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教学背景下的高考备考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51321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化学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新课程目标的实施、复习策略的制定与高考改革方向、具体学情等多方面因素都有密切关系.高三化学复习涉及到化学学科的具体知识、学科方法、学科思想,与高考改革、新课程理念实施关系密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三化学复习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中心,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创新、倡导实践,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认识科学的社会价值.高考化学复习策略确立的直接目标是适应高考,学生通过构建完整有效的知识体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而高考《考试大纲》是高考的纲领性文件,所以,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托,才能准确的确立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一、构建知识网络,提高迁移能力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对中学化学应掌握的内容融会贯通,把知识横向和纵向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化储存”,新教材为模块体制编写,知识的网络化形成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高三化学复习首要的工作应是抓住学科基础内容,如基本概念、基本化学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建立元素化合物与基本化学理论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归类整理,将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网络,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边缘、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构建主干知识网络的基础上使学生加强联想和意义识记,便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迁移的方法,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二、抓住专题复习,注重查漏补缺,提高复习效率
  
  高三化学复习的时间短,任务重.不是简单的拼时间、拼精力、漫无边际地大量演题的过程,而是科学的、有计划的过程.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课本为中心,把握复习方向,明确复习要求,抓住化学学科知识的要点,突出重点、难点,形成有机联系的知识体系,实现化学复习的高效率.
  1.以专题为框架,进行系统训练,科学提高复习效率
  多年来高考复习的经验证明,比较可行的方式还是专题复习.在确定高考复习专题时须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确定:教材的主干知识和重点、学生的薄弱环节、习题的设计的侧重点、学生的知识间体系化、规律化的程度、考试大纲的变化.综合以上要素,结合学生第一轮复习情况,设定专题,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阿佛加德罗定律、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电解质溶液及PH、离子共存、电化学与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钠镁铝、铜铁、卤素、氧族、氮族、碳硅、无机推断、有机合成、同分异构问题,物质鉴别分离与提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气体制备、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这些可作为高考复习的主要专题进行系统的突破.针对主干知识点设计一个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和规律总结,教师进行审题方面的指导,设计同类习题举一反三,然后进行变式训练,适度拓展迁移,同时渗透审题及答题规范化的指导.
  2.以查漏补缺为途径,完善知识结构,突破重点难点
  复习的实效总是可通过测试来体现,高三复习阶段测试较多,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深化,要从平时的大小训练中找出结果,测试后必须做好数据统计和错因分析,找准“结症”,确定讲评方案,讲评详略得当,点明学生易错的问题,引导学生善于做题、善于分析,重视做题和考后的纠错,做错题反思,及时跟踪训练.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要求学生将自己最易出错、最难解决的问题、错误摘录在错题集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
  3.联系现实生活,关注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这种理念也体现在高考当中, 2005年上海、广东、江苏三地化学单科试题中,联系食品、健康、环保、能源、材料等社会科技发展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的题目占30-40%.这体现了化学作为一门实用学科在人类社会生活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而试题的开放性和时代性要求学生善于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能够深化对社会热点以及化学发展的前沿问题的理解,揭示本质、总结规律.所以考生具备获取、归纳、加工信息的能力,结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逻辑推理和发散性思维,在试题中找到有用的信息点,实现知识的同化和迁移.高三化学复习要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当前的社会生活与科技发展,关注与化学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沿,尤其关注这方面知识与课本的交叉点,善于用化学视角捕捉和分析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提高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 为筛选出适合金华山区种植的迷你小甘薯品种,2018年金华市婺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7个迷你甘薯品种(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FM 39和金13-67产量较高、茎腐病发病程度低,可以在金华山区作为迷你甘薯推广种植;浙紫薯3号作为紫薯品种口感好,抗病性也较好,虽然产量有待提高,但可以进一步试种示范。  关键词 迷你甘薯;经济性状;产量;抗病性;浙江金华  中图分类号 S531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课前预习做的好,课上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有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课上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就会被同学们所领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实验证明,课下经常预习的学生成绩往往比不预习的学生成绩高,而且差异是显著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预习对学习成绩的提高、自学能力的培养及将来更好地工作都有重要作用.    一、预习的作
问题:早上值日生拖地时,地面上还是湿漉漉的,此时的地板却是干的,地上的水跑哪了?用蘸有酒精的棉花在黑板上写字,过一会儿,字不见了,又跑哪了?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学生回答,从而引出蒸发概念,  评价:发展学生思维是教学的重要任务,而问题是引发学生科学思维的诱因,教师以黑板上的字跑哪了,地上的水怎么不见了,这两个学生司空见惯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思维进入活跃状态,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是根据学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与研究数学的途径之一,也是引导学生热爱数学学科、激发数学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教会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本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通过教具的演示及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就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是其他教学方法所难以达到的
国内有学者预测:“未来教育领域将呈现出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很可能这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时代,即教育生态化时代.”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态化设计是实施生态化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生态化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以生态学的眼光、态度、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依据进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一种特定组织方式,主要涉及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动态性的生成.本文就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态化设计谈一些体会.  一、处理教材要有灵
高三复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复习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本人对高三复习工作实践有较深刻的体会.    一、研究《考试说明》、《考题》,明确复习的指导思想    这是个首要问题,通过研究应明确“考什么”和“怎样考”,这样就能心中有数,目的明确,努力才有针对性,才有成效.我主要研究《考试说明》和《考题》,明确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数学学科共考查130个知识点,但考查的轻重不同,有一些内容只是照顾覆
摘要 退耕还林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以永和县芝河镇霍家沟村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从退耕还林政策执行、成效、成果巩固等方面入手分析,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以期为今后退耕还林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退耕还林政策;农户调查;评价;山西永和;霍家沟村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2-0147-02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实验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得出正确的结果,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是不可缺少的.实验设计得好与差能很好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实验能力,各类考试也非常重视实验设计这种题形.因此,笔者认为通过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中的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思路、基本原则来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是非常必
摘要 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大,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必须采取适宜的防御措施。本文阐述了冷冻、洪涝、风暴等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农业气象灾害的有效防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冷冻;洪涝;风暴;影响;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7-0197-01
摘要 通过与白菜薹和红菜薹进行对比试验和化学检测,研究无蜡粉绿菜薹1号在长沙生态条件下的生育进程、产量和菜薹品质。结果表明,绿菜薹1号菜薹平均单产为14 360.36 kg/hm2,菜薹干物质、VC含量、总氨基酸和粗蛋白的含量比红菜薹高,分别为10.75 mg/100 g、33.26 mg/100 g、2.64%、3.94%;可溶性糖、纤维素含量与红菜薹相当,分别为1.35%和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