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探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创新教学理念过程中,实验教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现象异常;教学质量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当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与预期效果不相符的情况。这里我归纳了一些在高中化学实验中遇到的异常实验现象,它会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但问题的关键是当实验出现异常现象或实验失败时,我们教师不应掩饰失败转而强调书本知识,教条地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应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充分利用这些课堂新生成的问题,把它视为一种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现象进行思考,认真探究其原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
  一、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
  1.药品变质造成的实验异常现象
  案例:用新制的FeSO4与NaOH溶液反应制备Fe(OH)2时,结果未能观察到白色絮状沉淀,而看到的却是灰绿色沉淀,并逐渐变成红褐色。这种情况是学生可以自己分析得出原因的,操作的关键:①为什么要用新制备的FeSO4溶液?②为何将滴管插入试管里溶液的底部,慢慢挤出NaOH溶液?最佳的改进方案:可以在溶液表面封一层笨或封油层以隔绝空气,氢氧化钠溶液事先煮沸以赶出里面的氧气。
  2.滴加与反滴加的顺序不同造成的结果不同
  教师或学生在实验中,若将化学试剂的加入顺序变更以后,有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得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
  如Cu(OH)2的制备是高一的一个学生实验。若按教材要求的方法和步骤,向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可以产生大量的絮状沉淀,但是对该沉淀进行加热时有时就是看不到黑色CuO。实际上,按如上操作一般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绿色的碱式硫酸铜,致使观察不到Cu(OH)2的受热分解现象。所以,建议将步骤改为“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确保生成Cu(OH)2过程中NaOH始终是过量的。
  3.药品长期存放变质造成的实验记过异常
  实验室中某些药品由于长时间放置因样化等原因变质如我们检验Na2SO3溶液中的亚硫酸根离子时可以先加入盐酸,产生气体能使石蕊试剂褪色,但长时间放置的亚硫酸钠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钠而不能与盐酸反应。这样的实验在操作之前教师要先检验药品是否变质。
  4.药品的量的用量不一定越多越好
  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做学生实验时由于实验习惯的问题,在取用药品时用量很随意,很容易出现出乎意料的现象。
  5.因实验温度控制不当引起的实验异常
  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趋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温度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反应能否发生、向什么方向发生等问题。所以,温度的合理控制对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学习什么学科,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化学的学习中更是如此,浓烈的学习兴趣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有了浓烈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将枯燥的学科学习转变成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寓学于乐的学习中,学生收获的快乐和成绩的双丰收。老师要善于积极地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在课堂的教学中能够通过做实验、看视频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的关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仅仅地将要成绩看作直接的事情,更要善于用各样的方法间接地提高学习的考试成绩,只有如此才能够大力地改进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构建化学的优质课堂,让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2.注重打造高效的课堂
  化学的学习和教学中必须要重视高效课堂的构建,只有提高课堂的质量才能够让学生学到真正的东西,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老师要善于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打造高效课堂,善于采用新颖的具有吸引力的知识作为引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构建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旨在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发挥自身的创造力,让自己的理性思维更好地拓展开,在学习中能够轻松地解决问题,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比如老师要善于借助于多媒体的手段,不断地强化对知识的探究和理解,这个过程的学习必定是高效的,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3.善于发掘学生的潜在优点
  善于发现学生的特质和优点,首先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是教学中的基本方法,也是作为老师的基本能力。只有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才能够让学生对自身的情况有很清楚的认识,增加自身的认知能力。同时这有利于让学生查漏补缺,客观理性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学生完善自己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着更为清楚的认识。化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过程,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才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进步,这样坚持下来,就能够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不仅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能力,还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化学的学习在理综中显得尤为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理综成绩的好坏,所以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学习化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要努力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善于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考试的成绩结合起来,找到两者最基本的结合点,这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海洋.基于理科综合考试的高中化学教学的思考[J].化学教育,2010,31(2).
  [2]李亚平.高中化学教学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J].科教文汇,2009,(8).
  [3]刘强.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7,(7).
  [4]马荣.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课堂从教师为中心的授受式课堂教育,发展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学式课堂教学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也随之变化。数学教学不再单纯地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教学学生学习探究方法,关注学生发展。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创新原则与策略。  关键词:数学;开放;创新;原则;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如何进一步学好新课程理念,树立起“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意识,搞好课堂教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探讨;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实践
摘 要: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感受力、鉴赏力、分析力和审美能力,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情操。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最重要的是要自始至终尽量多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实践、参与、体验。  关键词:兴趣;实践;教育  一、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上课就能抓住学生的心,使之在一种自然、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产生主动学习的强烈愿望
摘 要:美术教学多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为主,倡导教师讲授示范为主的教学形式,对名家名作盲目跟风,没有自身独到、客观的见解,轻视主体活动对于学生素质发展的真正价值,忽视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创造能力及情感意识的培养,无形地扼杀了学生发现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天赋。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情感;综合素养;观察;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当今美术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领域中,一直奉行以知识传授为价
摘 要: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提升人力资本的基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经济发展  美国的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他指出全面的资本概念应该包括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主要成分是教育资本,它提高了人们的生成能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用单纯的物质来发展经济不如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来发展经
摘 要: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我国的小学生能够对自身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进行充分利用,进而解决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小学生就一定会真切感受到进行语文学习所具有的快乐和乐趣,这样小学语文学习才能够真正成为我国小学生学习过程中以及日常生活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想要将这一目标实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当前时代不断变化和发展进行顺应,结合当今社会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对我
摘 要:初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学科,其内容丰富、应用广泛、韵味深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它落实素质教育情况如何,不仅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自身质量产生影响,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教学  课程改革的今天,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题,也是新课改所强调的中心思想。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摆在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笔者
一直以来,作文课是让学生厌烦、教师头疼的课。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欠缺,表达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的传统作文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写作状态,从而对作文产生了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如何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去,让学生喜欢作文,轻轻松松学作文,提高写作能力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身先示范,让学生爱上作文  
摘 要:日本中学实施“TT”教学法,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外语学习的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与英语国家人士交流的能力。笔者在日本研修期间参加了四所中学的英语教学,感受到了“TT教学法”。  关键词:“TT教学法”;ALT; 学生  一、“TT教学法”模式的含义及规模  TT即Team Teaching,顾名思义就是合作教学的意思。它是一种由JTL和ALT共同合作来开展英语教学的模