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分段式学制模式下的课程衔接创新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对部分实施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的院校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意义,并对课程衔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提出创新课程衔接模式的途径,以提高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满足社会对市场营销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市场营销 中高职 分段式学制 课程衔接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创新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XJK012CZJ023);湖南外贸职业学院院级课题成果(编号12YB07)。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49-02
  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中高职衔接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衔接,职业教育作为定向教育,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衔接更为重要。中高职学制衔接模式可分为两种:一贯制衔接模式和分段式衔接模式。前者主要有“五年一贯制”衔接模式,后者主要有3+2/3+3模式和4+2模式两种。完成三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毕业生,通过特殊的招生考试(3+X招生考试),到专业对口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二至三年,这种中高职衔接的模式为3+2或3+3模式,这种模式将中职与高职相互衔接起来。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中高职衔接后出现的课程重复开设,技能课操作要求雷同的现象很普遍,本文主要就分段式学制模式下课程衔接模式进行创新研究。
  一、分段式学制课程衔接模式创新的意义
  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分段式学制模式中,高职招收的是中职学校专业完全对口的市场营销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这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培养高质量的高级营销人才,有利于缓解高职院校招生生源紧张的问题,也有利于中职学生继续接受高一层次的教育。但由于高职班所招收的不仅是中职毕业生,还有普通高中毕业生,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实践技能差异很大,要同时对这两种不同生源进行授课,存在困难;还由于这种模式往往是由两种不同层次的学校实施,教师对中、高职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预期实现的目标的理解不一致,要开展课程的实质性衔接有一定的差距,容易造成授课内容的重复,或中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在高职阶段与高职层次要求存在脱节等问题。目前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实施分段式衔接的中高职学校,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开设中,基础的专业理论课程,核心的专业技能课程的开设基本一样,只是采用的教材略有区别,对于中职升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基本是重复学习,挫伤了中职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如何设置和安排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教学直接关系到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实施效果。
  二、分段式课程衔接的现状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目前没有全国统一的的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更多由地方对口的高职院校来决定高职阶段课程的开设,具有地方性学院特点。分段式学制下的高职班学生在中职学习三年,通过对口升学,成绩合格考入联合办学的高等院校学习二到三年,调研了解到市场营销专业分段式学制下课程衔接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很多中高职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衔接,中高职在很多课程科目开设方面存在较多的重复现象,例如市场营销学基础,人员推销,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学等核心专业课程的开设基本一样,调研、人员推销等课程的技能操作环节的训练要求也基本相同;课程内容重复多,没有层级和梯度的区分,体现不出渐进、深化、提高的逻辑关系,知识点的具体内容,知识点和技能考核点也重复率高;课程培养目标和培养手段雷同的情况多,没有体现中高职培养层次的不同;中高职课程结构体系比较守旧。从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实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来看,课程的衔接模式有待创新,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人才。
  三、分段式学制下课程衔接的创新途径
  1.开发系统的课程体系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这种中高职各自为政的现状急需改变。解决这一现状,首先应该发挥政府和主管单位的宏观调控的职能,这也是发达国家与国际组织的通行做法。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职业教育专家从管理的高度和宏观层面,根据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特点,结合市场营销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于不同层次营销技能的掌握要求,制定中高职贯通的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课程体系,课程预期实现目标,课程内容框架,课程结构,课程培养目标等,为实施分段式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学校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明确界限。其次是合作的中高职院校应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下共同商讨制定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统一的课程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在课程开设时间安排、教材选用、课程教学内容衔接上进行统筹规划,一体化设计,形成连贯有序的有机整体,可以较好地避免课程设置的重复问题。
  2.分层确定中高职课程教学内容
  同一课程难免教学内容的重复,要避免这一情况,主要的做法应该根据市场营销专业中职与高职的不同层次的定位来安排教学内容。中职和高职两个不同的学历层次,所学的课程内容在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上都是有区别的,应该根据中高职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分层定位各层次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结合中级与高级营销人才两个层次的营销岗位需求着手,研究课程内容与人才需求岗位的对应性,确定相应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配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的确定更加科学、合理。例如市场调研与预测这门课程,从教材内容来看,主要包括调研的方法、调研的程序、调研问卷的设计、抽样方案的设计、调研报告的撰写、市场预测的方法与程序等内容,中职学生要求其具有市场预测的能力则对其而言要求过高,因此可以适当设置为掌握调研的技能,能够进行市场调研方案设计,完成市场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即可。
  3.统一编写标准,完善配套教材
  课程衔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配套的教材。根据统一的课程体系来编写市场营销中高职的教材,能更好地定位教材的内容,满足中高职不同层次的课程教学的需要,更好地把握各层次的教材编写范围和内容要求,编出的教材就会定位明确,有区分,避免内容上的重复、雷同。中高职教材编写要根据市场营销职业能力要求按照工作岗位的需求以模块化的方式编写教材,中高职专业课的教材的编写突出市场营销中高职能力要求的差异,避免模块的雷同。在衔接上,要区分项目或模块的难易、大小、高低,将相对容易的、简单的、低端的、量小的项目编入中职教材,而将难度大的、综合性强的、复杂程度高的项目编入高职教材,这样既有区分,又相互衔接。与此同时要重视教材的整合创新,合并重复的,不断更新,及时补充营销管理领域新的管理手段,尽量将课程学习重复降到最低,真正起到促进中高职课程衔接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4.创新衔接手段,建立认同机制
  避免课程的重复开设的有效途径是探索建立中高职课程互相认同机制。在中高职学校开发系统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相互认同的机制。按照市场营销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设置文化基础课,核心专业课,选修专业课,能力拓展课。中职学生按照中职营销人才培养要求开设相应的文化课程,为了避免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后文化基础薄弱,给授课带来的困难,应该加大例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基础文化课的教学比例。专业课按照职业能力标准进行培养,合格后获得的成绩可以成为高职阶段相应专业课的选修或免修的依据。采用课程认同机制,将能有效避免课程的重复设置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健. 对中高职课程有机衔接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
  [2] 霍骁象, 赵哲,许俊峰.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
  [3] 张家寰.中高职院校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研究[J].中国培训,2008(6)
  [4] 刘育峰.论我国中高职衔接的模式[J]. 职业技术教育,2002(10)
  作者简介:
  周叶林(1979-),女,湖南湘乡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市场营销管理。
其他文献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特有土生土著动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能够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并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在低氧环境中动
【摘要】学前儿童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的行为很容易受到当时具体情境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情境性的活动更能让幼儿投入到活动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绘本内容为依托,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能够引起幼儿一定的态度体验。  【关键词】绘本 情景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31-01  绘本,以简
期刊
【摘要】中高职课程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的历史命题,是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如何实现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不仅关系到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的顺利实现,也切实关系到中职与高职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高职课程 衔接 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  【基金项目】本文属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职业教育链的上移衔接问题研究》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JKGHAB-00
【摘要】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本文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道德 就业创业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36-02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构建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机械设计实验室的陈旧设备再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性的研究,根据目前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几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一方面为了提高陈旧设备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对于各院校此类设备的再利用亦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机械实验 陈旧设备 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初中音乐教学在整个音乐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提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全面深化我国义务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创设一流的初中音乐教学氛围、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全力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充分拓展初中生的想象空间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 音乐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简单论述了汽车构造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这些特点对课程的影响,是汽车构造教学的基本点和出发点,对汽车结构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汽车构造 课程特点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41-01  汽车构造是汽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一直遭受难教难学的困扰,同时也受到其他专业课教师埋怨。认识和探索汽车构造课的特点对于破解教学难题具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