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的作文历来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令人头疼问题。面对作文,师生常常是无从下手,如何让学生克服在作文上的畏惧情绪,降低作文的难度,学生轻松作文呢? 元代乔梦符提出作文“六字诀”:凤头、猪肚、豹尾。运用比喻,说明文章开头要像凤头一样美丽动人,中间要像猪肚一样丰满充实,结尾要像豹尾一样警策有力。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笔者尝试了将作文分解,化整为零让学生轻松作文。
〖HTH〗一、结合课文,训练好字词句
在初一课本中有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当他写儿时记忆中百草园里的自然景观,用到一系列优美的词语,如“碧绿”“高大”“光滑”“肥胖”“轻捷”等,如“低唱”“弹琴”“缠络”“喷出”等,这一段优美的话,使“百草园”真正成了孩子们心中的“乐园”。在课文的分析中,我让学生自己体会以上词语运用的妙处,让他们意识到优美的词语让文章增辉加彩,这样逐渐引导他们在平时积累好词好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完成字词句的训练。
二、利用课文,训练细节描写
在学习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时,我就侧重了细节描写的分析。小说一开始,作者就反复讲述德拉数“一块八角七分钱”;然后用“房租”“信箱”“电铃”“名片”等细节描写,突出德拉夫妇的穷困。接着写德拉为无钱给丈夫买礼物而悲痛,“突然她从窗口转过身来,站在镜子前面,她的两眼晶莹明亮,但是在20秒钟内她的脸失色了,她很快地把头发解开,叫它完全披散下来”,她想到了自己的头发,“她又神经质地很快地把头发梳起来。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在那里,有一两滴泪水溅落在破旧的红地毯上。”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把她内心的斗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细节描写,使一个美丽、善良、宽厚、体贴的贤妻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抓住课文,训练肖像描写
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让同学们仔细阅读分析孔乙己的肖像, “身材很高大”表明他原本具有谋生的条件;“青白脸色”表明他生活状况不好,营养不良;“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表明他时常遭受生活的折磨和别人的凌辱;“皱纹”和“花白的胡子”,点明他年纪已老;他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既穷又懒,好逸恶劳。 通过分析肖像描写所起的作用,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然后教给他们怎样去进行肖像描写: 一是抓住人物的外形特征;二是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三是为突出作品主题服务。
肖像描写是写人记叙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会了去运用,使学生文章增色不少。其余的如人物语言、修辞等在写作文中常遇到的写作知识我也有意识地在学习课文中去引导训练。
四、加强开头与结尾的训练
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训练对于文章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除了在课文中做恰当的引导训练外,我还抓住了讲评作文的时机来进行训练。我曾经让学生写过一篇“忘不了那眼神”的作文,其中有一个叫蔺美琪的学生开头写得很好,就当范文读了:忘了的是那波澜壮阔的大海,忘了的是那天空中闪烁的繁星,忘了的是那清晨喷薄而出的朝阳,忘不了的却是那一轮明月下的眼神。让学生们自己评说,和自己的进行比较。然后我再进行总结,文章如何开头、文章的开头要注意哪些问题,再让学生修改开头,收效立竿见影。结尾也采用的是这样的方法。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积累、感悟和融会贯通的过程。只要他们不畏惧作文,对作文有一定的兴趣,教师教会他们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深入生活,就能提高他们的写作素质和写作技能,就能让他们轻松作文。
〖HTH〗一、结合课文,训练好字词句
在初一课本中有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当他写儿时记忆中百草园里的自然景观,用到一系列优美的词语,如“碧绿”“高大”“光滑”“肥胖”“轻捷”等,如“低唱”“弹琴”“缠络”“喷出”等,这一段优美的话,使“百草园”真正成了孩子们心中的“乐园”。在课文的分析中,我让学生自己体会以上词语运用的妙处,让他们意识到优美的词语让文章增辉加彩,这样逐渐引导他们在平时积累好词好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完成字词句的训练。
二、利用课文,训练细节描写
在学习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时,我就侧重了细节描写的分析。小说一开始,作者就反复讲述德拉数“一块八角七分钱”;然后用“房租”“信箱”“电铃”“名片”等细节描写,突出德拉夫妇的穷困。接着写德拉为无钱给丈夫买礼物而悲痛,“突然她从窗口转过身来,站在镜子前面,她的两眼晶莹明亮,但是在20秒钟内她的脸失色了,她很快地把头发解开,叫它完全披散下来”,她想到了自己的头发,“她又神经质地很快地把头发梳起来。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在那里,有一两滴泪水溅落在破旧的红地毯上。”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把她内心的斗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细节描写,使一个美丽、善良、宽厚、体贴的贤妻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抓住课文,训练肖像描写
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让同学们仔细阅读分析孔乙己的肖像, “身材很高大”表明他原本具有谋生的条件;“青白脸色”表明他生活状况不好,营养不良;“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表明他时常遭受生活的折磨和别人的凌辱;“皱纹”和“花白的胡子”,点明他年纪已老;他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既穷又懒,好逸恶劳。 通过分析肖像描写所起的作用,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然后教给他们怎样去进行肖像描写: 一是抓住人物的外形特征;二是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三是为突出作品主题服务。
肖像描写是写人记叙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会了去运用,使学生文章增色不少。其余的如人物语言、修辞等在写作文中常遇到的写作知识我也有意识地在学习课文中去引导训练。
四、加强开头与结尾的训练
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训练对于文章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除了在课文中做恰当的引导训练外,我还抓住了讲评作文的时机来进行训练。我曾经让学生写过一篇“忘不了那眼神”的作文,其中有一个叫蔺美琪的学生开头写得很好,就当范文读了:忘了的是那波澜壮阔的大海,忘了的是那天空中闪烁的繁星,忘了的是那清晨喷薄而出的朝阳,忘不了的却是那一轮明月下的眼神。让学生们自己评说,和自己的进行比较。然后我再进行总结,文章如何开头、文章的开头要注意哪些问题,再让学生修改开头,收效立竿见影。结尾也采用的是这样的方法。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积累、感悟和融会贯通的过程。只要他们不畏惧作文,对作文有一定的兴趣,教师教会他们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深入生活,就能提高他们的写作素质和写作技能,就能让他们轻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