最后定稿,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同纲领(Council of Europ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简称“CEF”。 简言之,“CEF”不仅为教师在教学时提供评价标准,也为外语学习者自我检测提供参考。由于其不是针对某种语言,所以具有极其广泛的运用和指导意义。它的核心内容是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即,达到这个等级会做什么,也就是说,只有做到这一步才算符合这个等级。它摒弃了传统的测试,以考察语言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所以具有非常强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为此,日语能力考试也借鉴了这一点。
  3.2 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同纲领的能力指标体系
  “CEF”将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等级分为六个:Al,A2(基础使用者);B1,B2(独立使用者);C1,C2(熟练使用者),同时建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划分得更细。由于版面限制,本文只以基础使用者Al和A2为例介绍。表1是对总体的一个能力评价,表2则是分技能用能力陈述句(Can-do Statements)来描述。
  
  从以上两个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总的指标还是具体的能力评价标准,均采用能力陈述句形式,不管掌握了多少词汇,也不问掌握了哪些语法,重点在于在这个等级下能够做什么,即采用“能够……”,“会……”的形式来描述学习者的能力水平。“CEF”是一个语言评价参照体系,虽然不要求欧洲各国强制执行,但是,它提供了一个评价欧洲各种语言的共同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4. 结语
  
  由于日语能力考试目前的局限性,要求对其改革,但是,改革究竟要遵循什么原则,怎样改,改什么,如何来贯彻实施,这些都是难题。本文介绍了“CEF”中的核心内容,即通过对学习者能力水平的描述来给教学和学习提供参考,教与学的重点放在了交际能力上。日语能力考试改革委员会正是以此为突破点,着手对现有的考试内容和方法作改革。针对这一系列变化,我国的日语教学该如何对应,如何借鉴“CEF”,这不仅是如何适应考试改革提高通过率的问题,更是改善教学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何艳铭,冯增俊.走向新世纪的欧洲语言教学——《欧洲语言教学与评枯共同纲领》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86-90.
  [2]国際交流基金·日本国際教育支援協会.日本語能力試験改定中間報告[R].日本語教育学会春季大会予稿集,2007.
  [3]日本国际交流基金(2007).実施国·地域別応募者数·受験者数(EB/OL).http://momo.jpf.go.jp/jlpt/j/result.html,2007-10-20.
  [4]吉島茂·大島理枝他訳.外国語教育Ⅱ―外国語の学習,教授,評価のためのヨーロッパ共通参照枠[M].東京:朝日新聞社,2004.
  [5]Council ofEurop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Learning,,Teaching,Assess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史诗的创作背景,以北欧文化与基督教文化融合的观点对史诗中表达的命运意识进行了阐释,联系史诗文本中对生命的认识,剖析其命运的悲剧意识,以及对此种意识的消解。  关键词:文化融合 命运 悲剧 抗争精神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其肇始于公元五世纪盎格鲁—撒克逊逐人渐定居英格兰时期,也就是古英语时期。当时的英国人民在日常的劳作和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口传故事,代代吟咏,辈辈相承。《贝奥武夫》
摘要: 本文讲述了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概述,叙述了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优点,分析了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存在的困难和开展工学结合教育的具体模式,以解决工学结合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矛盾。  关键词: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具体模式 教学管理    一、引言    工学结合是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学中有工,工中有学”的办学形式。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百年而经久不衰,主要在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
摘要: 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精心预设学情,铺垫生成基础;把握语文教学的“度”,创设生成空间;捕捉错误资源,引领智慧生成。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 生成基础 生成空间 智慧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
摘 要:在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西部地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也日趋多元化。本文以石河子大学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背景、依据、培养目标和定位、课程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问题。  关键词:西部高校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适应中国对外开放
摘要: 本文在分析传统英语口语教学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如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多媒体环境下开展英语口语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1. 前言    随着我国与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证明,与其它非英语国家的教学成果相比,我国学生的口语水平堪忧。现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意识到使用英语交流的重要性,
摘要: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思想与现代高职教育的目标相一致。本文作者从多元智能理论的出发,结合多年从事高职英语教育工作的实践,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英语的指导作用。并且提出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高职英语应用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蓬勃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我国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169所,占高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品德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课程,多年来几经修订,具有理论观点新、知识点多、可读性材料容量大的特点,且每周只安排两课时,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改进课堂教学,科学安排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准确把握教材,科学构思教案    改革课堂教学,首要问题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依据教材设计教案。认真备课是教学工作之首。因此,在备课中必
美术欣赏课是拓展学生审美兴趣、审美情感,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为主题,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这对美术教学是颇有补益的。那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呢?下面谈谈本人实践中的体会。    一、巧用语言艺术,感受美的意境    通过语言艺术,能让学生更快进入美的意境,这十分重要,这能激起学生想学习美术,爱好美术的欲望。首先,语言要形象生动,虽然在上美术欣赏课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具,但语言仍
摘 要:日语中,自动词大量使用在「N を V」结构中,并且由于「ヲ格」助词的使用,很多时候能够传达出说话者的某种感情色彩和情绪。本文拟对「N を V (自动词)」结构的用法作一个归类整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其它格助词对比,对句子中由于「ヲ格」助词的使用而带上的某种感情色彩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N を V (自动词)」 移动自动词 感情色彩 情绪    学习日语的中国人、尤其是初学者很容易
摘 要: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质疑一直伴随着现代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笔者以为,目前对造成语文教学低效的原因的探讨忽视了一个重要原因,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大量的“非语文”现象。本文由此出发,考察了语文教学中“非语文”现象,并把它分为“泛语文”、“伪语文”、“反语文”,希望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惕。  关键词:语文教学 非语文    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质疑一直伴随着现代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几乎成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