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研究中国21世纪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力作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pid199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国;新型工业化;新著;评介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7)01-01 13-0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保平教授的新著——《中国21世纪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该书是作者在南京大学理论博士后流动站期间研究成果的综合,也是他申请的中国第35届博士后基金项目《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新型工业化》的最终成果。该书围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新兴工业化问题展开,提出了作者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
  新型工业化是在信息化、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提出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有两层含义:其一,相对于我国原有的工业化道路来讲是新的;其二,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来讲是新的。新型工业化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特征。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质是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改变在上个世纪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曾极大地提高生活水平的、以矿物燃料消费为基础、一次性物品充斥经济的工业化模式。一般的工业化都会经历高消耗、高污染的阶段,新型工业化意味着要依靠最新科学技术跨越这个阶段,而我国目前在经济建设中推进的信息化就能起到这种作用。信息化不仅可以使工业化水平迅速进入国际前沿,同时还可以其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和节省实现对物质的低消耗,以其带来的清洁生产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因此,对新型工业化需要从一系列新的视角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览全书,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立足于世界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和国内外理论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及总体定位。通过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特点以及世界工业化发展趋势的分析,指出了中国工业化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发展经济学工业化理论、国内近几年关于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研究的若干观点的述评,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研究的基本方向和思路。作者明确地指出:新型工业化是以二次现代化为背景,以当代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基础,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为前提。它表明中国的工业化已经进入到提高工业化质量和功能的新阶段。这种观点加深了我们对新型工业化内涵的研究和认识。
  第二,立足于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现实状态,从经济转型的角度研究了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问题。新型工业化是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提出的,它并不是要脱离原有的工业化基础,而是要在原有工业化道路基础上叠加信息化的任务,因而新型工业化必须从现有工业化基础出发,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目标。作者在本书中提出,要从整个经济转型的视角研究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路径,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变和制度变迁的双重体制演进下研究新型工业化的特殊性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此,该书通过建立相关的指标体系,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中国工业化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出发,作者还具体探讨了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二元工业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协调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在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二元工业化”走向“一元工业化”的一系列基本对策。
  第三,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新型工业化所涉及的问题,从整体经济发展视角来探讨了新型工业化。结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主线,而结构转变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民经济中工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工业化过程,二是农业从业人员减少、城市从业人员增加的城市化过程。因此,作者提出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研究新型工业化,该书对新型工业化所涉及到的产业融合、产业链问题、以农业工业化为内容的继续工业化、以传统产业改造为内容的再工业化,工业化的区域整合、新型工业化中的市场化和城市化,政府职能和企业行为、可持续发展、创新支持和政策转型等问题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四,从更为宏大的历史视角透视新兴工业化问题,指出了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密切联系。现代化问题是我国近百来始终面临的问题,本书作者以中国现代化为背景,十分重视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来研究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问题,这是本书一个鲜明特色。工业化与现代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就是从工业化起步的,中国实现社会的现代化不能完全采取西方模式,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形成自己的特色,努力避免西方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对不可再生能源消费的严重依赖等弊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新型工业化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长期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笔者相信任保平教授的这本新著对于推进我国工业化问题研究以及对相关政策制定将会起到有益作用。
  [责任编辑:黎峰]
其他文献
[摘要]虽然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由刚性结构向弹性结构转变,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社会阶层结构的设计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制度化倾向;社会转型期的制度“真空(漏洞)”释放了机会主义的生存空间;社会结构的非均衡性导致社会整合的脆弱性;“二元体制”的存在抑制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开放性。因此,确立有效的社会分层标准、方法与价值准则,形成具有弹性的、白致性的、竞争性的、均衡性的“橄榄型”的社会分层机制就成为当下解决结
摘要:转型期意味着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由“社会国家化”逐渐向“国家与社会竞合”阶段过渡,意味着政府权力与公共权力的合理定位。然而在社会转型的实际过程中,政府权力与公共权力的关系定位还不甚明晰,边界模糊。因此,厘清政府权力与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对传统的政府权力与公共权力加以调适,乃是转型期社会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国家与社会;政府权力;公共权力;调适    一、问题的缘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
[摘要]通过法治建设来推动政治发展,能促进政治权力运行的制度化、程序化,使民主所需的规则和程序得到严格的遵守,使政治冲突通过公认的规则和程序和平解决,为民主政治发展以及制度的演进提供稳定的秩序。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需要在法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法治来保障政治发展的有序性和制度演进的成果。  [关键词]法治;民主;制度演进;政治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D2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实践层面来看,区域活动中的作品呈现是基于儿童的发展需要,把幼儿在班级各区域内操作完成的作品呈现在环境中,达到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教育作用。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及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指引下,班级幼儿的作品呈现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从原先集中在一块墙面转变为在各个活动区里呈现,从单一的平面张贴转变为立体摆放、悬挂组合呈现,从固定的绘画作品展示转变为围绕主题动态展示。然而
近年来,全国各地幼儿园在落实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同时,根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倡导的“一园一品”的要求,不少幼儿园从本园特点出发,也在不断探索幼儿园的特色教育,并为之付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努力,美术特色、音乐特色、科学特色、体育特色……成为了诸多幼儿园一张张靓丽的名片。为提升教师在创建幼儿园特色中的能力,早期教育编辑部联合南京市特色幼儿园,共同举办“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暑期实操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摘 要:秦巴山区是全国退耕还林工程示范区。安康市是秦巴山区退耕还林的重点区域,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对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安康市退耕还林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秦巴山区退耕还林与山区经济“双赢”互动发展策略。   关键词:秦巴山区;退耕还林;山区经济;“双赢”互动   中图分类号:F327.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1)07
草长莺飞二月天,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一位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一只风筝点燃了我园孩子们对风筝探索的欲望,他们有的收集风筝故事,有的做风筝历史大调查,有的自制风筝……于是我园“纸鸢漫天风筝节”热热闹闹开始了。风筝上对称的图案、平衡的特性、丰富的题材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知识点,教师通过和幼儿共同探索,在区域中制作投放了以风筝为主题的系列教玩具。一、风筝华容道(中、大班)  发展价值  华容道是中国民间益智游
摘要:现代公共生活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行政过程中包裹着的邪恶,即“行政之恶”。行政之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行政之恶现象严重影响着政府的威信,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挑战着政府的“合法性”。其虽然具有不可避免性,但必须正视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加以矫正:高举“红灯”,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兼相爱,交相利”,强化审慎的公共政策选择;认知行政本质,强化行政伦理精神。  关键词:行政之恶:“高尚性”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各类幼儿同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连云港市班庄中心幼儿园地处山区农村,依山傍水,随处可见山野农田的自然风光。幼儿园北有红色教育基地“抗日山”和旅游景点夹谷山、红领巾水库等,南依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水库一一石梁河水库,西接沂蒙山余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所在的班庄镇是市政府命名的“石材之乡”“茶叶
[摘要]科技价值系统由科技的工具理性系统和价值理性系统组成。前者指科学和技术两个层面的含义及其功能,后者指科技对于社会主体的多方面意义和价值(理性认知、探索创造、经济利益、社会道德等价值)。科技价值系统的失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剖析并矫正其当前工作存在的诸种失谐现象,实现科技价值系统的和谐统一及其与社会其他价值系统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科技;价值;失谐;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